《訓詁學初稿》獻疑
[Abstract]:The preliminary draft of Exegetics is a widely influential and popular textbook for exegetic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discussed in the book, such as punctuation, writing, exegesis, and so on.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book can be helpful.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H131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勁秋;據(jù)境索義與文言詞語訓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宋永培;文獻正文的訓詁與專書詞匯研究的基本方法[J];古漢語研究;2005年02期
3 張會;網(wǎng)絡(luò)漢字詞簡析[J];廣西社會科學;2002年02期
4 曾昭聰;《顏氏家訓》中的詞源探求[J];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11期
5 張會;古今漢字理據(jù)的差異[J];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11期
6 劉忠華;“反訓”質(zhì)疑——兼論正反同詞現(xiàn)象[J];漢中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7 吳培德;《詞詮》引《詩》異議[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1994年01期
8 董治安;兩漢文獻中的經(jīng)籍傳注——《兩漢全書》編纂雜識之一[J];山東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9 曲娟;義素分析與訓詁中的釋義[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6期
10 孫雍長;論聲訓的性質(zhì)[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宋彬;;《武當山歷代志書集注·第一輯》獻疑[A];漢水文化研究——漢水文化暨武當文化國際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金前文;漢賦與漢代《詩經(jīng)》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2 包詩林;于省吾《新證》訓詁研究[D];安徽大學;2007年
3 劉精盛;王念孫的訓詁理論與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小平;反訓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4年
2 包克菲;古漢語詞義個體兩重性特征探析[D];內(nèi)蒙古大學;2004年
3 周滿偉;邢f:語言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程艷梅;賈公彥語言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張靖華;漢語味覺詞的文化審視[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6 劉娟;方以智語言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紀海燕;《玉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葛文杰;王逸《楚辭章句》訓詁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9 王利花;雅學研究綜述[D];山西大學;2006年
10 王輝;從《經(jīng)義述聞》看王引之的訓詁方法[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小方;;《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獻疑[J];語言科學;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吳宣德;;“講會”定義獻疑[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華中師范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 汪國勝;讀《語法問題獻疑集》[N];光明日報;2009年
2 李軼 吉林大學文學院;情感類義位的范圍與分類獻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許丹;顧炎武《金石文字記》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1519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15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