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小組活動在印尼初級漢語課中的可行性探索

發(fā)布時間:2018-07-29 06:21
【摘要】:小組活動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組織形式,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在課堂中采用,它的優(yōu)勢也在不斷的體現(xiàn)。最明顯的作用在于它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增進學生用目的語說話的機會,使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來操練目的語,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然而,小組活動的教學形式在印尼的漢語課堂中并沒有太多的應(yīng)用。能否應(yīng)用的好,能否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還要考慮到諸多的因素。筆者通過在印尼的漢語教學實踐,把小組活動這一教學形式引入到所教授的小學漢語課堂中,并從教學主體之一的學生的角度探討小組活動在印尼的初級漢語課中的可行性。本文通過問卷調(diào)查、訪談以及課堂觀察等方式主要考察了在進行小組活動前后學生對于漢語學習的態(tài)度對比、學生對小組活動效果的評價以及小組活動過程中學生對教師的期望。 在實施了一段時間的小組活動后,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提高了,他們多數(shù)表示想上漢語課,在課堂上開口說話的機率也提高了。他們認為小組活動是一種新穎有趣且有實效的教學形式。 在實際應(yīng)用之后,筆者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比如課堂秩序、分組與成員搭配、機會不均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也提出了關(guān)于小組活動的意見和建議,并對今后對外漢語教師尤其是在印尼的漢語教師開展小組活動提供了一些參考性建議。 文章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包含選題緣由、選題背景和選題意義。第二章是小組活動的理論研究,梳理了小組活動的內(nèi)涵、形式和其特點,介紹了小組活動的理論基礎(chǔ)---合作學習理論和交際法。另外回顧了一些關(guān)于小組活動的主要文獻的觀點。第三章為小組活動設(shè)計與實施。介紹了實施本次研究所在學!∧崛龑殙胖腥A會學校的漢語教學情況,說明了在實踐中所用的教材,給出了兩個具體的小組活動的教案,最后說明了實施的概況。第四章是小組活動教學實施分析。在這章中,首先介紹了分析方法,包括分析對象,分析內(nèi)容和分析工具;然后說明了問卷、訪談和課堂觀察的結(jié)果。第五章為結(jié)論與啟示,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處。附錄部分包括調(diào)查問卷和訪談問題。
[Abstract]:Group activities as a novel form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has been used by more and more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its advantages are constantly reflected. The most obvious effect is that it can activate the atmosphere of the classroom, enhance the students' chances of speak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give students more time and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the target language in class and arous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However, group activities are not widely used in Indonesian Chinese classes. Whether it can be used well, whether it can give full play to its advantages, but also take into account a number of factors. Through the Chinese teaching practice in Indonesia,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group activity into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and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group activity in the primary Chinese class in Indonesia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tudents who are one of the main teaching subjects. This paper,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 mainly examines the comparison of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Chinese learning before and after group activities.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group activities and students' expectations of teachers during group activities. After a period of group activities,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Chinese has increased, most of them said they want to take Chinese classes, and the probability of speaking in class has also increased. They consider group activities to be a novel, interesting and effective form of teaching. After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author also found some problems, such as classroom order, group and member collocation, unequal opportunities.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group activities, and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TCFL teachers, especially Chinese teachers in Indonesia, to carry out group activities in the future.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ncluding the reason,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group activities, combing the connotation, for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oup activities, introduc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group activities-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and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addition, some views on the main literature on group activities are reviewed.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roup activit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school of Sambalong, Indonesia, explains the teaching materials used in practice, gives two teaching plans of group activities, and finally explain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group activity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nalysis. In this chapter, we first introduce the analytical methods, including the objects, contents and tools of analysis, and then explain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s.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and enlightenment, and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y of this study. The appendix includes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 questions.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95.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秀娥;鄭新民;;關(guān)于大學英語課堂小組活動有效性的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8年04期

2 施紅梅;;高職公共英語課堂小組活動運用情況的調(diào)查研究[J];泰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3 林瓊;儒家文化·小組活動·情感需求──談外語交際語言教學[J];河南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職業(yè)教育版);2001年01期

4 朱瑋瑋;;運用小組活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7年08期

5 崔愛國;;小組活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年03期

6 黃麗;;口語課堂上小組活動的誤區(qū)及優(yōu)化對策[J];大學英語(學術(shù)版);2008年01期

7 沈育紅;;小組活動讓我的英語課堂活了[J];考試周刊;2008年45期

8 廖萍;;合作學習在商務(wù)口語教學中的運用[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12期

9 楊海芳;;合作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消費導刊;2009年10期

10 于全娟;;論教師在課堂小組活動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年2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全員參與 持續(xù)改進 成效顯著——吉林北方彩晶數(shù)碼電子有限公司開展QC小組活動先進事跡介紹[A];2003年度電子工業(yè)優(yōu)秀質(zhì)量管理小組成果質(zhì)量信得過班組經(jīng)驗專集[C];2003年

2 ;質(zhì)量第一 信譽為本 安徽康佳電子有限公司開展QC小組活動先進事跡介紹[A];2005年度電子信息行業(yè)優(yōu)秀質(zhì)量管理小組成果質(zhì)量信得過班組經(jīng)驗專集[C];2005年

3 張迎靜;扶斌;曹遠蛾;;在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轉(zhuǎn)變新形勢下QC小組活動的作用[A];河南省建筑業(yè)行業(yè)優(yōu)秀論文集(2008)[C];2008年

4 ;廣泛開展QC小組活動 認真貫徹全面質(zhì)量管理——武漢市濱湖機械廠開展QC小組活動先進事跡介紹[A];2003年度電子工業(yè)優(yōu)秀質(zhì)量管理小組成果質(zhì)量信得過班組經(jīng)驗專集[C];2003年

5 ;務(wù)實求效,待續(xù)改進,屢創(chuàng)佳績——東莞康佳電子有限公司開展QC小組活動先進事跡介紹[A];2004年度電子工業(yè)優(yōu)秀質(zhì)量管理小組成果質(zhì)量信得過班組經(jīng)驗專集[C];2004年

6 ;質(zhì)量管理常抓不懈 QC小組碩果累累 中國華錄·松下電子信息有限公司開展QC小組活動先進事跡介紹[A];2005年度電子信息行業(yè)優(yōu)秀質(zhì)量管理小組成果質(zhì)量信得過班組經(jīng)驗專集[C];2005年

7 ;精心組織 積極推進QC小組活動 安徽康佳電子有限公司姚恩才同志先進事跡介紹[A];2005年度電子信息行業(yè)優(yōu)秀質(zhì)量管理小組成果質(zhì)量信得過班組經(jīng)驗專集[C];2005年

8 ;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 效率出效益——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開展QC小組活動先進事跡介紹[A];2006年度電子信息行業(yè)優(yōu)秀質(zhì)量管理小組成果質(zhì)量信得過班組經(jīng)驗專集[C];2006年

9 ;扎實推進QC小組活動 促進企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開展QC小組活動先進事跡介紹[A];2003年度電子工業(yè)優(yōu)秀質(zhì)量管理小組成果質(zhì)量信得過班組經(jīng)驗專集[C];2003年

10 ;深入持久開展QC活動——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開展QC小組活動先進事跡介紹[A];2003年度電子工業(yè)優(yōu)秀質(zhì)量管理小組成果質(zhì)量信得過班組經(jīng)驗專集[C];200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杜吟;山西興起QC小組診斷師考評熱[N];中國質(zhì)量報;2006年

2 郭文正;鄉(xiāng)鎮(zhèn)人大如何開展代表小組活動[N];人民代表報;2006年

3 王席傳;榮膺全國質(zhì)管小組活動優(yōu)秀企業(yè)稱號[N];人民郵電;2006年

4 杜吟;山東省QC診斷師考評規(guī)矩多門檻高[N];中國質(zhì)量報;2006年

5 李德斌;推進代表小組活動 發(fā)揮代表主體作用[N];人民代表報;2007年

6 記者  王冬梅 通訊員  閆靜霞;寧夏電信與部隊共抓光纜護線宣傳[N];人民郵電;2006年

7 記者 李兵;華北油田QC小組年創(chuàng)效近千萬元[N];中國石油報;2006年

8 深圳商報記者 蘇海強 實習生 劉逸凡;深圳每年新增QC小組近千[N];深圳商報;2006年

9 龔瓊瑛;QC小組活動為企業(yè)助力[N];中國建設(shè)報;2006年

10 杜吟;永光模式“固化”QC[N];中國質(zhì)量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亞杰;5-6歲兒童數(shù)學活動中的元認知發(fā)展和干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2 趙風云;英語師范生學科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姚靜;情境問題教學對學生數(shù)學認知的作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閆龍;地理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黃偉;對話語域下的課堂提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6 胡俊杰;小學英語教師課程資源開發(fā)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7 何麗英(KATEMATU DUANGMANEE);泰國華僑學校漢語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8 婁延果;化學課堂“教學行為對”及其組合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向晶;學生幸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孫丹兒;我國綜合科學課程內(nèi)容統(tǒng)整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柴雯;小組活動應(yīng)用于中職英語任務(wù)型教學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李建青;[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3 賀道亮;合作學習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yīng)用[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王文君;小組活動在印尼初級漢語課中的可行性探索[D];重慶大學;2013年

5 王萍;小組策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6 劉聰慧;小組學習策略培訓[D];西南大學;2007年

7 俞秋似;小組活動在德語強化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D];同濟大學;2006年

8 孔凡蓮;對外漢語口語課堂小組活動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9 楊軼殊;論小組活動在交互式語言教學中的應(yīng)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10 郭健;合作學習在體育特長生英語課堂中的有效運用[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15180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15180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b959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