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綿性:聯(lián)綿詞性質(zhì)再認識——兼論四音格聯(lián)綿詞
本文選題:聯(lián)綿詞 + 雙音節(jié)單純詞 ; 參考:《齊魯學刊》2012年06期
【摘要】:目前學界普遍認同的聯(lián)綿詞為"雙音節(jié)單純詞"的界定,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聯(lián)綿詞是語音構(gòu)詞,是在語音聯(lián)綿的構(gòu)詞機制下產(chǎn)生的,聯(lián)綿性更體現(xiàn)這類詞的本質(zhì)屬性,其聯(lián)綿性包括音、義、形三個方面,音的聯(lián)綿性是主要的,義、形的聯(lián)綿性附屬于此。在這種語音機制下,不僅產(chǎn)生雙音節(jié)聯(lián)綿詞,還產(chǎn)生了四音格聯(lián)綿詞。
[Abstract]:At present, the definition of "double syllable simple word" is generally accepted by academic circles, which has some limitations. Lianmianzi is a kind of phonetic word formation, which is produced under the mechanism of phonetic conjunctive word-formation. It embodie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this kind of word, and its conjunctive nature includes three aspects: sound, meaning and form, and the conjunctive nature of sound is the main, meaning. The conjunctive woolly form is attached here. Under this phonetic mechanism, not only two-syllable words are produced, but also four-syllable words are produced.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文法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漢藏語四音格詞語音模式研究”(12YJC740041)
【分類號】:H136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先華;《說文段注》詞義考釋論略[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2 富金壁;《王力〈古代漢語〉注釋訂補》補[J];北方論叢;2003年02期
3 楊華;查中林;;《孫子兵法》“以卒待之”考辨[J];濱州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4 唐麗珍;;王力《古代漢語》通假字注釋商補[J];長城;2009年04期
5 周克庸;;“盧牟”及其同族詞詞例[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6 開初;“踟躕”形易及來源[J];長沙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7 徐時儀;漢語兩個書面系統(tǒng)與漢語詞典的編纂[J];辭書研究;1997年05期
8 黃金貴;;“望羊”義考[J];辭書研究;2006年04期
9 瞿靄堂;中國藏族語言文字研究五十年[J];中國藏學;2004年01期
10 王偉;陳爍;;《楚辭》研究:功夫在書外——以《楚辭》文獻研究為例[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用源;漢語和藏語復音詞構(gòu)詞比較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黎金娥;英語核心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徐曼曼;何休《春秋公羊傅解詁》詞_Y訓詁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張燁;支讖譯經(jīng)“構(gòu)詞法”及“造詞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5 張小平;近代漢語反語駢詞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6 車淑婭;《韓非子》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7 沈澍農(nóng);中醫(yī)古籍用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8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雙音詞的成詞和演變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9 葉桂郴;《六十種曲》和明代文獻的量詞[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10 張巍;中古漢語同素逆序詞演變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爾雅》詞語與《漢語大詞典》訂補[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方佳茹;《新編五代史平話指示代詞、疑問代詞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亞元;清代“假借”學說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郭愛玲;通假方法與古文獻考證[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5 曹平;《說文解字》第三、四篇誤釋字匯考[D];杭州師范大學;2011年
6 李明;《酉陽雜俎》同義詞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7 魏明明;蘇轍《詩集傳》詩訓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志軍;《說文解字注》曑於《說文》字eX和部eX的發(fā)明[D];吉首大學;2011年
9 方燕;《剪燈新話》疊音詞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10 凌琳;《云麓漫鈔》名詞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段逸山;形體不一 意義不二──聯(lián)綿詞舉要[J];醫(yī)古文知識;2001年01期
2 秦嶺楓;試論漢語聯(lián)綿詞的音系特征[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3 杜改運;聯(lián)綿詞與詞的構(gòu)成[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1987年02期
4 袁慶述;;對聯(lián)綿詞某些特殊用法的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1987年03期
5 康u&;;“無慮”是聯(lián)綿詞[J];語文教學與研究;1991年11期
6 梁宗奎;也談“狼狽”[J];文史雜志;1997年04期
7 賈齊華,董性茂;聯(lián)綿詞成因研究的實踐意義[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8 唐子恒;漢大賦聯(lián)綿詞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9 崔嶸;;“望洋興嘆”正解[J];老同志之友;2009年05期
10 袁慶述;;對聯(lián)綿詞某些特殊用法的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7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魏勵;;簡化字與繁體字的幾點思考[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本報記者 王坤寧;《漢語大字典》:與時俱進 再譜新篇[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2 蔣宗許;半生心血鑄輝煌[N];光明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吳東海;傣語四音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2 甘勇;清人小學注疏五種詞源學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3 王用源;漢語和藏語復音詞構(gòu)詞比較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吳澤順;漢語音轉(zhuǎn)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孫艷;漢藏語四音格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申龍;《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聯(lián)綿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2 林飛;漢賦聯(lián)綿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3 張建勇;現(xiàn)代漢語復合詞匯單位結(jié)構(gòu)分析中的幾個問題[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4 李娟;聯(lián)綿詞考源和性質(zhì)探討[D];西南大學;2009年
5 舒春雷;《通雅》語源研究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梁萍;評方以智《通雅》對聯(lián)綿詞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7 農(nóng)海慧;漢賦新見雙音形容詞研究[D];廣西大學;2008年
8 朱紅梅;黃生語義學研究初探[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滿芳;桂馥語言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張清華;郭璞《爾雅注》雙音詞研究[D];魯東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0913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09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