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之推主觀認識對使用同素異構現(xiàn)象的影響——以《顏氏家訓》為例
本文選題:古漢語 + 《顏氏家訓》; 參考:《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摘要】:以《顏氏家訓》為個案,對同素異構體在語義上的分化進行研究,可以探討出文人在著述過程中對該類現(xiàn)象的規(guī)范作用。研究表明:書中的同素異構現(xiàn)象,一部分在意義、詞性和結構的凝固程度上存在差別,另一部分是由于異源和修辭上的需要而產生的。
[Abstract]:Taking Yan's Family i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emantic differentiation of isomers, and discusses the normative role of literati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e study shows that some of the isomorphism in the book is different in meaning, part of speech and the degree of solidification of structure, and the other part is due to the need of heterogeneity and rhetoric.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文學院;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07JA740023) 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項目(12522150)
【分類號】:H13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光明;;《顏氏家訓》語氣詞的基本面貌與過渡性質[J];池州師專學報;2006年01期
2 韓慧鴿;;《顏氏家訓》語氣副詞繼承中的發(fā)展[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0年05期
3 周日健;《顏氏家訓》復音詞的構成方式[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4 閆晶淼;李莉莉;;《顏氏家訓》中的聯(lián)合復句研究[J];宜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5 郭嬌;查中林;;《顏氏家訓》語氣詞“乎”用法探微[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年03期
6 羅冉;;《顏氏家訓》中的語氣詞“也”[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7 王小莘;《顏氏家訓》中反映魏晉南北朝時代色彩的新詞[J];語文研究;1998年02期
8 韋節(jié)國;;“墮軍實而長寇仇”注釋質疑[J];語文教學通訊;1986年12期
9 鄭新麗;;《顏氏家訓》中蘊含的語文教育思想探析[J];安康師專學報;2006年02期
10 楊樹森;;關于古漢語中形容詞的活用[J];文教資料;2008年2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晁繼周;;我國第一部規(guī)范性語文詞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A];中國辭書論集1997[C];1997年
2 滕慧群;;對古漢語中詞類活用問題的思考[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3 李家治;陳永明;蔡山;;機器理解古漢語[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4 蔡紅錄;周靜;;古漢語語法和語序研究綜述[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胡明偉;;對通用古漢語教材中關于部分象形字、指事字和會意字的界定的分析[A];邁向新世紀[C];1999年
6 劉金虎;賀敬華;李蓮;;古漢語中名詞作狀語的語義類型[A];黑龍江省語言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鄒立志;白聰;;論古今漢語詞類活用的不同本質[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蘇華;;淺談日語的漢語漢字詞與古漢語詞匯的一致性[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郭富強;;古代漢英語言中的意合形合研究及其意義[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10 林山森;;《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指瑕[A];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顧玉坤;漢語的演化[N];蘇州日報;2005年
2 《文藝研究》主編 方寧;一次悲壯之舉[N];社會科學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謝迪南;漢語危機?[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4 趙啟光 安卓;漢語:全球普及率不及法文[N];民營經濟報;2007年
5 《文藝爭鳴》雜志編審 朱競;世界上最美的語言[N];社會科學報;2005年
6 樓正豪 (韓國);漢語在韓國[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7 任教于University of Lethbridge 鮑勇劍;美麗的中文[N];21世紀經濟報道;2007年
8 本報記者 姚兆羽;拯救古漢語“活化石”[N];閩南日報;2006年
9 韓少功;現(xiàn)代漢語再認識[N];文匯報;2006年
10 伊明;“掉頭”改為“調頭”更人性化[N];唐山勞動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時兵;古漢語雙賓結構研究[D];安徽大學;2002年
2 譚宏姣;古漢語植物命名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3 崔泳準;《三國志》今譯與古漢語專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4 史維國;先秦漢語方所表達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杜季芳;《群經音辨》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6 劉利民;在語言中盤旋[D];四川大學;2007年
7 韓江玲;韓國漢字和漢字詞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李占平;《莊子》單音節(jié)實詞反義關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9 郭曉妮;古漢語物氃位移概念場詞_Y系統(tǒng)及其發(fā)展演變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10 田荔枝;我國判詞語體流變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穎;《顏氏家訓》“書證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2 單金枝;《顏氏家訓》寫作理論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蘭蘭;《顏氏家訓》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研究[D];新疆大學;2009年
4 吉宇;古漢語礦物命名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于茹;《顏氏家訓》語文學習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6 郝玲;《顏氏家訓》虛詞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7 肖盛生;“規(guī)范辭書”的“規(guī)范”問題[D];南昌大學;2006年
8 李曉玲;《顏氏家訓》復音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9 李杰;《鹽鐵論》單音動詞同義詞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10 劉艷;《顏氏家訓》復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0350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035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