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滿語irgen
本文選題:滿語 + irgen; 參考:《滿語研究》2012年01期
【摘要】:滿語irgen的基本語義為"民人"、"百姓"和"屬民",滿族入關后,irgen一詞語義發(fā)生變化,除了泛指"民人"、"百姓"和"屬民"以外,還專指"漢人"。這種語義演變亦影響了與清代滿族關系密切的蒙古族的語言。
[Abstract]:The basic semantics of Manchu irgen are "people", "common people" and "belonging to people". This semantic evolution also influenced the Mongolian language 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Manchu nationality in Qing Dynasty.
【作者單位】: 黑龍江大學滿族語言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1JYC740005) 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2512221) 香港意得集團資助,滿族文化搶救開發(fā)研究項目
【分類號】:H22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英蘭;;從滿化、漢化,到民族多元一體化——清代東北族際關系之演變[J];東北亞論壇;2007年05期
2 王俊敏;重說狩獵——鄂倫春族發(fā)展問題的生態(tài)—經(jīng)濟人類學研究[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3 鮑金鳳;明代蒙古“楚固拉干”述評[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4年01期
4 孟慧英;中國通古斯語族民族的薩滿教特點[J];滿語研究;2001年01期
5 納日碧力戈;民族與民族概念辨正[J];民族研究;1990年05期
6 郝時遠;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義與應用[J];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7 趙志忠;薩滿教研究評述[J];滿族研究;2001年03期
8 寶音德力根;兀良哈萬戶牧地考[J];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9 特木勒;十六世紀后半葉的朵顏衛(wèi)[J];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奧拉;明末清初的朵顏衛(wèi)與喀喇沁的關系[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1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包勝利;成吉思汗傳說與古代蒙古汗權思想[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2 蘇日嘎拉圖;滿蒙文化關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3 田廣林;中國北方西遼河地區(qū)的文明起源[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鮑明;滿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5 趙現(xiàn)海;明代九邊軍鎮(zhèn)體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孫靜;滿族形成的再思考[D];復旦大學;2005年
7 白初一;清太祖時期滿蒙關系若干問題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5年
8 烏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經(jīng)濟及其變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9 長山;滿蒙書面語詞匯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10 王廣義;近代東北鄉(xiāng)村社會研究(1840—1931)[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林歡;蒙藏仰華寺會晤中的明朝因素[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2 寧俠;《譯語》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3 哈斯;《皇明北虜考》史源及其史料價值[D];內蒙古大學;2007年
4 付永正;清代吉黑地區(qū)滿洲旗人生存狀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
5 孫建軍;明代中期宣大地區(qū)軍事防務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
6 路虹;明代寧夏鎮(zhèn)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5年
7 姜愛紅;明代蒙古南下“擾邊”探析:1436~1464年[D];廈門大學;2007年
8 李麗梅;民俗旅游與文化變遷[D];中央音樂學院;2008年
9 吳晶晶;陜西高家堡古鎮(zhèn)空間形態(tài)演進及其用地結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明;;關于漢語滿語量詞的比較研究[J];民族翻譯;2010年01期
2 陳力;;清朝旗人滿語能力衰退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哈斯巴特爾;;關于滿語輔音k、h、ɡ[J];滿語研究;2011年01期
4 何占濤;;東北滿族文化認同研究——朝陽滿語地名的社會語言學探究[J];滿語研究;2011年01期
5 胡艷霞;賈瑞光;;滿族語言文化演變的渾沌學觀察[J];滿語研究;2011年01期
6 長山;;論滿語gurun[J];滿族研究;2011年02期
7 賈越;;滿語顏色詞“白”詞源探析[J];滿語研究;2011年01期
8 王敵非;;滿譯“何陋之有”相關詞語用法研究[J];滿語研究;2011年01期
9 季永海;;清代滿譯漢籍研究[J];民族翻譯;2009年03期
10 宸亦;;劍橋的語言保護項目[J];科學大觀園;2011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阿平;;滿語文獻保護開發(fā)與歷史文化綜合研究[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08年
2 趙令志;;清代滿漢合璧字辭書及其作用探析摘要[A];紀念滿文創(chuàng)制41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提要[C];2009年
3 李兵;胡偉;;現(xiàn)代滿語大五家子方言動詞重音分布的聲學分析[A];第九屆中國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4 屈六生;;一部獨具特色的清代滿語語法著作——評述《清文虛字指南編》[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輯)[C];1994年
5 印麗雅;;對京劇《請清兵》中漢音滿語唱詞的釋譯[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輯)[C];1994年
6 李樹蘭;;滿語動詞zhafambi的詞義分析[A];滿學研究(第三輯)[C];1996年
7 布尼阿林;關嘉錄;;略論滿文的改革[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輯)[C];1993年
8 富麗;;滿文文獻及其研究概況[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9 栗振復;;論滿語無副動詞[A];滿學研究(第一輯)[C];1992年
10 富麗;;滿文[A];中國民族古文字[C];198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昌林 記者 趙宏光;如何拯救滿語這一民族文化瑰寶?[N];哈爾濱日報;2009年
2 記者 傅光楠;本溪縣與東師聯(lián)手搶救滿語傳承文化[N];本溪日報;2010年
3 記者 關志達;滿語文化不能成歷史記憶[N];齊齊哈爾日報;2010年
4 張磊;滿語消亡的歷史背景探究[N];貴州民族報;2011年
5 記者 邸蘭英;高新光回鄉(xiāng)義務辦班教滿語[N];牡丹江日報;2009年
6 劉厚生;《紅樓夢》與滿語言文化(上)[N];吉林日報;2001年
7 劉厚生;《紅樓夢》與滿語言文化(下)[N];吉林日報;2001年
8 記者 關志達;市政協(xié)視察滿語文化挖掘保護工作[N];齊齊哈爾日報;2010年
9 黑龍江省政協(xié)委員 衣俊卿 郝春 巴圖 華劭 蘭承烈 李光曄 朱榮科;搶救瀕臨消亡的[滿語][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10 本報特派記者 周長風 宋燕軍;滿語——中華語言文化瑰寶[N];齊齊哈爾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長山;滿蒙書面語詞匯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2 王美雨;車王府藏子弟書方言詞語及滿語詞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3 郭蕊;清代“達呼爾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4 孫伯君;宋元史籍中的女真語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格根哈斯;蒙古語科爾沁土語特殊詞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龐志宇;滿語飲食詞語與文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2 秦平;滿語多義詞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3 郭孟秀;黑龍江滿語瀕危過程探析[D];黑龍江大學;2004年
4 邰利明;滿語中的蒙古語借詞[D];黑龍江大學;2010年
5 孫浩洵;滿語官職稱謂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6 韓曉梅;滿語社會制度詞語語義演變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7 策旺扎布;滿語和蒙古語復合詞的比較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2年
8 胡艷霞;瀕危語言[D];黑龍江大學;2005年
9 賈越;滿語顏色詞的詞源及文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10 梁婕;駐防制度下語言社會功能的演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0341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034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