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音字運動”理論與實踐價值研究
本文選題:“切音字運動” + 文字 ; 參考:《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摘要】:"切音字運動"是漢字改革史上的重要階段,其歷時20年的實踐探索與理論爭鳴深刻觸及了語言文字的諸多根本問題,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與應用價值。厘清"切音字運動"歷史,發(fā)掘其間經(jīng)驗教訓,是構建漢字改革史的需要,也是語文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 reform, "the movement of character cutting", which lasted 20 years of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theoretical contention, has deeply touched upon many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and has great academic value and application value.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 cutting movement and to discover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from it.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 reform as well as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作者單位】: 河北北方學院文學院;河北師范大學教務處;
【分類號】:H12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志偉;;漢語拼音運動的歷史功績——紀念《漢語拼音方案》公布50周年[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2 曹德和;;里程碑·指南針·新臺階——《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研讀心得和延伸思考[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3 趙黎明;;工具主義·進化主義·世界主義——論晚清至五四語文運動的現(xiàn)代性動力[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4 盧毅;;錢玄同與近代語言文字改革[J];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05期
5 張向東;;錢玄同的文學革命之路:在“復古”與“革新”之間[J];重慶社會科學;2008年04期
6 盧毅;試論“整理國故運動”對中國傳統(tǒng)學術的傳承[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7 盧毅;;試論錢玄同對顧頡剛的學術影響[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8 劉召興;田嵩燕;;朱希祖與胡適——兼及章門弟子與英美派在北大的歷史關系[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9 黎章春;張玉龍;;黃侃政治思想略論[J];湖北社會科學;2008年01期
10 李宇明;切音字的內(nèi)涵與外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梁爾銘;黃明喜;;全國教育會聯(lián)合會與中國現(xiàn)代語文教育的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彭澤潤;馬文婷;;中國漢語書寫方式改革回顧和展望——漢語“詞式書寫”百年歷程分析[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3 鈕葆;;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中不可以把“普通話”改稱“國語”[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林華;墨家思想與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榮光啟;現(xiàn)代漢詩的發(fā)生:晚清至“五四”[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3 陳懷琦;語絲社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4 王平;清末民初的語言變革與現(xiàn)代文學雅俗觀的生成[D];四川大學;2007年
5 耿紅衛(wèi);科學主義視野下的中國近現(xiàn)代語文教育改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徐睿淵;廈門方言一百多年來語音系統(tǒng)和詞匯系統(tǒng)的演變[D];廈門大學;2008年
7 張哲英;清末民國時期語文教育觀念考察[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高群;清末民初教育制度的變革與現(xiàn)代文學的建構[D];蘇州大學;2007年
9 胡峰;詩界革命:中國現(xiàn)代新詩的發(fā)生[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立勝;縣令·幕僚·學者·遺老[D];北京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宇航;譯介、歐化與國化——20世紀20年代初翻譯文學進入中學國語教科書的進程及其作用[D];清華大學;2004年
2 袁月;漢字長壽原因探秘[D];西北大學;2007年
3 胡志明;漢字性質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4 周瑤瑤;漢語詞式書寫歷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5 王偉;《格致新報》與戊戌啟蒙[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稅銳華;清末民初語文教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7 安麗敏;單士厘的世界之旅及其思想認識研究(1898-1912)[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尤婕;以錢玄同為例看五四精英的書法情結[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9 李超;清末文字改革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賓交娟;建國后上海市推廣普通話情況的考察(1950-1980年代)[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傳吉;;對文字的某種理解[J];南方文壇;2011年05期
2 亞敏;;文字的味道[J];中國職工教育;2011年09期
3 周益民;;那些文字那些故事[J];江蘇教育;2011年Z1期
4 楊繼輝;;假如文字[J];河北教育(教學版);2011年06期
5 吳雷雷;;絮詩[J];散文詩;2011年Z2期
6 李紹全;;詩三首[J];含笑花;2011年04期
7 馮唐;;活著活著就老了[J];散文選刊;2011年08期
8 劉帥;;淺議當前警務技能訓練的改革[J];青春歲月;2011年18期
9 戴海燕;;獨立學院雙語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討[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10 李慧紅;;淺談我國美術教育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藝術教育;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明;趙根田;;“鋼結構設計”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8年
2 翁愛湘;吳志慧;陳石平;;高校學報改革發(fā)展新思路[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一集)[C];2003年
3 王尚洪;林剛;辜清;;人體及動物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A];第五屆廣東、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動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4 蓋玉彪;陳偉;;論和諧社會語境下的軍事司法改革[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5 袁書琪;馬帥;;學校地理課程改革的關鍵問題[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劉素仙;;理性反思中的學習與借鑒——淺談新公共管理理論對我國政府改革的啟示[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汪元華;吳志斌;江泓;;本科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yǎng)課程體系構建研究[A];第九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下)[C];2010年
8 陳盤學;;適應市場經(jīng)濟需要 理順郵局發(fā)行渠道與科技期刊的關系[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9 高桂喜;許曉華;;鄉(xiāng)鎮(zhèn)水利站改革淺析[A];山東水利學會第九屆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C];2004年
10 馮玉生;王耕;巫付專;肖俊明;裴素萍;;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建設的一些思考[A];第二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熊;入印文字概說[N];中國藝術報;2005年
2 \椎輪,
本文編號:20298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029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