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語言學概論”課程性質與任務的思考
本文選題:語言學概論 + 課程; 參考:《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摘要】:"語言學概論"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重要的基礎理論課程,但該課程在教學上普遍存在問題與爭議,這種狀況部分導源于對該課程性質和任務認識的不足和偏見。本文以"兩種知識"和"兩種能力"為綱,對該課程的性質和任務進行了解析,概括了常見的偏見和做法,并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原則和方法。
[Abstract]: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is an important basic theoretical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nd disputes in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which is partly due to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task of the course. Taking "two kinds of knowledge" and "two abilities" as the outlin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ature and task of the course, generalizes the common prejudices and practice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olving the problem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作者單位】: 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基金】:“語言學概論”國家級精品課程(教高函[2010]14號)
【分類號】:H0-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紀秀生;高師語言學概論教學新體系的構建[J];吉林師范學院學報;1997年02期
2 岑運強;語言學概論教學再探──談語概教材的編寫[J];福建外語;1997年01期
3 梁馳華;;高等師范院校語言學概論教學改革谫議——兼談語言學概論與現(xiàn)代漢語的關系[J];高教論壇;2008年02期
4 羅耀華;柳春燕;;《語言學概論》課程創(chuàng)新教學嘗試[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5 吳格奇;“語言學導論”課程教學行動研究與教師知識體系的反思[J];國外外語教學;2005年02期
6 杜道流;“語言學概論”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7 林秋茗;;“魚”“漁”兼授:談高校語言學課程教學原則[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8 謝奇勇;;關于“語言學概論”課程教學內容幾個問題的討論[J];中國大學教學;2010年01期
9 張先亮;;關于“語言學概論”內容與方法的再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0年02期
10 李樹新;語言學概論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甜甜;;論《聊齋志異》的“戲言生事”敘述模式[J];蒲松齡研究;2008年04期
2 申向陽;試論普通話測試中心理因素的負效應及調控策略[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3 廖瑩瑩;馮崢崢;;大學生網名的生成方式及心理透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4 黃冰冰;;淺談中西思維差異下的詞匯及語法體現(xiàn)[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5 賀春蘭;;幾種語言習得觀的比較與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6 李祖民;張忠梅;;武昌區(qū)部分店鋪命名淺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9期
7 張娜;;西方語言學詞匯研究簡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1期
8 賈洪偉;;《比較語音學概要》的譯介考察[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8期
9 張麗;;“語言學概論”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8期
10 李艷霞;;“不”字獨用小議[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謝宏濱;;論法律語言的社會學屬性[A];邊緣法學論壇[C];2005年
2 康盛楠;;熱議流行語“給力”[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八輯)[C];2011年
3 汪永勤;;分歧中的互補:三種兒童第一語言習得學說及其比較[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陳菲;;幼兒認字教學測驗評估報告[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5 謝旭慧;;喜劇小品的會話結構分析[A];江西省語言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漢生;英國都鐸王朝的語言與文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龍翔;中國英語學習者言語交際中語用失誤之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徐莉娜;翻譯中句子結構轉換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張俊英;大學英語多維互動教學模式行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盧建平;基于拓撲學和統(tǒng)計學的無字庫漢字智能造字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黎金娥;英語核心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高蕓;從SDRT的視角探析漢語話語結構的修辭格式[D];西南大學;2011年
8 謝龍新;文學敘事與言語行為[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黃雪霞;新加坡華語詞匯五十年發(fā)展變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志富;現(xiàn)代漢語領屬性偏正結構及其相關句法現(xiàn)象[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倩;《圍城》人物對話言外之意的語用分析[D];湘潭大學;2010年
2 東巴;藏語量詞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3 馬燕;蘭州方言對大學生英語發(fā)音的影響[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4 尕藏卓瑪;試論影視劇本的翻譯[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5 李本加;藏族文學語言學及其藝術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6 倪慧紅;母語學習策略在初中英語學習中的應用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7 嚴加平;針織童裝造型“語言”的研究及應用[D];江南大學;2010年
8 盧艷艷;動詞“打+N”的語義語法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文蓮;韓國留學生“比”字句教學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董琳;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實證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紀秀生;高師語言學概論教學新體系的構建[J];吉林師范學院學報;1997年02期
2 曹津源;在語言教學中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6年04期
3 王健;《語言學概論》課程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4 陳淑萍;許思友;;教學體系構建與師范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以“語言學概論”課程教學為例[J];池州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5 張紹杰;語言研究與語言研究方法[J];東北師大學報;1996年03期
6 岑運強;語言學概論教學再探──談語概教材的編寫[J];福建外語;1997年01期
7 段益民;高!墩Z言學概論》教學芻議[J];廣東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8 梁馳華;;高等師范院校語言學概論教學改革谫議——兼談語言學概論與現(xiàn)代漢語的關系[J];高教論壇;2008年02期
9 柳春燕,羅耀華,郝琴;《語言學概論》教學重、難點及其分解[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10 吳格奇;“語言學導論”課程教學行動研究與教師知識體系的反思[J];國外外語教學;2005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 施宏開;[N];中國教育報;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郜峰;;語言學概論課程教學原則初探[J];中國高教研究;2006年08期
2 彭澤潤;邱婧;方安琪;;大學“語言學概論”課程問題和對策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3 劉淑霞;;《語言學概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管理工程師;2010年03期
4 王曦;李小瓊;;開放教育語言學概論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5 王健;;新建本科院校中文專業(yè)語言類課程設置思考[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6 韓志湘;;成人教育中的語言學概論課程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10年16期
7 陳淑萍;許思友;;教學體系構建與師范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以“語言學概論”課程教學為例[J];池州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8 連登崗;關于漢字的性質[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9 劉麗麗;;“語言學概論”課程教學面臨的困境與教學創(chuàng)新嘗試[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年07期
10 徐青;;對改革“語言學概論”課的一點看法[J];當代語言學;196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彭玉;龔勤;陳竹;;三種分類教學模式法在《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教學中的應用[A];第25屆全國中醫(yī)兒科學術研討會暨中醫(yī)藥高等教育兒科教學研究會會議學術論文集[C];2008年
2 曾秦瓊;;《電路分析基礎》課程教學與改革的探討[A];第十五屆電工理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藍磊;;樹立信心 勇挑重擔——青年教師初上《電氣工程基礎》課程體會點滴[A];第二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4 張怡芳;;提升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的知識亮點[A];2005全國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張韜;徐蕓蕓;;基于項目管理的課程教學實施研究[A];和諧發(fā)展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王倩;;“空氣調節(jié)”課程教學探討與體會[A];制冷空調學科教育教學研究——第五屆全國高等院校制冷空調學科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喻明紅;;關于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課程的教改探討[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9年
8 李伯耿;羅英武;范宏;;化工專業(yè)的高分子化學課程教學——體會與實踐[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9年
9 李文;;園林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課程教學與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10 陳桂芳;李天東;;高師生理學教學應與中學生物課程教學接軌[A];中國生理學會第七屆全國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郭芙蓉;教育教學不是“簡單快餐”[N];中國教育報;2006年
2 綿德中學 馬曉虹;幻象與重構[N];潮州日報;2008年
3 張佳玉(作者單位:白銀公司一校);在對話中張揚學生的個性[N];白銀日報;2005年
4 記者 趙建春;課程教學與心理健康研究相結合[N];中國教育報;2005年
5 陳延斌(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民理部);應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課程教學工作[N];中國民族報;2002年
6 武都區(qū)安化中學教師 張富寶;初中課程教學如何做到以學生發(fā)展為本[N];隴南日報;2008年
7 東北財經大學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陳艷利;《會計制度設計》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思考[N];財會信報;2008年
8 張曉龍;院校要重視開展好第二課堂活動[N];邊防警察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望劍 尚志鵬 整理;傾注情感,讓不同學生體驗成功喜悅[N];宜昌日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張樹偉;用辯證思維走好課改“平衡木”[N];中國教育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新穎;鰱魚骨骼肌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的純化、性質鑒定及對腫瘤細胞增殖的影響[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2 嚴仁群;民事執(zhí)行權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3 戴劍鋒;新型碳納米材料的制備、性質及應用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06年
4 黃明儒;行政犯比較研究[D];武漢大學;2002年
5 劉津慧;我國社區(qū)矯正制度研究[D];南開大學;2007年
6 張勇;中國城市民族區(qū)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8年
7 司建波;虛擬組織的性質和原因[D];吉林大學;2009年
8 原玲;基于Keggin多金屬氧酸鹽和仲鎢酸鹽-B的橋連化合物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漆思劍;國家投資經營法的性質和地位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10 曹新志;環(huán)糊精糖基轉移酶和γ-環(huán)糊精生物合成的研究[D];江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潔琳;冬季登陸我國熱帶氣旋的性質及其成因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6年
2 邢同寶;私分國有資產罪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3 張燁;交通事故認定制度的行政法考察[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4 鐘勁松;第V_A族元素Sb、Bi作為雜原子的含鎢雜多化合物及一些有機—無機雜化的釩的同多化合物的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5 褚波;銅藍蛋白的分離純化及其性質與功能基團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6 楊素霞;公司章程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7 張丹;論隱名合伙[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8 王慰;我國行政指導法律制度的理論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秦佳;死亡賠償金法律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10 趙麗;中國英語學習者心理詞匯的性質[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180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018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