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語音體系與國際音標及其對應

發(fā)布時間:2018-05-18 15:04

  本文選題:語音 + 體系。 參考:《民族語文》2012年05期


【摘要】:本文基于以喉頭發(fā)音狀態(tài)(發(fā)聲)和聲道發(fā)音狀態(tài)(調音)為主的語音體系,討論國際音標與這個體系的對應,并談及對語音的理解和一些音標的名稱。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IPA) and the phonetic system based on the phonetic state of the larynx (phonation) and the vocal channel (tuning), and discuss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nunciation and the names of some phonetic symbols.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分類號】:H01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麥耘;對國際音標理解和使用的幾個問題[J];方言;2005年02期

2 朱曉農;親密與高調——對小稱調、女國音、美眉等語言現象的生物學解釋[J];當代語言學;2004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悟云;;“輕清、重濁”釋——羅常培《釋輕重》《釋清濁》補注[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3年02期

2 朱曉農;親密與高調——對小稱調、女國音、美眉等語言現象的生物學解釋[J];當代語言學;2004年03期

3 覃遠雄;桂南平話的主元音及韻母格局[J];方言;2001年02期

4 覃遠雄;方言本字舉例[J];方言;2002年01期

5 覃遠雄;漢語方言否定詞的讀音[J];方言;2003年02期

6 唐愛華;安徽宿松方言的變調[J];方言;2005年02期

7 朱曉農;;內爆音[J];方言;2006年01期

8 邵宜;;贛語宜豐話詞匯變調的類型及其表義功能[J];方言;2006年01期

9 李藍;;“中國通用音標符號集”及若干問題的說明[J];方言;2006年03期

10 劉若云;趙新;;漢語方言聲調屈折的功能[J];方言;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應學鳳;;現代漢語單音節(jié)反義詞音義象似性考察[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吉永郁代;孔江平;;日本‘能’中語音和嗓音的聲學初探[A];第九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錢一凡;孔江平;;民歌男高音嗓音研究初探[A];第九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蓓;上海兒童的上海話音系習得[D];復旦大學;2003年

2 王文勝;處州方言的地理語言學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3 Pawel Matulewicz(帕維爾·瑪突來維切);吳語甌江方言韻母演變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4 孫小花;山西方言語音歷史層次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5 李巧蘭;河北方言中的“X-兒”形式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6 吳波;江淮官話語音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7 王媛媛;漢語“兒化”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8 朱磊;現代語言學文本中現代漢語的再現[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9 鐘智翔;論緬語語音的歷史分期與歷史發(fā)展[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10 鄧享璋;閩北、閩中方言語音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姚志紅;《說文解字》大徐反切音系考[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2 楊波;現代苗語方言鼻冠音聲母聲學實驗分析[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3 陳凌;湖口方言語音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4 張銀龍;《合并字學集篇》反切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曹強;海原方言音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6 郭曉丹;漢語祈使句語調初探[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7 龍瑛;漢字部件賦音及其教學構想[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應學鳳;語言符號音義象似性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9 秦綠葉;粵西三地粵語客話方言詞匯分析計量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萬小梅;江西贛語詞匯變音探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曉農,夏劍欽;上海音系[J];當代語言學;1996年02期

2 朱曉農;親密與高調——對小稱調、女國音、美眉等語言現象的生物學解釋[J];當代語言學;2004年03期

3 趙日新;徽語的小稱音變和兒化音變[J];方言;1999年02期

4 莊初升,林立芳;曲江縣白沙鎮(zhèn)大村土話的小稱變音[J];方言;2000年03期

5 張洪年;早期粵語中的變調現象[J];方言;2000年04期

6 朱曉農;浙江臺州方言中的嘎裂聲中折調[J];方言;2004年03期

7 麥耘;;廣西賀州八步鵝塘八都話入聲的語音分析[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8 朱曉農;寸熙;;試論清濁音變圈——兼論吳、閩語內爆音不出于侗臺底層[J];民族語文;2006年03期

9 楊青,徐文,侯麗珍,張麗;正常成人嗓音的計算機測試及定量分析[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10 曹志耘;南部吳語的小稱[J];語言研究;2001年03期

,

本文編號:190629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90629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58c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