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語文教學要重視人文教育
本文選題:高職語文 + 人文教育。 參考:《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2年17期
【摘要】:高職語文作為高職院校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承載著人文教育的重任,具有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優(yōu)勢。高職語文教師應從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與職業(yè)素養(yǎng)出發(fā),為學生的專業(yè)成長夯實基礎,為學生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服務。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Chine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ears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has abundant advantages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resources.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start from cultivating students' humanistic spirit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serve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咸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分類號】:H193;G712.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詹先明,徐德明;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意義、特點及有效實施[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2 劉曉丹;當代美術審美價值取向管窺[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3 謝紅芳;;利金作品中的人文情懷[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4 胡春貞;;對新時期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年10期
5 楊守戎;徐琴;;基于科學發(fā)展的高職院校人文教育探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年01期
6 張軒;;高職院校推進人文教育需要厘清三個關系[J];成都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7 甘露,毛小慶;素質教育應重視教師人文精神的塑造[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8 孟燕燕;;論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9 申麗;;傳統(tǒng)文化與高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10 曹海濤;;論素質教育視角下的職業(yè)教育教學方法改革[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麗;;論圖書館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在我國的發(fā)展[A];第五次全國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倪依克;論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發(fā)展[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武新軍;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的“古典傾向”[D];復旦大學;2004年
3 馮霞;人學視野中的人文體育觀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張春香;章太炎倫理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5 秦小云;大學教學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6 龐振超;1949~1998中國大學人文學科變革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7 穆艷霞;中國現(xiàn)代作家與道家文化[D];吉林大學;2008年
8 楊永明;士者何為[D];武漢大學;2008年
9 趙繼紅;論馬克思哲學的人文關懷向度[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10 張詠梅;媒介人性論[D];浙江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首婧;黑龍江當代人文精神與價值觀教育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鄧萬學;清末滇東名士何桂珍理學經(jīng)世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3 周一鳴;20世紀90年代人文精神的困惑與追尋[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黃玉屏;試論法制新聞報道的人文精神[D];廣西大學;2002年
5 黃曉虹;回顧和展望[D];浙江師范大學;2002年
6 殷小平;高等醫(yī)學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7 佟文娟;生活不在別處——張煒創(chuàng)作思想探尋[D];延邊大學;2003年
8 彭(火廣);欲望之城的突圍[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9 錢繼云;《上海文學》與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文學思潮[D];蘇州大學;2003年
10 李友誼;法治人性化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利萍;對高職學院語文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遼寧高職學報;2002年01期
2 何曉園;;大學語文課程的定位與人文素質教育[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3 郁昀;;高職語文教學應積極滲透人文教育[J];文教資料;2008年33期
4 劉立明;;高職語文教學人文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5 徐紅;;高職語文教學應重視人文教育[J];遼寧高職學報;2007年06期
6 劉枝梅;尹小小;;人文教育語境中的高職語文教學:實踐的路徑[J];宜春學院學報;2010年07期
7 王小米;關于高職語文教學的一點思考[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8 鄧淵;;護理高職語文人文教育探析[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9年11期
9 孫冬梅;;高職語文人文教育探究[J];職教通訊;2010年03期
10 李晶瑩;;關于高職語文人文教育的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0年1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雒曉春;;文學本位、人文素養(yǎng)與語文教育的終極使命[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上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喻莉娟;;應用寫作教學與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A];貴州省寫作學會2004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胡高榮;王毅;;弘揚人文精神,深化寫作教學改革[A];貴州省寫作學會2004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朱家玨;;守望文化傳統(tǒng) 教好大學語文[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5 祁峰;郭曙綸;;大學語文教材對象語言的選擇與教材編寫[A];首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張德萍;;關于莆仙人“地方普通話”中的語音錯誤和對策的探討[A];福建省語言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丹琦;母語生存的未來之路[N];新華日報;2006年
2 楊支柱;“大學語文”必修有必要嗎[N];南方周末;2007年
3 錢理群邋口述 本報記者 張英 記錄;錢理群:重心是文學教育[N];南方周末;2007年
4 本報記者 陳香;大學語文教材“復興運動”[N];中華讀書報;2007年
5 記者 潘國霖 通訊員 高陽;有效監(jiān)管社會語文生活[N];中國教育報;2005年
6 記者 崔璀;我市順利通過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N];麗水日報;2010年
7 記者 崔璀;我市順利通過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N];麗水日報;2010年
8 記者 崔璀;我市順利通過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N];麗水日報;2010年
9 記者 崔璀;我市順利通過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N];麗水日報;2010年
10 記者 崔璀;我市順利通過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N];麗水日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凱;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的問題、歸因及對策[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2 化月凡;對大學人文教育中經(jīng)典閱讀的理論審視[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盛群偉;服務型高職院校學生語文素養(yǎng)目標及教學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4 管齊峰;成都高職學院“大學語文”課程設置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5 傅建萍;醫(yī)古文課程地位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6 范果;工藝美術類高職院校語文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7 龔清;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探討[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8 葉劍威;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9 孫雪梅;讓學生走進廣闊的精神家園[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10 戴紅星;依據(jù)認知規(guī)律實現(xiàn)母語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9020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902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