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èi)外語言自主學習中心建設及研究對比與啟示
本文選題:外語教育 + 自主學習。 參考:《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年08期
【摘要】:作為與自主學習概念緊密聯(lián)系的一個新生事物,自主學習中心正受到國內(nèi)外學者們越來越多的關注。首先介紹了國內(nèi)外自主學習中心的建立和研究情況,然后通過對比分析,找出了可供我們參考和借鑒的合理成分,中心建設要立足自己國情、保持自己特色,取長補短,從而更好地為我國的外語教育服務。
[Abstract]:As a new thing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utonomous learning centers are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research of autonomous learning cente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finds out the reasonable elements for our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The construction of centers should be based on their own national conditions, maintain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s weaknesses.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ou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作者單位】: 南陽理工學院外語系;
【基金】:河南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2008FYY009)
【分類號】:H0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唐詠梅;;語言自主學習中心出現(xiàn)的問題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年01期
2 洪一鳴;潘恩安;;英語學習中第二課堂的借鑒——香港理工大學語言自學中心的啟示[J];麗水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3 文和平;陳玖豪;楊曉莉;;基于網(wǎng)絡的外語自主學習中心建設若干問題的探討[J];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4 于元芳;;淺析澳大利亞“自主學習”教育模式[J];文化學刊;2009年06期
5 桂清揚;論SAC的理念、運作與功能——英國諾丁漢大學SAC考察及啟示[J];外語電化教學;2004年03期
6 徐錦芬;王燁;王莉;;國外“自主學習中心”研究述評[J];外語教育;2007年00期
7 華維芬;自主學習中心——一種新型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J];外語界;2001年05期
8 華維芬;關于建立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的調(diào)查報告[J];外語界;2003年06期
9 李炳慧;;外語自主學習中心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與教學);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芳;夏蓓潔;盧楊;;構建英語第二課堂體系,提升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段自力;英語閱讀“零課時”改革的思考[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3 劉曉麗;;策略性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4 冀文輝;;淺談語言自主學習中心的管理[J];安康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5 朱忠焰,郝涂根;高師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6 李卓;人本主義心理學與英語聽力自主學習[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7 丁艷雯;提高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探索[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8 趙春榮;張然;;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英語國家概況課程自主學習研究[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9 石詩;;自主學習與大學英語教學[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7年07期
10 張銳;;以元認知理論指導大學英語快速閱讀[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9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羅峗梅;王芬;;網(wǎng)絡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A];都市型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論文專輯[C];2007年
2 姚興鳳;;上海大學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調(diào)查分析[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馬欣;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元認知策略培訓個案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安琦;教師自主教學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張俊英;大學英語多維互動教學模式行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肖瓏;生態(tài)視角下的大學英語課程設計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珩;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孫博;高職學生英語課外自主學習調(diào)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楊;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鄒雪紅;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調(diào)查[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錢藝;小學六年級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狀況的調(diào)查與培養(yǎng)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項蘊梅;高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孟占格;成敗歸因?qū)Ψ怯⒄Z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汪艷萍;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林德勇;基于語義的單詞聯(lián)想記憶平臺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何文斌;論中國非英語專業(yè)大學本科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戚宏波;中國外語學習者自主意識分析[J];外語教學;2004年03期
2 高吉利;國內(nèi)外語自主學習研究狀況分析綜述[J];外語教學;2005年01期
3 郭麗;語言自學中心與學習自主性——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語言學習中心個案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0年04期
4 華維芬;自主學習中心——一種新型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J];外語界;2001年05期
5 魏玉燕;促進學習者自主性:外語教學新概念[J];外語界;2002年03期
6 彭金定;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學習者自主”問題研究[J];外語界;2002年03期
7 華維芬;關于建立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的調(diào)查報告[J];外語界;2003年06期
8 徐錦芬,占小海;國內(nèi)外“學習者自主”研究述評[J];外語界;2004年04期
9 高吉利;;國內(nèi)學習者自主研究述評[J];外語界;2005年06期
10 印輝;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輝;包天仁社長采訪著名外語教育專家馬俊明先生實錄[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4年01期
2 ;提高外語教育水平,為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而奮斗——記全國外語教育座談會[J];外語教學與研究;1978年02期
3 本刊編輯部;致作者和讀者[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85年01期
4 俞約法;讀《論外語教學》[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2年05期
5 魏立明,隋銘才,何梅蓉;從語言到教育:九十年代外語教學發(fā)展的走向——兼論在我國確立外語教育學學科地位的必要性[J];外語界;1998年01期
6 曹治柳;;論實行雙語教學的先決條件[J];新世紀論叢;2006年01期
7 彭永清;山科武司;吉田弘之;;歐亞外語教育現(xiàn)狀[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4期
8 陳楚濤;;略論中國外語教育中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20期
9 李雪巖;周建新;龍耀;;中國邊疆地區(qū)外語教育品牌戰(zhàn)略思考——中國外語教育制度研究系列之二[J];高教論壇;2006年01期
10 楊文飛;;母語文化教學與外語教育[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延飛;;利用網(wǎng)絡學術調(diào)查系統(tǒng)進行學術調(diào)查[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高曉芳;;指稱外語的詞語演變及其原因[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魯子問;;試論外語規(guī)劃[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前言[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C];2007年
5 ;前言[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二輯)[C];2008年
6 李宇明;;中國的話語權問題——在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發(fā)言[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滕樹立;;外語翻譯教學與愛國主義教育[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第6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07年翻譯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馮源;;文化理解在美國外語教育中的地位[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9 李宇明;;關于中小學“雙語教學”的思考[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10 鄭定歐;;漢語動詞詞匯語法[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陳熙涵;中國外語教育發(fā)展叢書出版[N];文匯報;2008年
2 記者 金鑫;李嵐清為改革開放30年外語教育叢書作序[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3 盧春華;我國外語教育的問題與對策[N];四平日報;2009年
4 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 佟曉梅;全球化下的外語教育政策[N];光明日報;2010年
5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教授 謝韜;中國特色的外語教育[N];經(jīng)濟觀察報;2011年
6 本報實習記者 馮倩 編譯;外語教育在英國陷入危機[N];中國文化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熊彥清邋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 李宇明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段晴;多元文明碰撞中語言的流變、認同與保護[N];中華讀書報;2007年
8 許鈞,南京大學教授、博導,華東師范大學紫江講座教授;穆雷,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教授、博導;助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9 吳利琴;母語文化“失語”現(xiàn)象反思[N];光明日報;2006年
10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陳琳;推進“語言無障礙”[N];人民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蘇偉;本科階段口譯能力發(fā)展途徑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2 孫渝紅;語言教育與國家戰(zhàn)略[D];西南大學;2009年
3 李英姿;美國語言政策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4 劉寶權;跨文化交際能力與語言測試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5 張治國;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語言教育政策的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馮鋼;房地產(chǎn)廣告:一個時代變遷的真實文本[D];四川大學;2006年
7 朱錦平;會議口譯專業(yè)口譯能力與外語能力的追蹤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陳小慰;翻譯研究的“新修辭”視角[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9 周靜;基于危機傳播語料的概念隱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萬芊芊;論釋意理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2 桑穎;平行型會話模式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3 邵萌;性別差異對男女交際影響的實證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4 馮樂璋;我國近代外語教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5 侯嬌嬰;對認知原則和交際原則的實證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6 畢銀燕;漢語言語交際中的性別差異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王瑜;英語委婉語使用中性別差異的一項實證調(diào)查[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8 王敏;網(wǎng)絡漢語學習資源的調(diào)查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9 胡雅楠;交替?zhèn)髯g筆記的實證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10 廖順萍;認知風格對二語習得的影響[D];西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698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869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