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無意象詩歌的語言學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5-05 08:14

  本文選題:羅曼·雅各布森 + 語言學。 參考:《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


【摘要】:羅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1896-1982)是20世紀著名的美籍俄裔語言學家、文藝理論家和符號學家。作為俄國形式主義、布拉格學派和紐約語言學小組的奠基人與領袖之一,他為20世紀人文科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在語言學和詩學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雅各布森詩學理論主要研究語言藝術相對于其他藝術和其他各種語言行為的特殊差異,而詩性功能理論是其核心和闡釋“文學性”的鑰匙。雅各布森對語言及其構成因素進行了重新評價,并在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上揭示了“詩之為詩”的內在生成機制,同時拓寬了我們對于詩歌和語言的理解。 因此,本論文以雅各布森詩學理論的核心部分詩性功能理論為理論基礎,首先論述該理論的基礎、形成過程及影響,然后圍繞雅各布森詩性功能的定義中所蘊涵的諸重要概念展開,闡明“何為無意象詩”和“無意象詩何為”。在此基礎上,以臺灣詩人白靈和夏宇的兩首無意象詩為例,嘗試用雅各布森詩性功能理論進行從語音、語法到語義等諸多語言層而的分析,進一步揭示詩性功能的成因及其在無意象詩歌中的體現(xiàn),并試圖發(fā)掘出無意象詩歌的同構及其背后的語言共性和美學共性。 本論文希望通過對雅各布森詩性功能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礎上運用語言學手段對無意象詩歌進行細致的分析,加深我們對于語言與藝術的動態(tài)關系的理解,并重新確立雅各布森詩學思想對于這種認識的重要地位。尤其在近年來文學研究的語境下,雅各布森的詩性功能理論以及詩歌的多樣化更加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Abstract]:Roman Jakobsonian (1896-1982) is a famous Russian-American linguist, literary theorist and semiotics in the 20th century. As one of the founders and leaders of Russian formalism, Prague School and New York linguistic Group, h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ities in the 20th century,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Jacobson's poetic theory mainly studies the spec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rt of language and other kinds of language behaviors, and the theory of poetic function is the key to its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riness". Jacobson reevaluates language and its constituent factors, and reveals the inner mechanism of "poetry as poetry" at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evels, and broadens our understanding of poetry and language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oetic function, which is the core part of Jacobson's theory of poetics. Firstly, it discusses the basis, formation process and influence of the theory. Then, by focusing on the important concepts contained in Jacobson's definition of poetic function, the author clarifies "what is a poem without imagery" and "what is a poem without image". On this basis, taking two imageless poems by Taiwanese poets Bai Ling and Xia Yu as exampl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Jacobson's theory of poetic function to analyze many linguistic levels, from phonology, grammar to semantics, etc. This paper further reveals the causes of poetic function and its embodiment in unintentional poetry, and tries to find out the isomorphism and the linguistic and aesthetic generality behind it. This thesis hopes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art through the study of Jacobson's poetic func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imageless poetry by means of linguistics. And re-establish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Jacobson's poetics to this understanding.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literary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Jacobson's theory of poetic function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poetry have mor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36;I207.2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光福;趙瑜;;聊齋詩意例[J];蒲松齡研究;2006年01期

2 尚繼武;;《聊齋志異》反諷敘事修辭簡析[J];蒲松齡研究;2008年01期

3 王曉光;;陳中見新,生中得熟——淺析陌生化手段在“聊齋形象”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J];蒲松齡研究;2008年01期

4 劉艷玲;;嬌娜:棲居在精神家園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齡研究;2009年02期

5 張智義;關于華茲華斯詩學遺產(chǎn)價值的再認識[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6 劉勃;索緒爾及其現(xiàn)代語言學思想試評[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7 厚實;郭彤;;宮體詩與花間詞文本生成背景比較解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4期

8 楊正翠;李曉紅;;淺析隱喻的顯式和隱式[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9 胡俐;黃春華;;淺析《印度之行》中的后殖民意識[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3期

10 杜洪波;胡曉;;以身體部位隱喻為例論隱喻的翻譯[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文;;英美詩人困境中的自覺審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屆“興皖之光”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交叉學科卷)[C];2005年

2 汪云;崔娟娟;;認知隱喻及其判讀[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3 谷征;翁立偉;;男性氣質展示:《非誠勿擾》男嘉賓呈現(xiàn)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陳建農(nóng);;六朝詩學中的人生體驗與人格理想[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10年

5 孟慶陽;;唐前奏議文體的發(fā)展演變及其特征[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黃鴻儀;;論中國畫的“內美”[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任巖;;甘肅安多藏族民居裝飾圖紋的構成形式[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十一輯(2011年中國建筑史學學術年會論文集-蘭州理工大學學報第37卷)[C];2011年

8 吳克明;;網(wǎng)絡文化的政治哲學審視[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6輯[C];2011年

9 劉先寬;孫若紅;;網(wǎng)絡交流語的隱喻研究[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責任(B卷)——第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文集[C];2008年

10 趙學勇;;敘事學視閾中的魯迅闡釋[A];言說不盡的魯迅與五四——魯迅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凱波;屈騷評論與漢代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徐佳;生態(tài)語言學視域下的中國瀕危語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曹磊;翻譯的修辭符號視角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馬騰;民族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語際語語用能力及其培養(yǎng)模式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唐斌;《人民日報》中(1987-2007)農(nóng)民工的話語再現(xiàn)[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黃德先;文化途徑翻譯研究:爭議與回應[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唐樹華;有些隱喻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龍翔;中國英語學習者言語交際中語用失誤之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付明端;從傷痛到彌合[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耕耘;靜觀萬象——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審美境界[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唐s,

本文編號:184691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84691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683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