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海外漢語方言國際研討會
本文選題:漢語方言研究 + 國際研討會; 參考:《方言》2012年04期
【摘要】:正由北方民族大學北方語言研究院主辦、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協(xié)辦的第三屆海外漢語方言國際研討會于2012年9月17日至18日在寧夏銀川舉行。來自中國北京、寧夏、廣東、福建、臺灣、香港、澳門和挪威、馬來西亞的30多位海內外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會議開幕式由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陳曉錦教授主持,北方民族大學副校長趙杰教
[Abstract]: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verseas Chinese dialects was held in Yinchuan, Ningxia, from September 17 to 18, 2012, sponsored by the Northern language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rther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nd co-organized by the Center for Chinese dialect Studies of Jinan University. More than 30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Beijing, Ningxia, Guangdong, Fujian, Taiwan, Hong Kong, Macao, Norway and Malaysia attended the meet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meeting was presided over by Professor Chen Xiaojin,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dialects, Jinan University, and was taught by Zhao Jie, Vice President of Norther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分類號】:H17-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曉錦;;論海外漢語方言的調查研究[J];語文研究;2006年03期
2 邵宜;;博士導師詹伯慧教授[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3期
3 程志兵;;西北方言研究的新收獲——評毋效智教授的新著《扶風方言》[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4 明茂修;;貴州省漢語方言調查研究的現(xiàn)狀與思考[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5 陳鵬飛;;計量方法在漢語方言關系研究中的運用[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6 周楊;;計算機技術與漢語方言研究[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7年02期
7 徐陽春;;方言研究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評陳昌儀先生的《贛方言概要》[J];江西社會科學;1993年05期
8 周楊;王琪;;數(shù)學與漢語方言研究述評[J];廣西社會科學;2007年07期
9 曾德萬;;淺論林語堂對古代漢語方言研究的貢獻[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10 鮑厚星;;湖南漢語方言研究的又一重要收獲——評《湘西南漢語方言語音研究》[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耿虎;;五緣、譜牒文化視野下的兩岸華文教育[A];譜牒研究與五緣文化[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曹志耘 北京語言大學語言研究所;面向問題:漢語方言研究愿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彭梅蕾邋周文輝 李潔麟;他們在泰國教漢語[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3 馬璇;國內外專家聚深“咬文嚼字”[N];深圳特區(qū)報;2006年
4 浙大漢語史研究中心;新世紀漢語史發(fā)展與展望國際研討會在杭州召開[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5 車曉蕙 鄭天虹 賴雨晨;粵普之爭 折射社會變遷下的多元文化沖突[N];西部時報;2010年
6 清衣;“翻譯全球文化:走向跨學科的理論構建”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N];文藝報;2006年
7 記者 陳云芬;第十屆現(xiàn)代應用文國際研討會在昆舉行[N];云南日報;2009年
8 記者 陳菁霞;“翻譯中國和重建現(xiàn)代性”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N];中華讀書報;2009年
9 記者 車曉蕙 鄭天虹 賴雨晨;廣州:亞運背景下的“普粵”之爭[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10 ;海外華人談對外漢語教材教學[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媛媛;漢語“兒化”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2 羅曉英;現(xiàn)代漢語假設性虛擬范疇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3 卞仁海;楊樹達訓詁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4 趙春利;形名組合的靜態(tài)與動態(tài)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5 楊海明;生命度與漢語句法的若干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6 李焱;《醒世姻緣傳》語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鐘玲莉;三部對外漢語學習詞典釋義用例的分析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2 賀俊嵐;對外漢語口語詞典的收詞、釋義、示例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3 劉如永;新泰方言語法初探[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4 鄭秀云;芻議漢語動物詞語隱喻的認知[D];暨南大學;2008年
5 張娜;文藝語體喻居狀位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6 吳青軍;“(X)真是(的)”句式的多角度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7 李立林;婁底湘語常用后綴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8 鄒s,
本文編號:18406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840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