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絕對暗喻——概念隱喻理論視角的龐德隱喻翻譯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4-20 19:31

  本文選題:絕對暗喻 + 概念隱喻 ; 參考:《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摘要】:概念隱喻理論認為,人類賴以思維和行動的概念體系本質(zhì)上具有隱喻性,人類的思維過程就是以一個概念去理解或表達另一個概念。龐德是意象派詩歌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著作頗豐的翻譯家,龐德提出的絕對暗喻概念體現(xiàn)了隱喻和思維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概念隱喻理論說明隱喻翻譯的成功要取決于譯文讀者的思維能力,譯文是譯者與譯文讀者在思維能力上的融合。龐德的翻譯以創(chuàng)造性翻譯著稱,卻在多數(shù)譯文中忠實地還原了原文隱喻的思維過程。本文從隱喻體現(xiàn)思維的角度分析龐德的絕對暗喻,展開隱喻翻譯的新視角。
[Abstract]: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holds that the conceptual system on which human beings rely on thinking and action is metaphorical in nature, and the process of human thinking is to understand or express another concept with one concept. Pound is the founder of imagist poetry and the translator of many works. Pound's concept of absolute metaphor embodies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metaphor and thought.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shows that the success of metaphorical translation depends on the thinking ability of the target reader, and the translation is the fusion of the translator and the target reader in the thinking ability. Pound's translation, known as creative translation, faithfully restores the metaphorical thinking process in most transl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pound's absolute metap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aphorical thinking and develops a new perspective of metaphorical translation.
【作者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外語學院;東華大學外語學院;
【分類號】:H05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煒;龐德與他的《少女琴》[J];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4期

2 孫宏;龐德的史詩與儒家經(jīng)典—— 一個現(xiàn)代詩人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求索[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3 董廣才,劉芳芳;精練準確,節(jié)奏對等與自主翻譯——讀龐德的"Guido's Relations"[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4 王文元;;武山四門:探秘龐德傳奇[J];絲綢之路;2011年11期

5 張曙光;;埃茲拉·龐德的漂泊之路[J];北方文學;2006年07期

6 趙毅衡;為龐德/費諾羅薩一辯[J];詩探索;1994年03期

7 蔣洪新;龐德的《華夏集》探源[J];中國翻譯;2001年01期

8 王貴明;中國古典詩歌美學與龐德現(xiàn)代主義詩學[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9 張進;;與狼共枕[J];晚報文萃;2011年08期

10 鐘敏誼;;淺析詩人龐德的本土意識[J];科技信息;2011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汪少華;;從時間隱喻看隱喻的雙重性[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2 鄧經(jīng)武;;20世紀初中西方詩歌的一次換位——論郭沫若與龐德[A];郭沫若與百年中國學術(shù)文化回望[C];2002年

3 張躍軍;;從《比薩詩章》中漢字的使用看其對中國文化的表現(xiàn)[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孫丹楓;;淺析龐譯《論語》之特色——龐德個性化解讀對《論語》譯本翻譯取向的決定作用[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四輯)[C];2009年

5 馬菁菁;;從功能翻譯理論視角評鑒龐德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翻譯[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第二輯[C];2011年

6 楊潔敏;;意象派詩歌中的意象——龐德詩作初探[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二輯)[C];2007年

7 胡靈;;解決法律價值沖突的實證與思辨——對一種法律價值沖突解決觀點的思考[A];貴州省2004年憲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李玉良;;《詩經(jīng)》翻譯的兩大難題[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周海燕;;譯詩中的“做詩”成分[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一輯)[C];2004年

10 汪懿婷;;從改寫理論的視角析文學翻譯中的有意誤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高其才 湖南行政學院副教授 吳傳毅;龐德對美國當代司法制度的影響[N];人民法院報;2001年

2 韓松;龐德的‘詩歌經(jīng)濟學’[N];社會科學報;2000年

3 本報記者 張秀萍;羅格與龐德終于“分手”[N];中國體育報;2001年

4 ;主席團和秘書長名單[N];渭南日報;2009年

5 陳君;龐德提交奧運圣火傳遞新建議[N];中國體育報;2003年

6 李國威;龐德明轉(zhuǎn)動GE中國魔方[N];市場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王佑;GE中國區(qū)換帥[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5年

8 張秀萍;龐德遞交辭呈 羅格極力挽留[N];中國體育報;2001年

9 柏櫟;龐德的學術(shù)傳記[N];文匯報;2007年

10 張建偉;龐德教授的忠告[N];檢察日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文;龐德與中國文化[D];蘇州大學;2004年

2 孫毅;隱喻機制的勸諫性功能[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3 李曉康;態(tài)度意義構(gòu)建世界[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4 許平;品境——細讀《神州集》[D];復旦大學;2006年

5 肖家燕;《紅樓夢》概念隱喻的英譯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6 吳恩鋒;基于經(jīng)濟報道標題語料庫的概念隱喻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7 樸恩希;基于認知語言學的中醫(yī)五色理論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8 李艷芳;批評性語篇分析修辭視角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9 蔣靜;小句補語句概念整合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10 洪雪花;意象主義在東西方文學中的回返影響研究[D];延邊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毓瑾;概念隱喻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廈門大學;2007年

2 湯曉云;概念隱喻理論與英語詞匯教學[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3 寇麗莉;“心”隱喻的認知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胡小異;漢語中“學習”概念的隱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5 李銓;從概念隱喻視角解讀《簡·愛》[D];蘇州大學;2009年

6 唐漢娟;陶淵明詩歌中的概念隱喻[D];湖南大學;2008年

7 曾曉燕;基于概念隱喻理論的英語習語教學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8 張二娟;用概念隱喻理論分析莎翁作品中的時間隱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9 劉麗麗;從認知角度看廣告中的通感[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10 楊鳳平;體育新聞報道中的戰(zhàn)爭隱喻分析[D];西南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177912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77912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13f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