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兩岸語文交流,促進海峽和平發(fā)展
本文選題:海峽兩岸經(jīng)貿(mào) + 漢民族共同語。 參考:《語言文字應(yīng)用》2012年02期
【摘要】:正學(xué)習(xí)十七屆六中全會關(guān)于"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決定時,教育部為貫徹中央決定的精神,提出"鞏固、深化和拓展兩岸四地語
[Abstract]:While studying the decision of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7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Great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Great Prosperit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decision, proposed to "consolidate, deepen and expand the four languages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strait."
【作者單位】: 《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編寫組;
【分類號】:H10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葆華;;古文字考釋成果之集成,研究者之津梁——評《古文字考釋提要總覽》[J];中國文字研究;2009年00期
2 王偉;;詩歌翻譯中的文化差異[J];知識經(jīng)濟;2011年15期
3 李香玲;;接觸與融合路徑下的和諧文化[J];吉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11年04期
4 梁美英;;后殖民主義翻譯[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5 索朗旺姆;;藏文專有名詞的英譯不統(tǒng)一及其解決方法——以《拉薩旅游指南》為例[J];民族翻譯;2010年03期
6 楊曼;;翻譯與工具書[J];文學(xué)界(理論版);2011年06期
7 黃友義;;推動翻譯立法,促進翻譯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J];中國翻譯;2011年03期
8 李維然;;疊音詞“蹶蹶”音辨[J];學(xué)周刊;2011年03期
9 付蕾;黃長奇;;2011年國際翻譯日:翻譯之橋,溝通文化[J];中國翻譯;2011年04期
10 朱成華;;“巧偽”補釋[J];漢字文化;2011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南曉民;;西藏少數(shù)民族推廣普通話概況研究[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八輯)[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8條
1 武建宇;《夷堅志》復(fù)音詞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4年
2 韓江玲;韓國漢字和漢字詞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09年
3 蔡平;文化翻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8年
4 楊繼光;《萬歷野獲編》詞匯研究[D];廈門大學(xué);2007年
5 肖應(yīng)云;明清西方傳教士的漢語學(xué)習(xí)與文化交流(1582-1795)[D];暨南大學(xué);2010年
6 彭宗平;北京話兒化詞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xué);2004年
7 董海櫻;西人漢語研究述論——16-19世紀初期[D];浙江大學(xué);2005年
8 王琪;上古漢語稱謂研究[D];浙江大學(xué);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聶春閣;翻譯中文化傳遞的可接受性[D];上海海事大學(xué);2005年
2 阮文詩;漢字意蘊及其對中越文化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8年
3 張紅云;從文化交流的角度看異化與歸化[D];河南大學(xué);2006年
4 阿孜古麗·阿不都熱西提;維吾爾語伊犁土語中的借詞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xué);2008年
5 許學(xué)征;翻譯是文化交流的媒介[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1年
6 賈超琴;譯者主體性觀照下的文化誤讀研究[D];河南大學(xué);2005年
7 萬聰;從偽譯看翻譯與文化的互動[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5年
8 烏潔;韋努蒂翻譯理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5年
9 花拉;關(guān)于新時期蒙古文小說翻譯中的文化學(xué)問題[D];內(nèi)蒙古大學(xué);2007年
10 童俊;微觀觸摸旅行中的后殖民批評:中國語境下后殖民批評五個關(guān)鍵詞的譯介研究[D];貴州大學(xué);2008年
,本文編號:17449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744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