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外來詞在藏語翻譯中的技術(shù)解析
本文選題:外來詞 切入點:音譯 出處:《西藏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
【摘要】:語言與文字作為一個民族和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表征,藏民族的語言與文字自然就成為了維系本民族的重要紐帶。為了更好的在世界語言、文化之林中保持并且發(fā)展具有獨特樣態(tài)的藏語言與文字,既要挖掘固有的詞匯,又要創(chuàng)造出與時俱進的新的詞匯以便適應新的時期本民族的語言發(fā)展的趨勢,使之符合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心理需求。外來詞在其中占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大量外來詞匯在藏語中的登堂入室,使得我們的語言更加多姿多彩。外來詞的引進方式有意譯、也有音譯。對于意譯外來詞人們尚且抱著寬容之心而對于音譯外來詞卻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它豐富了藏語,也有人認為它污染了藏語,要將其規(guī)范,,將其意譯化。為了盡量保持這些外來詞的原貌,我們往往采用音譯的方法,本文擬從正直的視角討論外來詞的現(xiàn)狀、特點、分類、利弊、引入方式、概括了外來詞的發(fā)展趨勢,以及如何正確看待音譯外來詞等方面,但由于本人才疏學淺、外加經(jīng)驗的缺乏,資料搜集的不夠廣等諸多原因,錯誤之處在所難免,為此,請各位專家、學者提出寶貴意見。為謝!
[Abstract]:As the most typical representation of a nation and its culture, the language and writing of Tibetan nationality natur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link to maintain their own nation.In order to better maintain and develop Tibetan language and script in the world language and culture forest, it is necessary to excavate the inherent vocabulary.It is also necessary to create new words with the tim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rend of 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in the new period and to make it conform to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nation.Loanwords occupy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which a large number of foreign words in the Tibetan language, making our language more colorful.There are free translations and transliteration of loanwords.People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transliteration of loanwords: some think it enriches Tibetan, others think it pollutes Tibetan, we should standardize it and translate it freely.In order to keep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ese loanwords as far as possible, we often adopt the method of translite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classificati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loan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ity, and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loanwords.And how to correctly treat transliteration loanwords and other aspects, but due to my talent, lack of experience, lack of data collection and many other reasons, mistakes are inevitable. Therefore, please experts and scholars put forward valuable opinions.Thank you!
【學位授予單位】:西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21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慧;信息理論對漢語外來詞翻譯的影響[J];海淀走讀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2 楊瑛;;英語外來詞翻譯歷史、現(xiàn)狀及未來趨勢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0年15期
3 維拉,妮娜;論俄語中的外來詞及其特點[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2年S1期
4 孔碩;關(guān)于意譯詞問題的一點看法[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5 王曉寧;;淺議英語外來詞及其翻譯[J];硅谷;2009年17期
6 季羨林;;《異文化的使者——外來詞》序[J];語文研究;1991年01期
7 周有光;;改革開放和外來詞問題[J];群言;1994年06期
8 溫志;英漢語外來詞的引進方式及其文化內(nèi)涵[J];廣東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1997年S1期
9 李冀宏;論漢語中外來詞的借用[J];長沙交通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10 游春花;從外來詞看中英語言文化接觸[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郝蕊;;外來詞撼動不了漢語——日本外來詞輸入帶給我們的啟示[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qū)W術(shù)文庫》(上)[C];2011年
2 楊杰;;俄語外來詞大潮呼喚俄漢外來詞詞典——兼談普通俄漢詞典收詞的“現(xiàn)代化”意識[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3 陳燕;;漢語外來詞詞典編纂問題初探——漢語英源外來詞個案研究[A];福建省辭書學會2003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陳巧云;;英漢外來詞對比研究[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蘇新春;;當代漢語外來單音語素論[A];福建省語言學會2002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2年
6 蘇立昌;;外來詞、字母詞的使用和規(guī)范化研究[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qū)W術(shù)文庫》(上)[C];2011年
7 何石磊;;近代以來漢語外來詞對漢語詞匯系統(tǒng)的影響[A];濮陽市首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選編[C];2006年
8 高衛(wèi)華;;“洋油”:一種另類的外來詞[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梁曉虹;;佛經(jīng)翻譯對現(xiàn)代漢語吸收外來詞的啟迪[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10 徐瑤;;編纂外來詞詞典的若干問題[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孫力;外來詞翻譯亟待法律規(guī)范[N];中國圖書商報;2010年
2 楊錫彭;“意化”是漢語吸收外來詞的主要傾向[N];語言文字周報;2011年
3 程守勤;外來詞“介入”急需公眾了解[N];醫(yī)藥導報(中藥報);2003年
4 施芳;外來詞使用當規(guī)范[N];人民日報;2004年
5 王亞民 趙秋長;正確對待外來詞[N];光明日報;2003年
6 ;汽車外來詞能否讓人更明白[N];中國汽車報;2003年
7 教育部語信司;《漢語縮略語規(guī)范原則》和《外來詞規(guī)范原則與方法》通過結(jié)項鑒定[N];語言文字周報;2008年
8 唐曲;藏語廣播的播音與傳播效果[N];西藏日報;2003年
9 趙貞 徐紅云;我區(qū)公安邊防官兵學藏語用藏語促部隊建設[N];西藏日報;2004年
10 秦勇峰 記者 劉鐵軍;西北民大開設培訓班為部隊培養(yǎng)藏語人才[N];中國民族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錫永;現(xiàn)代漢語外來詞的社會語言學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顧江萍;漢語中日語借詞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3 卡麗娜;烏漢語詞匯對比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4 周紅紅;從功能的視角考察外來詞的生存規(guī)律[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5 侯昌碩;衍生與借用—新時期舊詞新義現(xiàn)象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6 楊霞;初期現(xiàn)代漢語新詞語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7 莫超;白龍江流域漢語方言語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8 周俊勛;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詞匯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9 多杰東智;藏語安多方言動詞的自主非自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10 方欣欣;語言接觸問題三段兩合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益西;關(guān)于外來詞在藏語翻譯中的技術(shù)解析[D];西藏大學;2013年
2 索南多杰;藏語外來詞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2年
3 王培;英源外來詞翻譯的文化順應性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4 Baigabylova Mira(米拉);俄、漢外來詞對比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5 斯維特蘭娜·卡爾瑪耶娃;漢俄外來詞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張琴;從中韓外來詞來看兩國文化相互之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鄧文斌;七年級地理教材中外來詞的組成與應用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8 樸瑾f
本文編號:17298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729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