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遺文錄
本文選題:西夏 切入點:遺文 出處:《西夏學(xué)》2007年00期
【摘要】:正引言西夏自公元1038年正式建國,至1227年亡于蒙古,其間先后與宋、遼、金鼎立達190年。西夏盛行儒學(xué)和佛學(xué),文化發(fā)展水平似不大遜于遼金,但畢竟地處西北一隅,加之始終被中原王朝視為叛臣,所以在傳統(tǒng)的史學(xué)中并不占有顯著的地位,借助中原古籍保留下來的史料也不完整,詩文作品更如鳳毛麟角。
[Abstract]:The introduction of Xixia from the official founding of the year 1038 to 1227 died in Mongolia, during which time with Song, Liao, Jin Ding for 190 years.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prevailed in the Western Xia Dynasty.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level was not inferior to that of the Liao and Jin dynasties, but it was located in a corner of the northwest and was always regarded as a traitor by the Central Plains Dynasty, so it did not occupy a prominent position in the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With the help of the Central Plains ancient books left behind the historical data is not complete, poetry and prose works more rare.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民族學(xué)與人類學(xué)研究所;
【分類號】:K246.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聶鴻音;“蕃漢二字院”辨正[J];寧夏社會科學(xué);1998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史金波;西夏的藏傳佛教[J];中國藏學(xué);2002年01期
2 聶鴻音;俄藏5130號西夏文佛經(jīng)題記研究[J];中國藏學(xué);2002年01期
3 熊文彬;從版畫看西夏佛教藝術(shù)對元代內(nèi)地藏傳佛教藝術(shù)的影響[J];中國藏學(xué);2003年01期
4 陳慶英;《大乘要道密集》與西夏王朝的藏傳佛教[J];中國藏學(xué);2003年03期
5 史金波;敦煌莫高窟北區(qū)出土西夏文文獻初探[J];敦煌研究;2000年03期
6 聶鴻音;西夏佛教術(shù)語的來源[J];固原師專學(xué)報;2002年02期
7 李海東,丁延輝;西夏唐卡[J];固原師專學(xué)報;2002年04期
8 聶鴻音;西夏文《過去莊嚴(yán)劫千佛名經(jīng)》發(fā)愿文中的兩個年號[J];固原師專學(xué)報;2004年05期
9 孫昌盛;西夏方塔塔心柱漢文題記考釋[J];考古與文物;1997年01期
10 沈衛(wèi)榮;;重構(gòu)十一至十四世紀(jì)的西域佛教史——基于俄藏黑水城漢文佛教文書的探討[J];歷史研究;2006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崔紅芬;西夏時期的河西佛教[D];蘭州大學(xué);2006年
2 楊惠玲;宋元時期藏區(qū)經(jīng)濟研究[D];暨南大學(xué);2006年
3 趙改萍;元明時期藏傳佛教在內(nèi)地的發(fā)展及影響[D];四川大學(xué);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5條
1 張之佐;北宋王朝治理西北邊疆政治思想考述[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04年
2 石坤;斯坦因喀拉浩特遺址所發(fā)掘諸廢墟及其出土文物對應(yīng)關(guān)系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06年
3 王文利;黨項經(jīng)濟文化變遷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06年
4 王曉玲;西夏晚期石窟壁畫藝術(shù)特色探析[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07年
5 陳愛峰;西夏與絲綢之路關(guān)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xué);2007年
,本文編號:17045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704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