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詞的收錄與規(guī)范——以《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辭海》為例
本文選題:字母詞 切入點:《現(xiàn)代漢語詞典》 出處:《語言教學與研究》2012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字母詞雖然不是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核心部分,但作為信息化時代的文字符號和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新成員,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權威工具書《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辭!纷鳛閷W習、工作和研究的常用工具書,都積極地吸納了一定數(shù)量的字母詞。本文對比二者的差異以及各自新舊版本的變化,以此探討字母詞收錄的原則和規(guī)范問題。
[Abstract]:Although the letter word is not the core part of the 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 as the character symbol and the new member of the 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t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hot issues that the academic circles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authoritative reference books,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and Cihai, as common reference books for study, work and research, have actively absorbed a certain number of alphabetical word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and norms of the inclusion of alphabetic words.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基金】:河南省軟科學項目(11240045029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H16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孟瓔;淺議字母詞的入典問題[J];辭書研究;2001年01期
2 原新梅;;字母詞的收入與注音問題[J];辭書研究;2005年04期
3 李建國;《現(xiàn)代漢語詞典》與詞匯規(guī)范[J];辭書研究;1994年06期
4 王吉輝;字母詞語的外來詞語性質(zhì)分析[J];漢語學習;1999年05期
5 王夢純;;漢語中字母詞使用現(xiàn)狀的考察[J];江西社會科學;2006年09期
6 郭良夫;詞匯學和詞典編纂[J];語文建設;1988年05期
7 劉涌泉;談談字母詞[J];語文建設;1994年10期
8 周健,張述娟,劉麗寧;略論字母詞語的歸屬與規(guī)范[J];語言文字應用;2001年03期
9 劉涌泉;關于漢語字母詞的問題[J];語言文字應用;2002年01期
10 鄒玉華;馬廣斌;馬叔駿;劉哲;馬宇菁;;字母詞知曉度的調(diào)查報告[J];語言文字應用;2006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燕瓊;;當代漢語新詞語中的英語縮略詞[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2 劉素yN;;現(xiàn)代漢語中字母詞分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7期
3 賈剛如;;現(xiàn)代漢語中字母詞語的產(chǎn)生及規(guī)范使用[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4 朱磊;徐國珍;;論字母詞語應用的“四化”策略[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0年10期
5 周阿根;“字母詞”初論[J];川北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6 曾德萬;;小論漢語對字母詞吸收的原則[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7 司加飛;;也談字母詞[J];巢湖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8 劉可;;論漢語拼音字母詞的分類、存在原因及規(guī)范[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0年06期
9 沈孟瓔;淺議字母詞的入典問題[J];辭書研究;2001年01期
10 張錦文;關于漢語借詞的分類問題[J];辭書研究;200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紅紅;;文化特色詞與雙語詞典[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2 沈孟瓔;;淺議字母詞的入典問題[A];中國辭書論集2000[C];2000年
3 李偉國;徐慶凱;;《辭!返膭(chuàng)新歷程[A];中國辭書論集2001[C];2001年
4 余鋒;;外來語與漢語引進外來語的方式探討[A];福建省首屆外事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余鋒;;外來語與漢語引進外來語的方式探討[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鄭澤之;張普;;關于字母詞語的幾點思考[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鄭澤芝;;漢語文字系統(tǒng)異化現(xiàn)象初探——從字母詞語談起[A];“漢語與漢字關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提要[C];2008年
8 王崇;;字母詞問題綜述[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9 原新梅;;字母詞語在不同語體中的運用[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原新梅;;《現(xiàn)代漢語詞典》3—5版對字母詞語的語義類別和釋義變化[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鐘吉婭;漢語外源詞[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楊建國;基于動態(tài)流通語料庫(DCC)的漢語熟語單位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3 李彥潔;現(xiàn)代漢語外來詞發(fā)展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4 黃瓊英;魯迅作品語言歷時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周紅紅;從功能的視角考察外來詞的生存規(guī)律[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6 周啟強;英漢構詞法的認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劉吉艷;漢語新詞語詞群現(xiàn)象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8 宋琳;基于《漢語大詞典》語料庫的魏晉新詞語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9 金錫永;現(xiàn)代漢語外來詞的社會語言學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祝春鳳;全國廣播中文夾雜外文現(xiàn)象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劉洪泉;論英漢縮略語的翻譯[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3 安志偉;網(wǎng)絡詞語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劉祖勤;英漢借詞的不對稱性[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李薇薇;漢語語境下的網(wǎng)絡新詞語研究[D];汕頭大學;2003年
6 孔凡潔;《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方言詞[D];河北師范大學;2003年
7 李君;新時期漢語詞語造詞方式及其語法功能的變化與發(fā)展[D];黑龍江大學;2003年
8 高俠;現(xiàn)代漢語詞語更替現(xiàn)象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張美景;從外來詞語言二重性看現(xiàn)代漢語外來詞的選擇[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張麗杰;網(wǎng)絡語言的詞匯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孟瓔;淺議字母詞的入典問題[J];辭書研究;2001年01期
2 蘇金智;論當前漢語外來詞規(guī)范的原則[J];辭書研究;2002年03期
3 王吉輝;字母詞語的外來詞語性質(zhì)分析[J];漢語學習;1999年05期
4 王吉輝;非漢字詞語研究[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5 張鐵文;詞源研究與術語規(guī)范——X射線詞族的詞源研究[J];術語標準化與信息技術;2005年01期
6 李國文;漢語的無奈[J];語文建設;2000年04期
7 武夫;從“伊妹兒”談起[J];語文建設;2000年04期
8 周一民;VCD該怎么讀——談談英語字母的普通話讀音[J];語文建設;2000年06期
9 王均;書《VCD該怎么讀》之后──兼談漢語拼音的字母名稱讀音[J];語文建設;2000年06期
10 曹學林;字母詞語也是漢語詞語[J];語文建設;2000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寶書;關于給字母詞注音問題的一點思考與嘗試[J];語言文字應用;2000年03期
2 王全瑞,王成志;也談漢語中的字母詞問題[J];河西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3 魯志榮;現(xiàn)代漢字系統(tǒng)中外來字母詞翻譯淺譯[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3期
4 譚學純;;簡評《實用字母詞詞典》[J];語言科學;2004年03期
5 韓莎莎;;混入“土豆”里的“洋蔥”——談談漢語中的字母詞[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7年12期
6 劉涌泉;談談字母詞[J];語文建設;1994年10期
7 王彪;略說字母詞的規(guī)范問題[J];大慶高等?茖W校學報;1997年01期
8 沈孟瓔;淺議字母詞的入典問題[J];辭書研究;2001年01期
9 沈孟瓔;字母詞的稱名與音讀問題[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10 文美振;略談韓語中的字母詞[J];術語標準化與信息技術;200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韓淑紅;吳遠慶;;《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一、五版英源外來詞語對比考察[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沈孟瓔;;淺議字母詞的入典問題[A];中國辭書論集2000[C];2000年
3 蘇立昌;;外來詞、字母詞的使用和規(guī)范化研究[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qū)W術文庫》(上)[C];2011年
4 巢峰;;與時俱進 改革創(chuàng)新——《辭海》的四次修訂[A];中國編輯研究(2003)[C];2003年
5 韓敬體;;語詞兼釋,小題大做——談《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一種特殊的釋詞方式[A];中國辭書論集2000[C];2000年
6 巢峰;徐慶凱;;《辭!返馁|(zhì)量保障體系[A];中國辭書論集1999[C];1999年
7 王崇;;字母詞問題綜述[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8 沈孟瓔;;字母詞的稱名與音讀問題[A];中國辭書論集2001[C];2001年
9 周建民;;網(wǎng)絡語言中的漢語拼音字母詞[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八輯)[C];2008年
10 李偉國;徐慶凱;;《辭!返膭(chuàng)新歷程[A];中國辭書論集2001[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杜永道;怎樣正確看待外來“字母詞”的“入侵”?[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2 李硯洪 侯健美 路艷霞;《現(xiàn)代漢語詞典》大修 透射時代變遷[N];桂林日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周驊;字母詞的讀音暫無國家標準[N];光明日報;2003年
4 曲志紅;《現(xiàn)代漢語詞典》再次“大修”[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05年
5 實習記者 任志茜;《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背后[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6 記者 王坤寧;《現(xiàn)代漢語詞典》“大修”完工[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7 記者 陳熙涵;推進重大文化工程建設 加快修訂《辭!返诹鎇N];文匯報;2009年
8 ;《辭!返诹婕涌煨抻哰N];文學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路艷霞;新《辭!肥杖胄略~上萬條[N];北京日報;2009年
10 記者 張建松;折射時代變遷,《辭!犯膭映1/3[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張莉;現(xiàn)代漢語多義詞新探[D];山東大學;2005年
2 胡麗珍;《現(xiàn)代漢語詞典》古詞語釋義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3 吳漢江;漢語物象詞語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4 周紅紅;從功能的視角考察外來詞的生存規(guī)律[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5 李彥潔;現(xiàn)代漢語外來詞發(fā)展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6 黃瓊英;魯迅作品語言歷時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鐘吉婭;漢語外源詞[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鄭澤芝;基于動態(tài)流通語料庫(DCC)的漢語字母詞語識別及考察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青;現(xiàn)代漢語字母詞調(diào)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崔學勤;漢語字母詞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3 陳衛(wèi)陽;現(xiàn)代漢語中字母詞的語用分析[D];中南大學;2010年
4 王琳;中文報刊中的字母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5 郭擇汗;淺析字母詞的分類及其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6 牛小虎;字母詞新論[D];南京大學;2012年
7 常霞;字母詞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8 陳佳璇;我國新聞語言中字母詞的易讀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聞靜;漢語字母詞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10 韓淑紅;基于《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英源外來詞研究[D];魯東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094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609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