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太平天國文獻俗字研究的意義
本文選題:太平天國文獻 切入點:俗字 出處:《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研究太平天國文獻的俗字有著重要意義:有助于界定太平天國文獻的用字性質;更好地釋讀太平天國文獻;更清楚地認識部分漢字形體演變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更好地認識廣西俗字與廣西方言之間的關系;部分俗字的形體構意揭示了粵西的民俗狀況及社會心理。
[Abstract]: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search the literatures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characters: in nature contributes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literature; bett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literatur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some form Chinese characters the laws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angxi dialect and Guangxi dialect characters; some characters form meaning revealed in western Guangdong the folk status and social psychology.
【作者單位】: 梧州學院;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后流動站;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部項目):勾漏粵語與壯語語法比較研究(12XYY024)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太平天國文獻俗字的整理與研究(12YJC740102) 廣西教育廳一般資助科研項目:太平天國文獻俗字研究(201203YB158)
【分類號】:H124.3;K25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建裕;五十年來的漢語俗字研究[J];平頂山師專學報;1999年03期
2 范登脈,賴文;俗字研究在《太素》整理中的應用[J];醫(yī)古文知識;1998年02期
3 范登脈,賴文;俗字研究在古醫(yī)籍整理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史雜志;2000年03期
4 楊正業(yè);《龍龕手鑒》古俗字考辨[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5 陸錫興;“二簡”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6 余陽;;《盤王歌》與《宋元以來俗字譜》俗字比較初探[J];文學教育(上);2009年10期
7 張涌泉;“釻”字發(fā)覆[J];古漢語研究;1998年03期
8 劉洋;《說文段注》俗字類型考略[J];殷都學刊;2000年03期
9 張鴻魁;;釋“虛{狻輩⒙鬯鬃幀跋薄督鵪棵貳匪鬃侄鎰擲蚚J];中國語文;2009年04期
10 陳建裕,房秋鳳;《篆隸萬象名義》中的俗字及其類型[J];平頂山師專學報;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邱龍升;;俗字的產生及其原因[A];江西省語言學會第五屆會員大會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林志強;;漢碑俗字斷想(提要)[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3 褚良才;;敦煌變文中的古代軍語匯釋[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4 林仲湘;;學習貫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加強語言學的科研工作[A];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2003年年度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覃鳳余;余瑾;王莉寧;;方言~普通話中介語的詞匯語法問題[A];第二屆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王建設;;略論明本《荔鏡記》的方言歸屬[A];論閩南文化:第三屆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5年
7 林志強;;根據古本《尚書》材料補正大型字典舉例[A];海峽兩岸辭書學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趙峰;;《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對辭書編寫的影響(摘要)[A];海峽兩岸辭書學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趙峰;;試談異體字整理“從俗、從簡”原則的偏頗[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10 張春雷;;《經律異相》異文與大型字典俗字考[A];中國訓詁學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語委辦;廣西召開二○○八年度語言文字工作會議[N];語言文字周報;2008年
2 ;“推普”刮目看廣西[N];中國教育報;2001年
3 記者 陳娟 實習生 唐軍;我市語言文字評估定下新目標[N];桂林日報;2007年
4 記者 陳強 張真弼 周祖臣;河南 湖北 廣西都來推廣普通話[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記者 李杰斌 實習生 鄭莉萍;我市首獲廣西二類城市語言文字達標城市[N];桂林日報;2005年
6 王立芳;廣西教科書中禁止使用網絡語言[N];西部時報;2006年
7 實習生 曾小燕邋記者 周仕興;我區(qū)表彰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N];廣西日報;2007年
8 記者 李新雄 實習生 黃一婧;泛珠三角翻譯研討會在邕召開[N];廣西日報;2005年
9 根秋多吉;我州選送的5篇翻譯論文入選[N];甘孜日報(漢文);2007年
10 費錦昌 松岡榮志;日本“國字”的漢語讀音(下)[N];語言文字周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瑜;《三國志》古寫本用字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2 劉中富;《干祿字書》字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韓小荊;《可洪音費芯縖D];浙江大學;2007年
4 馮利華;中古道書語言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5 苗昱;《華嚴音義》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6 沈蕓;古寫本《群書治要·后漢書》異文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7 鄭賢章;《龍龕手鏡》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8 張春雷;《經律up相》up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吳錘;《釋名》聲訓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10 韓江玲;韓國漢字和漢字詞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紅芝;東福寺本《參天臺五臺山記》俗字研究[D];浙江財經學院;2009年
2 宋麗麗;敦煌[氡盡秥o金》俗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_5改香;慧琳《一切經音羲》會意俗字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4 孫海燕;張仲景醫(yī)籍俗字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陳滔;廣西北海市五個粵方言點語音研究[D];暨南大學;2002年
6 李占平;段注俗字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7 王建民;《馬王堆漢墓帛書》“肆”俗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8 文麗;《干y字畫》輿魏晉南北朝碑刻俗字對比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王泉;唐代佛徒墓志異體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何繼軍;唐代“三書”俗字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5768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576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