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漢語系詞“是”的形成機制

發(fā)布時間:2018-03-06 05:10

  本文選題:系詞 切入點: 出處:《語言研究》2012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漢語學界雖然對指示代詞"是"發(fā)展為表判斷的系詞"是"基本形成了定論,但對其形成機制尚缺乏有效論證。系詞"是"來源于話題化名詞短語之后的回指性指示代詞"是",它發(fā)展為系詞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是,這個回指性指示代詞"是"所聯系的前后兩個名詞(短語)具有同一性(兩個名詞或名詞短語的所指相同)或者具有類屬關系(前一名詞或名詞短語的所指屬于后一名詞或名詞短語的所指的下位成員),即:[名詞性話題][回指性指示代詞名詞性謂語][主語系詞賓語]。系詞"是"產生的語體環(huán)境可以是敘述語體,也可以是會話語體。
[Abstract]:Although the deixis pronoun "is the system word which develops into the table judgment" is "basically formed the conclusion in the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effective argumentation on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The anaphoric demonstrative pronoun "yes",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topicized noun phrase, is a key link in its development. The anaphoric demonstrative pronoun "is" relates to two nouns (phrases) with identity (the same reference of two nouns or noun phrases) or a generic relationship (the reference of the former noun or noun phrase belongs to the same noun or noun phrase). The next member of the latter noun or noun phrase, that is, [noun topic] [anaphoric demonstrative pronoun noun predicate] [subject is object]. It can also be conversational style.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中文系;
【基金】: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漢語指示代詞的語法化及相關構式研究”(2010BYY004)
【分類號】:H14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肖婭曼;上古“是"判斷句與“此”判斷句之比較[J];古漢語研究;2005年03期

2 馮勝利,汪維輝;古漢語判斷句中的系詞[J];古漢語研究;200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光全;司馬遷、班固“實錄”精神異趣探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莊華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開發(fā)及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莊華峰;北朝時代鮮卑婦女的精神風貌[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4 王兵,張征;試論莊子學派與宋玉的親緣關系[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5 鄭學益;思想制勝的新世紀營銷[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6 張碧波;箕子論——兼論中國古代第一代文化人諸問題[J];北方論叢;2004年01期

7 冷衛(wèi)國;東晉賦學批評的分期及時代特征[J];北方論叢;2005年05期

8 晁瑞;;介詞“向”對“問”的替換——兼談方言介詞“問”的歷史演變[J];北方論叢;2005年06期

9 劉家和;論司馬遷史學思想中的變與常[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10 易敏;在對譯與比較中觀察漢語詞義系統(tǒng)[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論[D];西北大學;2001年

2 肖婭曼;漢語系詞“是”的來源與成因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3 楊艷;現代漢語“是”字結構與語用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4 修彩波;近代學人與中西交通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發(fā)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廈門為中心[D];廈門大學;2004年

6 張崇旺;明清時期自然災害與江淮地區(qū)社會經濟的互動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7 南哲鎮(zhèn);唐代諷諭文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8 潘俊杰;先秦雜家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9 李力;“隸臣妾”身份再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雷冬平;近代漢語常用雙音虛詞演變研究及認知分析[D];浙江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榮;《宋書》代詞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張秀玉;儒道人性論與治國理論的關系[D];西北大學;2001年

3 林亞紅;漢語早期“其”字考[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4 楊懷源;《段注》“廢、行字”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5 葉仁雄;孔子中和之美的時空闡釋[D];湘潭大學;2003年

6 劉文霞;《世說新語》中的判斷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4年

7 王鐵峰;秦國富強及東并六國之地理環(huán)境條件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8 斯琴畢力格;太初歷再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年

9 董守志;“不是”的產生及其發(fā)展[D];武漢大學;2004年

10 何桂端;近代廣西民間商品意識及變遷[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馮勝利,汪維輝;古漢語判斷句中的系詞[J];古漢語研究;2003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肖婭曼;漢語系詞“是”的來源與成因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

本文編號:157344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57344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d28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