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方言“本色”特征流失的角度看方言保護
本文關(guān)鍵詞:從方言“本色”特征流失的角度看方言保護 出處:《山東社會科學(xué)》2014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方言 “本色”特征 演變 保護研究
【摘要】:從宏觀角度看,瀕危方言的搶救性研究給方言保護性研究敲響了警鐘;而從微觀角度看,方言各層級結(jié)構(gòu)要素在內(nèi)、外綜合因素的影響下,許多相對古老、特色的方言特征被逐漸消磨殆盡,其中更有一些方言特征已在演化過程中弱化消失而變成方言的歷史特征存在。有鑒于方言特征的流失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即個體特征雖演變有度,但多在向普通話靠攏的大趨勢下,方言的個性也隨之一點一點演變萎縮。因此,對方言的保護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對其的搶救性研究更具前瞻性和長遠性。
[Abstract]:From the macro point of view, the rescue study of endangered dialects has sounded the alarm bell for the study of dialect protection. From the micro point of view, many relatively ancient and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dialects have been gradually exhaust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s of each level structure of dialects and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comprehensive factors. Among them, some dialect features have weakened and disappeared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become the historical features of dialects. In view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brought by the loss of dialect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have evolved to a degree. However, under the general trend of moving closer to Putonghua, the personality of dialects gradually evolves and shrinks. Therefore, the protection of dialects is very urgent and necessary, and the rescue research is more forward-looking and long-term.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蒲松齡作品方言詞匯研究”(項目編號:12BYY07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17
【正文快照】: 語言處在一個時刻發(fā)展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中,各語言擁有各自的演化規(guī)律。從世界范圍看,世界上的語言在內(nèi)、外各種復(fù)雜因素的多重影響下不斷作出調(diào)整,進而在此消彼長的演化過程中慢慢發(fā)展成今天這樣的語言格局,并繼續(xù)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千百年來,語言各構(gòu)成要素之間的更新和替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洪君;;兼顧演變、推平和層次的漢語方言歷史關(guān)系模型[J];方言;2009年03期
2 張樹錚;;山東方言語音特征的擴散方向和歷史層次[J];山東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7年05期
3 邵燕梅;;關(guān)于郯城、平邑方言區(qū)屬性質(zhì)的補充討論[J];語言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明茂修;;山東費縣(劉莊)方言音系[J];畢節(jié)學(xué)院學(xué)報;2011年05期
2 鄧享璋;;閩中方言的■韻[J];方言;2010年03期
3 麥耘;;粵方言的音韻特征——兼談方言區(qū)分的一些問題[J];方言;2011年04期
4 張偉靜;;官話方言接觸地帶過渡特征分析——以山東費縣方言聲母系統(tǒng)為例[J];東岳論叢;2014年02期
5 吳昊;;黑龍江嫩江方言的形成及其多元特色[J];哈爾濱學(xué)院學(xué)報;2009年05期
6 錢奠香;;閩粵客方言深攝幾組同源詞辨析[J];暨南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2年05期
7 麥耘;;從中古后期-近代語音和官客贛湘方言看知照組[J];南開語言學(xué)刊;2010年01期
8 李天宇;;山東方言擦音初探[J];菏澤學(xué)院學(xué)報;2012年04期
9 侯興泉;;漢語方言區(qū)片劃分語音標(biāo)準(zhǔn)的層級和主次[J];暨南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3年09期
10 李永新;;交界地區(qū)方言研究的思索——以湘語和贛語交界地區(qū)為例[J];黔南民族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3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7條
1 杜鳳梅;古齊魯語聲母系統(tǒng)構(gòu)擬[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2 阮大瞿越(Nguy(?)n (?)i C(?) Vi(?)t;十七世紀(jì)越南漢字音(A類)研究[D];北京大學(xué);2011年
3 林頌育;論漢語方言的文白異讀[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1年
4 艾紅娟;山東長山方言語音研究[D];浙江大學(xué);2008年
5 施俊;南部吳語韻母的歷史層次及其演變[D];浙江大學(xué);2013年
6 袁碧霞;閩東方言韻母的歷史層次[D];浙江大學(xué);2010年
7 王艷紅;上古漢語突厥語對應(yīng)詞研究[D];南開大學(xué);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許帆婷;浙江中部吳語比較研究[D];北京大學(xué);2011年
2 仇賽男;崇明方言來源探討[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1年
3 吳昊;黑龍江嫩江方言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xué);2011年
4 王蓉蓉;榮成(人和)方言初探[D];蘇州大學(xué);2011年
5 孫紅艷;“闖關(guān)東”對遼寧方言成因的影響[D];西南大學(xué);2009年
6 曹曉燕;論張店方言的幾個語音特點[D];天津師范大學(xué);2010年
7 高韜;桂南平話語音特點研究[D];廣西大學(xué);2012年
8 李海珍;廣西犀牛腳海獺話比較研究[D];廣西大學(xué);2012年
9 張馳;宜賓、瀘州地區(qū)數(shù)縣市方言音韻結(jié)構(gòu)及其方言地理學(xué)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xué);2012年
10 孫志波;山東方言的文白異讀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xué);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李榮;漢語方言分區(qū)的幾個問題[J];方言;1985年02期
2 賀巍;河南山東皖北蘇北的官話(稿)[J];方言;1985年03期
3 汪鋒,王士元;語義創(chuàng)新與方言的親緣關(guān)系[J];方言;2005年02期
4 陳忠敏;;歷史比較法與漢藏語研究[J];民族語文;2009年01期
5 徐通鏘;王洪君;;說“變異”——山西祁縣方言音系的特點及其對音變理論研究的啟示[J];語言研究;1986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成富;深刻的思考 系統(tǒng)的探索——《翻譯論》評介[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學(xué)報);2004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14290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429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