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方言特色語法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銅仁方言特色語法研究
【摘要】:銅仁市坐落在貴州省東部的武陵山腹地,是連接中南地區(qū)與東南地區(qū)的要地,人稱“桃源銅仁”。本文選取銅仁方言的重疊、詞綴、體標記、語氣詞四個特色語法范疇進行考察。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紹銅仁的地理狀況、銅仁方言的聲韻調(diào)及銅仁方言的研究現(xiàn)狀,闡明研究的目的與意義,確立研究范圍與理論方法。第二章:銅仁方言的重疊研究。這一章考察了銅仁方言的三大類重疊現(xiàn)象:名詞重疊、形容詞重疊與動詞重疊。著重描寫和分析這三類重疊形式的句法結(jié)構(gòu)、語法意義和語法功能,從部分重疊式與普通話和其他方言的語法格式和語法意義對比的角度出發(fā),發(fā)現(xiàn)銅仁方言與其他語言的相似性和自身方言特色。第三章:銅仁方言的詞綴。銅仁方言詞綴豐富,這一章選取了其中具代表性的特色詞綴,將這些詞綴分為名詞詞綴、形容詞詞綴和動詞詞綴,再在三個大類下作前綴、中綴、后綴的細分。文章通過對銅仁特色詞綴的平面分析與描寫,深入發(fā)現(xiàn)與分析出銅仁方言詞綴的成詞、定性、表義、衍音功能。第四章:銅仁方言的體貌。銅仁方言中主要包含五種體貌類型:“著”表先行體,“起1”表起始體,“起2”、“倒”和“得1”表持續(xù)體,“到”和“正到”表進行體,“得2”表完成體。本章描寫與分析這五種體貌類型的句法格式和語法意義,進行內(nèi)部與外部比較:對進行體體標記“到”、“正到”與持續(xù)體標記“倒”的關(guān)系進行比較,對體標記“倒”、“得2”與普通話“著”、“了”分別進行比較,并且追溯部分體標記和普通話的同源關(guān)系。第五章:銅仁方言的語氣詞。擇取了銅仁方言中日常交際使用的12個語氣詞,按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將它們分為事態(tài)語氣詞、情態(tài)語氣詞和疑問語氣詞。本章對各類具有銅仁地方特色的語氣詞進行了靜態(tài)描寫,分析各類語氣詞的語法意義和語法功能,總結(jié)出語氣詞的語法特征,尤其對語氣詞的疊用情況作了重點研究。第六章:結(jié)語。本章對全文作出總結(jié),提出結(jié)論,最后闡述了一些對方言研究的思考?傮w來說,本文對銅仁方言作擇點研究,重點放在語法現(xiàn)象的描寫、分析與對比、總結(jié),以大量的語料來呈現(xiàn)銅仁方言的語法形式和特色用法。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能讓大家認識到銅仁方言語法的概貌,為銅仁方言以及整個漢語語法體系等研究提供一定參考。
【學位授予單位】:貴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72.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開木;;在語法研究中運用一點數(shù)學[J];學術(shù)研究;1991年02期
2 許嘉璐;;語法研究[J];現(xiàn)代語文;2006年03期
3 張云秋,柴興東;論語法研究中描寫和解釋相結(jié)合的原則[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4 楊俊芳;取精擇要 細致入微——讀《晉方言語法研究》[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5 眸子;方言語法研究的思考——兼評陳淑梅《鄂東方言語法研究》[J];方言;2002年01期
6 楊俊芳;取精擇要 細致入微——讀《晉方言語法研究》[J];晉圖學刊;2003年02期
7 殷相印;當前方言語法研究說略[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8 李煒;;《語法研究入門》讀后——向青年語法研究愛好者推介一本好書[J];南開語言學刊;2005年01期
9 路廣;;兩漢語法研究綜述[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10 喻遂生;;語法研究與卜辭訓釋[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記者 韓曉玲 實習生 郝靜;《全球華語語法研究》正式立項[N];湖北日報;2011年
2 張青;基于漢字的漢語信息語法研究[N];中華讀書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鄧永紅;桂陽土話語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周琴;泗洪方言語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3 盛銀花;安陸方言語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瑞;忻州方言語法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2 余沁陽;銅仁方言特色語法研究[D];貴州大學;2015年
3 徐榮;廣西北流粵方言語法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4 覃東生;賓陽話語法研究[D];廣西大學;2007年
5 劉敏;陵縣方言語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肖亞麗;黔東南方言語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7 鐘武媚;粵語玉林話語法研究[D];廣西大學;2011年
8 丁愛清;《觀世音應驗記三種》語法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9 王浩;王村方言語法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10 吳曉紅;安徽潁上方言語法研究[D];廣西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2938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293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