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譯理論與翻譯改寫論的異同
本文關(guān)鍵詞:變譯理論與翻譯改寫論的異同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變譯理論 翻譯改寫論 差異 互動
【摘要】:盡管對變譯理論與翻譯改寫論的研究者有很多,但對二者的異同、聯(lián)系作相關(guān)研究的人卻很少。本文對二者的理論淵源、歷史語境、理論框架、目的旨歸、業(yè)界評價、歷史意義等方面進行對比研究,指出二者的異同和聯(lián)系,揭示中西譯論在不同語境、不同思維哲學中的相似發(fā)展態(tài)勢,從而更好地為我國譯學發(fā)展提供借鑒。
【作者單位】: 西南民族大學;
【基金】:西南民族大學2013年度中央高校博士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弗羅斯特詩歌經(jīng)典漢譯本實證研究”(13SZYBS17) 西南民族大學2013年度重大項目培育項目“英語世界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的譯介與研究”(13SZD04) 2013年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學位點建設(shè)項目“外國語言文學”(2013XWD-S0502)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059
【正文快照】: 譯,易也。易即變也。變有內(nèi)部之變和外部之變,翻譯究竟所變?yōu)楹?如何而變?本文選取西方翻譯多元系統(tǒng)研究學派中的改寫理論與我國學者黃忠廉教授提出的變譯理論為研究對象,對兩個理論的理論淵源進行歷時性梳理,同時對兩者的歷史語境、理論框架、目的旨歸、業(yè)界評價、歷史意義等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黃德先;杜小軍;;對勒菲弗爾“改寫論”的誤讀[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09年06期
2 張法;福柯與歷史重寫[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3 何紹斌;作為文學“改寫”形式的翻譯——Andre Lefevere翻譯思想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4 徐朝友;;《變譯理論》的兩大問題——與黃忠廉先生商榷[J];外語研究;2006年04期
5 劉明東;;翻譯選擇的政治思辨[J];外語學刊;2010年01期
6 黃忠廉;;變譯理論研究類型考[J];外語學刊;2011年06期
7 李龍泉;;“改寫論”的緣由及弊端[J];上海翻譯;2009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方珠;論社交指示的翻譯[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2 周方珠;淺議翻譯與相關(guān)學科[J];安徽大學學報;1997年04期
3 李芙蓉;;語言遷移理論對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啟示[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傅維賢;英漢重復(fù)格的比較與翻譯[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5 吳遠慶;李潔平;;從《雨中的貓》的翻譯看譯者的角色——基于翻譯適應(yīng)選擇論的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6 張俊紅;;從語篇功能看體育學術(shù)論文摘要的翻譯[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7 李潔平;吳遠慶;;“譯者的隱身”到“譯者的彰顯”——從海明威《雨中的貓》的翻譯看歸化異化策略的選擇[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8 陳先貴;胡冬寧;;譯者主體性與新聞編譯[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8年12期
9 王燕;;變譯論視角下《活著》英譯本的翻譯策略[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8期
10 楊晨光;;翻譯變譯理論對高職英語專業(yè)翻譯教學的啟示[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殷瓔;;從改寫理論的視角看張愛玲自譯《金鎖記》的翻譯策略[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馮全功;;職業(yè)翻譯能力與MTI筆譯教學規(guī)劃[A];全國首屆翻譯碩士(MTI)教育與翻譯產(chǎn)業(yè)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廖春蘭;;變譯與譯者主體性[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C];2007年
4 張金忠;;對建構(gòu)漢俄科技術(shù)語詞典編纂理論的思考[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徐佳;;漢譯英時政語篇中的動詞名詞化[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6 王付東;;試論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對背景新聞翻譯的啟示[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鄒建玲;;旅游資料英譯的思考[A];第十四屆全國科技翻譯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潔;建構(gòu)視角下的外宣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高玉蘭;解構(gòu)主義視閾下的文化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楊雪蓮;傳播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劉桂蘭;論重譯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5 肖群;功能主義視角下的紅色旅游外宣資料英譯:問題與對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6 陳歷明;翻譯:作為復(fù)調(diào)的對話[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7 吳波;論譯者的主體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黃忠廉;小句中樞全譯說[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9 王立欣;翻譯標準自動量化方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10 韓平;“規(guī)訓權(quán)力”與法律[D];吉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丹丹;從功能主義理論視角看中國高校網(wǎng)頁簡介英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周良謙;陪同口譯中文化差異引起的交流障礙及應(yīng)對策略[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張弄影;從操縱角度看蘇曼殊譯拜倫詩歌[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顏純;意識形態(tài)對廣告語翻譯的操縱[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5 徐敏;從功能翻譯角度談漢語旅游文本中詩歌引文的英譯[D];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10年
6 周潔;主體間性視角下翻譯本體論之重構(gòu)[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7 侯碧君;交通領(lǐng)域公示語的漢英翻譯[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衛(wèi)麗媛;旅游景點公示語英譯問題及翻譯策略[D];吉林大學;2011年
9 王桂丹;漢語中英源外來詞的形態(tài)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馮彬彬;語用學順應(yīng)論視角下的英語電影片名漢譯探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久全;;翻譯的政治性特征初探[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何紹斌;語言、文化與翻譯的政治——翻譯研究新概念[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3 徐蕾;李里峰;;嚴復(fù)譯著與“翻譯的政治”[J];廣東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4 袁斌業(yè);論翻譯中的改寫因素[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5 何紹斌;作為文學“改寫”形式的翻譯——Andre Lefevere翻譯思想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6 潘衛(wèi)民;思維差異與語篇分合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0年02期
7 黃忠廉;句群中樞變譯說[J];外語學刊;2003年04期
8 司顯柱;譯作一定要忠實原作嗎?——翻譯本質(zhì)的再認識[J];上海科技翻譯;2002年04期
9 張志強;;翻譯觀與翻譯教學[J];上海翻譯;2006年03期
10 李龍泉;;“改寫論”的緣由及弊端[J];上海翻譯;2009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娟娟;“變譯”手法在英譯漢文化藝術(shù)作品時的運用[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2 黃忠廉,李紅青;翻譯教學:需要建立開發(fā)意識[J];外語教學;2004年01期
3 黃忠廉;變譯的七種變通手段[J];外語學刊;2002年01期
4 吳云;旅游翻譯的變譯理據(jù)[J];上海翻譯;2004年04期
5 黃忠廉;變譯(翻譯變體)論[J];外語學刊;1999年03期
6 黃忠廉;變譯全譯:一對新的翻譯范疇[J];上?萍挤g;2002年03期
7 高蕓;談變通的手段[J];湘南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8 黃忠廉;句群中樞變譯說[J];外語學刊;2003年04期
9 卞建華;對林語堂“文化變譯”的再思考[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10 劉麗芬,黃忠廉;編譯的基本原則——變譯方法研究[J];中國科技翻譯;200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璐;;信息社會翻譯新特點及翻譯教學[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廖春蘭;;變譯與譯者主體性[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C];2007年
3 黃蓉;;從順應(yīng)論看中國宋詞《虞美人》譯文比較[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4 楊俊峰;潘智丹;;MTI教育:中國翻譯學科發(fā)展的契機[A];全國首屆翻譯碩士(MTI)教育與翻譯產(chǎn)業(yè)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黃忠廉;文化輸出需大力提倡“變譯”[N];光明日報;2010年
2 信娜 宋飛;學科起步于方法[N];光明日報;2010年
3 黃忠廉 黑龍江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未竟的《圣經(jīng)》文學全譯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4 哈爾濱理工大學 楊曉靜;歌曲翻譯的四重要求[N];光明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楊曉靜;歌曲翻譯三符變化說[D];黑龍江大學;2012年
2 李家春;城市外宣翻譯跨文化文本重構(gòu)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3 胡潔;建構(gòu)視角下的外宣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王金波;弗朗茨·庫恩及其《紅樓夢》德文譯本[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5 陳琳;基于語料庫的《紅樓夢》說書套語英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6 信娜;俄語術(shù)語漢譯方法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7 趙璧;博弈論視角下的重譯者策略空間[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琳娟;“轉(zhuǎn)換”與“變譯”[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李新月;變譯策略在漢英口譯中的應(yīng)用[D];沈陽師范大學;2014年
3 孫樂;聯(lián)絡(luò)口譯中變譯策略的特點及作用[D];廣西大學;2013年
4 薛佼;從目的論角度看口譯中的變譯現(xiàn)象及其質(zhì)量評估原則[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5 剛秀霞;圣經(jīng)漢譯中的變譯現(xiàn)象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姚書美;口譯中的變譯現(xiàn)象及其靈活度把握[D];廣西大學;2012年
7 楊麗梅;變譯理論視角下《狼圖騰》英譯變譯探析[D];寧夏大學;2014年
8 王紅;《ШОС》一文的句子變譯策略[D];黑龍江大學;2013年
9 王芳;林譯《塊肉余生述》的變譯方法及其理據(jù)[D];長江大學;2013年
10 魏來;俄漢闡譯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938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293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