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輕動詞“打”的來源芻議
本文關鍵詞:現(xiàn)代漢語輕動詞“打”的來源芻議
【摘要】:現(xiàn)代漢語中的輕動詞"打"的來源應該追溯到中古漢語的動詞前綴"打",后經(jīng)過重新分析,部分"打V"演化成了"打O"。進一步的類推后,"打"演化為一個輕動詞。輕動詞"打"雖然具有動詞形式,但其語義貧乏,之所以能在特定的語境下得到恰當解讀,主要依靠來自于其賓語的情景植入。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
【基金】: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重點項目(11BWZJ03) 山東省社會科學外語研究專項(11CWZJ59)的資助
【分類號】:H1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現(xiàn)代漢語中,“打”經(jīng)常會與語義上似乎不搭配的名詞一起出現(xiàn),構成動賓結構。例如:打靶、打報告、打補丁、打草稿、打草鞋、打柴、打燈籠、打地鋪、打電話、打地洞、打對號、打耳光、打分、打飯、打更、打官腔、打官司、打光棍、打呼嚕、打蛔蟲、打火、打基礎、打家具、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行帆;輕動詞和漢語不及物動詞帶賓語現(xiàn)象[J];現(xiàn)代外語;2005年03期
2 李杰;;不及物動詞存在句新探[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3 封世文;楊亦鳴;;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漢語輕動詞及其神經(jīng)機制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2011年02期
4 解正明;;輕動詞假說與詞典釋義[J];辭書研究;2008年04期
5 梁玉琳;;從論元的角度看東北方言中“整”字的應用[J];大學英語(學術版);2009年01期
6 歐茹萍;;現(xiàn)代漢語“得”字句研究綜述[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7 汪國勝;王俊;;從輕動詞角度看現(xiàn)代漢語離合詞[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8 王華;;漢語非賓格動詞帶賓語現(xiàn)象研究綜述[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0年01期
9 吳麗英;;領主屬賓句的輕動詞集合并探討[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1年05期
10 張達球;;英漢存現(xiàn)結構句法-語義關系詮釋[J];外語研究;2006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曉紅;現(xiàn)代漢語形賓結構多維探究[D];山東大學;2013年
2 朱俊陽;現(xiàn)代漢語雙事件結構衍生關系的被動式研究[D];北京大學;2011年
3 王家年;漢語vP的優(yōu)選句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4 高蓮花;生成句法框架內(nèi)的蒙古語動詞及其句法結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5 王姝;緊縮及其句法語義后果[D];吉林大學;2012年
6 胡偉;英漢復合構詞的分布形態(tài)學研宄[D];南開大學;2013年
7 韓巍峰;主題與主題標記結構的語序類型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李杰;不及物動詞帶主事賓語句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9 張翼;復合動詞和及物結構[D];南京大學;2011年
10 王俊;現(xiàn)代漢語離合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樹珍;輕動詞視野下的《世說新語》動賓關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2 陳劍;漢語中的動詞復制結構[D];湖南大學;2004年
3 朱行帆;漢語“主語—不及物動詞—賓語”結構的輕動詞句法分析[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4 劉馨茜;取得義雙賓句的句法結構[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5 蘇迪;動詞復制句結構的生成語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6 張強;論有“把”字句形式的Vi-Va型動結式的最簡句法結構[D];重慶大學;2005年
7 王立德;現(xiàn)代漢語雙賓結構的最簡句法分析[D];湘潭大學;2008年
8 王榮;漢語“NP的VP”結構在句子中的句法語義語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肖蓉;漢語重動結構的最簡方案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10 趙東升;現(xiàn)代漢語復雜“給”字句的最簡探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2年
,本文編號:12040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20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