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普通未登錄詞識別和理解的二字詞語義構詞研究
本文關鍵詞:面向普通未登錄詞識別和理解的二字詞語義構詞研究
【摘要】:近年來隨著“詞匯主義”思潮的興起,詞匯語義學成為中文信息處理的前沿課題之一。作為語言的子系統(tǒng),詞匯內部的特異性大,自身變動頻繁,研究難度相對較大。與詞相比,作為構詞基本部件的詞素在數量上相對有限,在表義功能上相對穩(wěn)定,因此把詞素作為基本資源,從語義上尋找他們組合成詞的規(guī)律,用來輔助自然語言理解的思路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漢語自動分詞是中文信息處理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在基于詞表的分詞方法中,未登錄詞是影響分詞精度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而未登錄詞中的普通新詞,構成方式多種多樣,功能變幻不定,數目不可窮盡,現有的基于統(tǒng)計的分詞方法只能識別出高頻詞,對低頻詞的識別則有些無能為力。本文以《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中的二三字詞作為選取范圍,建立起現代漢語詞素數據庫,在此基礎上選出50個高頻詞素,進而把含有這些詞素的8984個二字詞作為封閉考察對象。首先參照《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標注8984個二字詞的詞義,繼而基于詞義和知網(HowNet),標注前后詞素的義項和對應義類,然后從意合結構、意根分布、意指方式、意變類型四個角度標注詞素間的詞化意義,最后綜合詞素意義和詞化意義,在定量統(tǒng)計的基礎上建立一個二字詞的語義描寫體系。二字詞的語義描寫體系主要包括8984個詞的釋義模式,詞素-義類數據庫,詞素意義分布表,詞化意義分布表和釋義模式分布表。利用二字詞的語義描寫體系分別對《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新出現的1413個新詞和取自論壇的自然語篇進行識別和理解,發(fā)現二字詞的語義構詞研究在普通未登錄詞的識別和理解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36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曉黎;;傳承語素:漢語語素分析的新視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2 錢虹;;《現代漢語詞典》聯(lián)綿字研究[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孫銀新;;黎錦熙的漢語構詞法研究及其貢獻[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4 朱建祥;;漢語詞綴“性”及其英譯[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5 趙蕾;;對詞義性質的一些思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3期
6 左杉;;現代漢語詞和詞匯的定義問題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1期
7 趙艷平;“家”釋義獻疑[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8 張揚;;商標、廣告標題用語中的外來詞研究——由文化翻譯到語言規(guī)范[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9 王建軍;;漢語雙音節(jié)典故詞色彩意義的演變[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5期
10 董衡;;“!迸c“洋”詞義引申對比分析[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劉善濤;李敏;;基于信息庫的新詞詞匯共性分析與教學策略研究[A];中國計算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9-2011)[C];2011年
2 張晗;;英漢構詞法對比研究[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3 張洪飛;;淺談中日同形詞——販賣與“尒X頡盵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4 汪精華;;網絡語言之英語借詞的構建和傳播特征[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吳萬和;;從中古漢語詞匯語法現象看《列子》是托古偽書[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董憲臣;;從網絡詞匯的衍生機制談其對語言規(guī)范化的影響[A];語文現代化論叢(第八輯)[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穎玉;基于語料庫的歐化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王用源;漢語和藏語復音詞構詞比較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方清明;現代漢語名名復合形式的認知語義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4 阮氏黎心;漢越人體名詞隱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趙宏;英漢詞匯理據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黃雪霞;新加坡華語詞匯五十年發(fā)展變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俊;現代漢語離合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任敏;現代漢語非受事動賓式雙音復合詞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袁善來;比工仡佬語詞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吳玉鳳(Nareerat Watthanawelu);明清華南竹枝詞民俗文化詞語與熟語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曉敬;試論茅盾《子夜》的語言藝術[D];河北大學;2007年
2 馬晶晶;表人名詞類詞綴“X手”、“X者”、“X員”分析比較[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婧一;元代筆記分詞理論與實踐[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滿蕾;東北方言數字詞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焦陽;現代漢語類詞綴“壇”、“界”、“圈”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洪偉;現代漢語詞綴研究簡論[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7 楊麗敏;反義動詞的對稱與不對稱[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8 馬麗;現代漢語外來詞研究綜述[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馬福梅;“黃”與語素“黃”參構的詞語:語義分析和修辭闡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林承亮;漢語顏色詞“白”的修辭闡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1928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192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