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電子音像檔案的建設現(xiàn)狀及對策
本文關鍵詞:方言電子音像檔案的建設現(xiàn)狀及對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立方言電子音像檔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在此基礎之上對國內(nèi)方言電子音像檔案的建設現(xiàn)狀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議性對策。
【作者單位】: 許昌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
【分類號】:H17
【正文快照】: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基礎。當前方言的瀕危性促使我們必須盡快建立方言檔案,保存現(xiàn)有方言。同時,數(shù)碼技術的便捷性使我們有條件建立大規(guī)模方言電子音像檔案。本文擬梳理方言電子音像的建設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并提出一些建議和對策。一、建立方言電子音像檔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方言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沈偉光;;使命光榮 責任重大 浙江方言語音檔案建設工作全面實施[J];浙江檔案;2011年1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俠;;蒙城縣(立倉鎮(zhèn))婚俗方言詞[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4期
2 李晟愛;;淺析衛(wèi)輝方言中反映的豫北文化[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3 樸炯春;從漢語方言形成的多元性看漢語方言研究[J];保定師專學報;2001年01期
4 張燕來;;北京地名和地域文化[J];北京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5 羅漫;;布依族與夏文化:論布依族先民的一支屬夏禹后裔[J];布依學研究;1995年00期
6 曾平;;川味兒都市民歌里的市井百態(tài)與日常生活[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7 李力;地名文化現(xiàn)象透析[J];長春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8 唐麗麗;;影響安徽方言分區(qū)的若干因素探析[J];巢湖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9 江毅;張鵬飛;;論地方劇種泗州戲的演繹特征[J];巢湖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10 文燦;張興華;;重慶方言熟語調(diào)查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羅漫;;布依族與夏文化:論布依族先民的一支屬夏禹后裔[A];布依學研究(之四)——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三次年會暨第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3年
2 楊秀明;;漳州方言形成探索[A];論閩南文化:第三屆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5年
3 呂良弼;;閩南方言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以石獅市為例[A];海峽兩岸之閩南文化——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呂良弼;;閩南方言生態(tài)環(huán)境探析——以石獅市為例[A];中華文化與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20年論文選集[第三卷][C];2011年
5 林楓;;閩南文化的外溢性與臺灣文化[A];守望與傳承——第四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黃英湖;;從閩南話的構成看閩南民系的多源性及閩南文化的特征[A];守望與傳承——第四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肖九根;;從方言詞底層成分看楚語對贛鄱語的深刻影響——以贛鄱語詞匯中的楚語成分為例[A];江西省語言學會2013年年會論文集[C];2013年
8 劉勛寧;;“多元一極”模式與中國的語言社會[A];中國社會語言學(2004年第2期)[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蘭靜;近代香港外來移民與香港城市社會發(fā)展(1841-1941)[D];暨南大學;2011年
2 吳媛;陜西關中西府方言語音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孫越川;四川西南官話語音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葉曉鋒;漢語方言語音的類型學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5 李順美;《老乞大》《樸通事》常用詞匯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6 曹廷玉;贛方言特征詞研究[D];暨南大學;2001年
7 丘學強;粵、瓊軍話研究[D];暨南大學;2002年
8 吳云霞;萬榮方言語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9 羅自群;現(xiàn)代漢語方言持續(xù)標記的比較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賈影;中西認知差異與跨文化交際的場理論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雅寧;漢語“玉”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程相晉;濮陽縣方言語音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謝蓓;蚌埠市區(qū)地名的文化語言學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4 黃瑋;莆田西園村婚俗用語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5 羅業(yè)永;芻議《山歌》中的明清吳語副詞[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傅瑜琴;《俗語典》民俗語匯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妍;《言鯖》民俗語匯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8 趙彥平;池莉小說語言特點探析[D];河南大學;2011年
9 朱青;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濟寧地名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10 白彥;近60年來《方言》學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洪濤;;藝術檔案中音像檔案的科學性[J];戲文;2006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穎翎;;高清格式音像檔案(資料)的收錄、制作和存儲技術初探[A];廣西檔案2011年第3期(總第106期)[C];2011年
2 楊曉紅;;云計算條件下媒體音像檔案管理的特點、安全及應用前景[A];行與知——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中的檔案工作[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葉紅邋通訊員 王家國 李向紅;防磁庫:音像檔案安全的“家”[N];檢察日報;2007年
2 潘積仁;音像檔案,復制重于保護[N];中國檔案報;2003年
3 張玉蘭 李向紅;讓音像檔案有一個安全的“家”[N];中國檔案報;2008年
4 劉麗娜;如何“善待”數(shù)字化音像檔案[N];中國檔案報;2006年
5 徐增娥;青島市檔案館大力征集音像檔案[N];中國檔案報;2003年
6 袁漢學;這里的孩子茁壯成長[N];中國檔案報;2003年
7 章金祥;幼兒園檔案工作評上省特級[N];中國檔案報;2002年
8 毛巧珍;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糧[N];中國檔案報;2004年
,本文編號:11752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17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