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主義視角下探討中國現代語文教育改革
本文關鍵詞:從科學主義視角下探討中國現代語文教育改革
【摘要】:目前,我國的語文教育改革以科學主義視角下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逐漸開始向科學化的方向前進,極大的推進了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的課程目標與課程的設置。其中所涉及的課程目標制定,所顯現出的影響力側重于實際應用當中?v觀語文教育幾百年來的歷史,科學主義永遠是發(fā)展現代語文教育的極大推動力。一定程度上來講,中國現代語文教育主要是根據科學主義思潮進行框架的構建,并由此發(fā)展成為具備科學構架的完整學科體系。本文從科學主義視角下探討中國現代語文教育改革為切入點,進行詳細的研究與分析。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教育與教師發(fā)展學院;
【分類號】:H193
【正文快照】: 前言:從廣義與狹義的科學主義方面進行分析,我國的現代語文教育改革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觀點。從狹義的科學主義角度上來說,科學知識體制的具備會彰顯出更為合理與客觀的表象,并且在一定意義上擁有著較為特殊的社會地位與文化地位;從廣義的科學主義角度上來講,科學知識屬于科技應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申國昌;李娜;;語文教育改革走向科學化歷程的探究——評耿紅衛(wèi)《革故與鼎新——科學主義視野下的中國近現代語文教育改革研究》[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5期
2 董菊初;堅持科學理性與人文精神的統(tǒng)一——關于我國語文教育研究方法論的思考[J];連云港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04期
3 楊斌;;葉圣陶“為人生”教育思想概論——兼及其視域下的語文教育觀[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3年04期
4 潘慶玉;哲學空場與出場:語文教育研究的歷史反思與當下選擇[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5 劉艾清;;簡論科學主義、人文主義對語文課程設置和課程目標的影響[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6 劉正偉,宋灝江;中國現代語文教育史的辛勤開拓者——顧黃初先生現代語文教育史研究述評[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7 王明建;;語文課程史研究方法論初探——基于對20世紀前期語文教育史研究的分析[J];基礎教育;2013年05期
8 曹洪順;;以歷史為依托審視語文教育——讀顧黃初先生的《語文教育論稿》[J];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胡紅梅;;近十年我國教育研究方法論之研究特征[J];教育導刊;2007年02期
2 劉紅梅;戴洪;;近八年語文課程目標研究綜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8期
3 關名樸;;夏N尊語文教育思想研究綜述[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7期
4 王鵬偉;語文教育要關注人文精神[J];語文教學通訊;1999年04期
5 李靜靜;;語文課程性質新論[J];語文學刊;2009年24期
6 蔡明;;加強語文教育科學性探索[J];中學語文;2011年10期
7 盧靜;;簡論社會政治文化思潮對文學教育的影響[J];文學教育(上);2013年06期
8 劉靜波;;語文的本質是什么?——關于語文性質的論爭[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4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薛源;語文教育的文化解釋[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關名樸;夏N尊語文教育觀新探[D];西南大學;2007年
3 丁洪玉;試論語文教育的人類學觀察方式[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邱福明;新課程語文教育批評的理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5 李穎;語文教學意義生成觀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龍紅霞;夏丐尊愛的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7 葉晨燕;論葉圣陶語文教材建設的多向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8 陳瓏;論夏N尊的語文課程思想[D];湖南科技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成憲;中國教育史學科體系試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7年01期
2 張心科;;《紅樓夢》在清末民國語文教育中的接受[J];紅樓夢學刊;2011年05期
3 李長吉;張文娟;;教科書適合農村:對20世紀初到1949年教科書的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3年06期
4 丁劍鳴;修習語文 兼啟智德——喜讀毛澤東的《國文教授案》[J];江西教育;1991年10期
5 夏曉虹;;《蒙學課本》中的舊學新知[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6 潘慶玉;科學主義語文教育觀評析[J];山東教育科研;2000年06期
7 陳新,徐菁;對歷史與歷史研究的思考——約恩·呂森教授訪談錄[J];史學理論研究;2004年03期
8 錢理群;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中小學國文教育改革[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3年03期
9 徐林祥;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的歷史回顧(續(xù)一)[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1999年10期
10 劉正偉;別求新聲于異邦——留學生與現代語文教育改革(續(xù))[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1999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王榮生;語文科課程論建構[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張偉忠;現代中國文學話語變遷與中學語文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大圣;百年語文育人功能檢討[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4 曾毅;20世紀中國語文教育批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耿紅衛(wèi);科學主義視野下的中國近現代語文教育改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堅良;勇于開拓,走出教育改革的新路子——湛江農業(yè)機械學校從困境中崛起的道路[J];現代哲學;1991年01期
2 章志潔;;面目一新 內容廣泛[J];成人教育;1993年06期
3 黃杰,朱俊玲;未來我國中小學體育教育改革展望[J];四川體育科學;1999年03期
4 馬健生;試論素質教育改革的可行性與可接受性[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5 李寶峰;鄧小平教育改革思想初探[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6 吉莉;《聲無哀樂論》與新《音樂課程標準》——嵇康留給音樂教育改革者的思考[J];藝術探索;2005年S1期
7 馬雪娟;普通高校民族音樂教育改革之我見[J];廣西水利水電;2005年S1期
8 李晶,陳健瑛;甘肅省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現實基礎與目標選擇[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S1期
9 傅振磊,孫季成;對學校體育改革之反思[J];體育師友;2005年05期
10 李璐;;中國近代三次教育改革述論[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淑云;;宋代教育改革簡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胡國柳;張長海;吳順祥;;基于職業(yè)成長視角的會計本科教育改革設想[A];中國會計學會會計教育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薛高阜;邵世雷;;高等教育質量觀探析[A];電子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谷麥征;費瑋;張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解與分析[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5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學校與費爾霍普學校之比較及啟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陳傳鋒;許凈露;金一波;;恢復高考30余年來中學生學習狀況的歷史回顧與思考[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關于深化農村(成人)教育改革,推進北京市農業(yè)現代的調研報告[A];北京市農民教育研究報告[C];2001年
8 高金力;;談幼兒園園長在教育改革中的應有心態(tài)和作用[A];管理與服務——北京高校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研究論文集[C];2003年
9 周偉業(yè);;教師網絡素養(yǎng)與教育改革調查報告——以藝術教師為例[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7):媒介素養(yǎng)與公民素養(yǎng)論文集[C];2007年
10 徐心希;;試論林希元對明代封建教育的批判[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蔣建華;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個另立一個[N];中國教育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宋全政;沒有回頭路的教育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陳天富;科學發(fā)展種好教育改革“試驗田”[N];重慶日報;2009年
4 張曉晶;期待新一輪教改帶來新希望[N];閩西日報;2009年
5 王繼紅 記者 海濤;五華區(qū)教育改革再推新舉措[N];昆明日報;2009年
6 自治區(qū)教育廳;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業(yè)績喜人[N];新疆日報(漢);2009年
7 湖北省教育廳廳長 陳安麗;一項具有創(chuàng)意的教育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唐國忠 杜良;春風又度“五一中”[N];巴彥淖爾日報(漢);2009年
9 本報特約記者 羅燕;教育改革,,教師是核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豐捷;2009教育改革與民愿同行[N];光明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勇;洋務運動教育改革與明治維新教育改革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2 陳霞;基于課程標準的教育改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盧寧;戰(zhàn)后日本短期高等教育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史成明;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的早期路向[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蔣京川;斯騰伯格的智力理論及其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6 劉世清;教育政策倫理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張云;經驗、民主和教育[D];復旦大學;2005年
8 李江林;高師理科專業(yè)教育改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李曉云;尼爾·波茲曼的媒介生態(tài)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10 朱麗;教育改革代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成增;張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6年
2 秦臻;比較視閾中的我國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3 賀娟;鄧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4 方濤;大專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課程改革的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5 戴林;新世紀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學;2008年
6 王亞波;論我國經濟轉型期教育體制改革的滯后效應[D];吉林大學;2005年
7 郝真鳴;新世紀高校教學園區(qū)環(huán)境建設特色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8 楊可心;關于職業(yè)學校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9 宋云娟;文科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孫同辰;高中文理分科與學生地理空間認知能力差異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1444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14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