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以后、之后、然后”辨析及對外漢語教材對該組詞相關設置的考察
本文關鍵詞:“后來、以后、之后、然后”辨析及對外漢語教材對該組詞相關設置的考察
【摘要】: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詞匯教學至關重要,貫穿于整個對外漢語教學階段的始終。同義詞辨析又是詞匯教學的重中之重!昂髞怼⒁院、之后、然后”這四個詞在留學生詞匯學習和日常交際中使用的頻率很高,但在具體使用過程中往往容易混淆,出現(xiàn)很多偏誤。本文通過北京大學語料庫和國家語委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對這四個詞的用法進行了總結(jié),并辨析了這四個易混詞。除此之外,還借助調(diào)查問卷與語料庫相結(jié)合的方式,對偏誤語料進行分類,并探究偏誤產(chǎn)生的原因。從學生的偏誤看,除了這四個詞本身語義容易混淆外,還與教材的編寫有著密切的關系。教材是留學生學習漢語的第一手資料,教材對這幾個詞的外語釋義沒有作出任何區(qū)分,課后知識點講解的不全面,例句不典型,練習設置的不到位,有的教材甚至沒有設置這幾個易混詞的任何練習。因此本文旨在對教材關于這四個詞釋義、知識點講解、例句、練習的設置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議,希望為對外漢語教材易混詞的編寫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讓學生通過優(yōu)質(zhì)教材關于這四個詞的設置初次就能掌握這四個易混詞。
【關鍵詞】:后來 以后 之后 然后 辨析 對外漢語教材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95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緒論9-14
- 一、選題緣起與選題意義9-10
- (一)選題緣起9-10
- (二)選題意義10
- 二、研究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10-12
- (一)同義詞理論研究現(xiàn)狀10-11
- (二)對外漢語同義詞理論研究現(xiàn)狀11
- (三)“后來、以后、之后、然后”本體研究現(xiàn)狀11
- (四)“后來、以后、之后、然后”對外漢語教學研究11-12
- 三、研究內(nèi)容12
- 四、研究方法12
- 五、語料來源12-14
- 第二章“后來、以后、之后、然后”的用法及辨析14-30
- 第一節(jié)“后來、以后、之后、然后”的用法14-23
- 一、“后來”的用法14-15
- 二、“以后”的用法15-19
- 三、“之后”的用法19-21
- 四、“然后”的用法21-23
- 第二節(jié)“后來、以后、之后、然后”辨析與比較23-30
- 一、“后來、以后”異同的辨析23-26
- 二、“后來、然后”異同的辨析26-27
- 三、“以后、之后”異同的辨析27-28
- 四、“以后、然后”異同的辨析28-30
- 第三章“后來、以后、之后、然后”偏誤類型及分析30-45
- 第一節(jié) 調(diào)查問卷設計及結(jié)果統(tǒng)計30-33
- 一、調(diào)查目的及對象30
- 二、調(diào)查方式及問卷設計30
- 三、調(diào)查結(jié)果及分析30-33
- 第二節(jié)“后來、以后、之后、然后”的偏誤分析33-45
- 一、偏誤類型33-42
- 二、偏誤原因分析42-45
- 第四章“后來、以后、之后、然后”的教材編寫建議45-61
- 第一節(jié) 教材對“后來、以后、之后、然后”的處理分析45-52
- 一、70—90年代對外漢語教材對這四個詞的處理45-48
- 二、21世紀對外漢語教材對這四個詞的分析處理48-52
- 第二節(jié) 對“后來、以后、之后、然后”的教材編寫建議52-61
- 一、對教材外語釋義的建議53
- 二、對教材與大綱順序的建議53-54
- 三、對教材例句的建議54-55
- 四、對教材知識點講解的建議55-57
- 五、對教材練習的建議57-61
- 結(jié)語61-62
- 參考文獻62-64
- 附錄64-67
- 后記6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華;“以后”和“后來”辨析[J];德州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王玉龍;;留學生“以后”使用的偏誤探析[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3年10期
3 陳昌來;張長永;;“后來”的詞匯化及相關問題[J];漢語學習;2009年04期
4 趙新,李英;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同義詞辨析[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5 杜文濤;;留學生習得“之后”的考察[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年05期
6 王松;;“以后”相關問題再考察及留學生偏誤分析[J];海外華文教育;2009年02期
7 周清艷,張靜靜;“以后”和“后來”[J];湛江海洋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8 郭志良;;對外漢語教學中詞義辨析的幾個問題[J];世界漢語教學;1988年01期
9 郁梅;;淺議“以后”、“后來”和“然后”[J];新鄉(xiāng)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10 何洪峰;孫嵐;;“然后”的語法化及其認知機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0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宋衡;介詞框架“PX以后”考察[D];河南大學;2011年
2 侯嘉;對外漢語教材同譯詞語的考察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3 梁艷麗;對外漢語教材近義詞處理考察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0241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02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