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圖像——《奄上坊》社會學方法與民間藝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文字、圖像——《奄上坊》社會學方法與民間藝術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奄上坊》 社會學方法 民間藝術 文字 圖像
【摘要】:社會學方法與民間藝術研究的發(fā)展在近現(xiàn)代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堆偕戏弧返难芯窟^程與方法是結合了社會學與美術學對民間藝術的交叉性研究過程的結果,通過實地考察、文獻研究、口述、文字記錄與圖像結合的方式,資料翔實、證據(jù)充分。在對民間藝術的研究中,調研與記錄、分析、結論等也是重要的手段。學科的交叉性在史論、理論和案例研究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單獨學科的深入難以達到多角度、多思維、更廣泛的論據(jù),交叉學科研究方法的運用對研究民間藝術來說會有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 常州大學藝術學院;蘇州大學城規(guī)學院;
【關鍵詞】: 《奄上坊》 社會學方法 民間藝術 文字 圖像
【基金】: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資助項目(項目編號:12YSB012)
【分類號】:J0
【正文快照】: 緒論《奄上坊》是鄭巖②個案研究的一本專著,在本書中通過對于安邱一座牌坊的文獻研究、進行調查、訪問等方式,詳細記錄、考察并進行深入分析,其中主要采用了社會學方法,它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其中采取如口述方式:在石匠的絕活中修牌坊的賬房,付給李氏兄弟銅錢的老房子是根據(jù)原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曾學文;;怎樣看待民間藝術的“原生態(tài)”問題[J];福建藝術;2006年06期
2 余熙文;;社會學視角中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J];山西建筑;2008年04期
3 魯明軍;;社會學方法應用于當代藝術研究中的可能性[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8年01期
4 陳哲;黃玉英;;論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J];農業(yè)考古;2007年03期
5 潘魯生;;在民藝的田野上[J];中華手工;2008年03期
6 吳曉;鄒曉玲;;民間藝術展演文本的文化修辭[J];學術探索;2007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雪梅;試論中國結的藝術美[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1期
2 李偉,楊世國,郭世平,王家正,朱廣化;新課程標準下數(shù)學教師要作一些質的研究[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3 袁玲;;論中國傳統(tǒng)民間剪紙藝術對現(xiàn)代裝飾畫創(chuàng)作的啟示[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2期
4 張鋒;;淺析市民審美文化現(xiàn)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1期
5 賀軍;;東昌蟈蟈葫蘆產生和繁榮的經濟條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1期
6 劉力超;曹曉昕;;以郎莊面塑為例談民間藝術的保護與傳承[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4期
7 孫英麗;;透視鳳翔木版年畫的文化內涵[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9期
8 權鳳;;淮陽“泥泥狗”的審美寓意探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4期
9 趙百祥;;中國剪紙藝術融入現(xiàn)代海報設計的啟發(fā)[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2期
10 龐先超;;獨具特色的內黃農民畫[J];安康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娟;;測量的優(yōu)化與數(shù)據(jù)分析質量的提高[A];陜西省社會學會(2010)學術年會——“關—天經濟區(qū)社會建設與社會工作”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馮珊珊;肖水源;;自殺意念流行病學研究中的若干方法學問題[A];全國第九屆危機干預及自殺預防學術年會論文匯編(二)[C];2011年
3 高堅;高紅艷;;新聞理論研究中的方法論試探[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上冊)[C];2002年
4 朱山;章海波;;試論民意調查與政府決策[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5 崔海興;鄭風田;王立群;毛慧;;退耕還林工程社會影響評價理論與實證探討——以河北省沽源縣為例[A];中國北方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管理與效益評價實踐[C];2008年
6 周欣;倪亞洲;;公交客流調查抽樣方法及抽樣模型的研究[A];“迎全運”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7 費潔華;楊軼;;城市公眾安全感研究的基本思路[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唐建軍;;電視劇的心理療慰功能[A];中國傳播論壇(2002)——中國電視劇傳播[C];2002年
9 蘇鵬;申濤;張燕;耿銘澤;田良;;區(qū)域旅游游客問卷調查方法設計、實施與應用[A];區(qū)域旅游:創(chuàng)新與轉型——第十四屆全國區(qū)域旅游開發(fā)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海南國際旅游島大論壇論文集[C];2009年
10 龍先東;;試論現(xiàn)代管理科學中國學派研究的方法體系[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選編)[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玉英;制度建設與中國地方政府決策機制優(yōu)化[D];蘇州大學;2010年
2 王傳友;北京奧運會社會價值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王慶斌;鈞瓷色彩的特征與分類體系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4 鄧雪;企業(yè)戰(zhàn)略聯(lián)盟組織間學習的實證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5 喬時;顧客與服務提供者關系對顧客參與中的自我服務偏見的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王國保;中國文化因素對知識共享、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7 陳豐;信訪制度成本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8 吳斌;中國社會轉型背景下農村金融發(fā)展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9 唐國華;不確定環(huán)境下企業(yè)開放式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10 李占偉;布爾迪厄文藝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斛建軍;農民家庭社會支持網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田經q,
本文編號:7643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76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