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運詩歌的國外英譯現(xiàn)狀研究
本文關鍵詞:謝靈運詩歌的國外英譯現(xiàn)狀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謝靈運詩歌 英譯現(xiàn)狀 傅樂山
【摘要】:謝靈運詩歌在英語世界的譯介始于20世紀60年代的傅樂山,現(xiàn)已成為西方漢學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通過歷時視角,梳理評價了不同時期9個代表性譯本的特色及得失,力圖呈現(xiàn)一張清晰的謝詩英譯圖譜,并對其未來的接受前景做出了預測。
【作者單位】: 重慶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謝靈運詩歌 英譯現(xiàn)狀 傅樂山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英語世界中國文學譯介與研究”(項目編號:12JZD016)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315.9;I046
【正文快照】: 1.引言南朝劉宋詩人謝靈運作為中國山水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作為第一個主動有意識大量創(chuàng)作山水詩的詩人,他打破了東晉玄言詩的統(tǒng)治地位,開啟了南朝追求“形似”、崇尚聲色的詩風。歷代詩話對謝詩的評價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評價極高,如《南史·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林靜;;謝靈運山水詩對句藝術探微[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2 許淵沖;談李商隱詩的英譯[J];外語學刊(黑龍江大學學報);1987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靜;;謝靈運山水詩對句藝術探微[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2 蔡平;;論“永明體”詩學觀念對文學理論的影響[J];北方論叢;2010年03期
3 王珊;;山水與田園的審美異趣——兼及謝靈運、陶淵明、王維詩風比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4 王鳳霞;;從許淵沖詩歌翻譯看文化轉基因的再現(xiàn)——以許淵沖先生所譯《游東田》為例[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5 徐艷;;關于客觀評價南朝詩歌歷史價值的幾點設想——以對南朝詩歌內容價值的重新體認為中心[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6 于英麗;;隋代詩歌篇制形式的格律化[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S1期
7 何江波;;鮑照《擬行路難》的情采并茂之美論析[J];固原師專學報;2006年04期
8 杜雪琴;;文學“地理基因”釋義[J];武陵學刊;2013年01期
9 辛紅娟;耿會靈;;接受理論視域下李商隱無題詩的跨文化美質再現(xiàn)[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S2期
10 黃小平;;中國古典詩歌互文修辭結構研究[J];北方論叢;2014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紅紅;莊子思想與魏晉時期中國文藝的自覺[D];暨南大學;2010年
2 葉黛瑩;從閱讀到創(chuàng)作的詩學歷程[D];武漢大學;2011年
3 王欣;中古文學場域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4 于志鵬;宋前詠物詩發(fā)展史[D];山東大學;2005年
5 毛振華;侯景亂后梁陳文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6 柏俊才;“竟陵八友”考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王俊英;永明詩體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霍貴高;東晉文學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9 周悅;晉隋之際南北文學融合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10 黃穎;徐陵研究[D];揚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頓德華;生態(tài)美學視野中的謝靈運山水詩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1年
2 陳令釗;六朝文學的形式訴求及其實踐[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芳芳;哲學闡釋學視角下李商隱詩歌英譯本比較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江霄月;東漢文人五言詩主題嬗變[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沈國根;哀傷同庚信[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6 廖繼莉;唐詩聲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7 戴文霞;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游覽詩[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趙宏艷;北朝樂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張志群;謝靈運與詩體的律化[D];湘潭大學;2007年
10 黃燕平;王粲研究三題[D];浙江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5807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580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