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文本考釋及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22 14:58
1973年河北定縣中山懷王墓《文子》殘簡的出土證實了《文子》的不偽,這同時也肯定了《文子》在中國古代學術(shù)、思想史上的價值。以前學者們討論《文子》的思想大都依據(jù)今本的材料,不過今本《文子》真?zhèn)螕诫s,對今本的材料不加選擇地全面采用,必然導(dǎo)致討論結(jié)果的失真。在竹簡釋文公布以后學者們談?wù)摗段淖印返乃枷氪蠖贾鲝埌呀癖竞秃啽痉珠_來討論,這往往又容易只顧及簡本而忽略今本《文子》的內(nèi)容。筆者認為對于《文子》思想的討論既要結(jié)合竹簡、又要充分重視今本中可能保存下來的原本的內(nèi)容。介于此種情況,我們必須對今本進行全面細致的考辨。因此,本文擬從對今本《文子》進行全面細致考辨的基礎(chǔ)上,對《文子》的思想進行討論,以期作出合理的價值評價。本文第一章主要分析古本《文子》的成書年代及其思想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綜合疏理各種說法,進一步肯定了古本《文子》成書于戰(zhàn)國中后期的結(jié)論。同時認為《文子》思想產(chǎn)生于戰(zhàn)國中后期有其相應(yīng)的時代背景,并在黃老思想的發(fā)展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本文第二章是文章的重點,也是討論《文子》思想的基礎(chǔ)。今本《文子》與《淮南子》存在大量的重襲內(nèi)容,這也正是今本《文子》為學者所詬病的主要原因。關(guān)于今本《文子》與《淮...
【文章來源】:四川師范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9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文子》的成書年代及其時代背景
第一節(jié) 古本《文子》的成書年代
一、《文子》“士庶”連言及其戰(zhàn)國古文字所體現(xiàn)的時代特征
二、《文子》思想在黃老思想發(fā)展鏈中的位置
三、《文子》其它思想論題所展現(xiàn)的時代屬性
第二節(jié) 《文子》學術(shù)思想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
一、時代背景
二、思想背景
第二章 今本《文子》與《淮南子》重襲內(nèi)容考辨
第一節(jié) 學界關(guān)于《文子》與《淮南子》關(guān)系的考辨
第二節(jié) 《淮南子》襲取今本《文子》章節(jié)比斟
第三章《文子》對早期道家思想的繼承與改造
第一節(jié) 《文子》對《老子》“道”的改造
一、將“道”和“氣”作了溝通
二、學“道”以“神聽”
三、《文子》論“道”的實用性
第二節(jié) 《文子》對“無為”理論的發(fā)展
一、《文子》對“無為”的認識
二、“無為”在于“貴因”
三、“君道”與“執(zhí)一無為”
第三節(jié) 《文子》“時”之觀念及其“時變”思想
一、《文子》論自然屬性之“時”
二、《文子》論社會屬性之“時”
三、文子“時變”思想的道家特色
第四節(jié) 《文子》的“功名”思想
第四章 《文子》思想與儒家思想的融通
第一節(jié) 《文子》“精誠”與儒道思想的關(guān)系
一、“精誠”探源
二、“精”、“誠”結(jié)合的義理基礎(chǔ)
三、“精誠”的義涵及其儒道兼融的特點
第二節(jié) 《文子》“四經(jīng)”對儒家思想的吸收
一、《文子》論“道”與“德”的關(guān)系
二、《文子》論“四經(jīng)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一、相關(guān)論著
二、參考論文
后記
在校期間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文子》撰作年代考[J]. 劉群棟. 中州學刊. 2007(06)
[2]《文子》在楚國成書的新線索[J]. 徐文武. 江漢論壇. 2005(03)
[3]淺說《文子》[J]. 張萍,蔣洪冰.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05)
[4]《文子》易學思想簡論[J]. 曾勇.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05)
[5]文子與墨子[J]. 孫以楷. 學術(shù)月刊. 2002(03)
[6]從出土材料再論《文子》及相關(guān)問題[J]. 寧鎮(zhèn)疆.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2)
[7]關(guān)于“韓非讀過《文子》”及其他[J]. 張豐乾. 管子學刊. 1999(04)
[8]初讀郭店楚簡[J]. 龐樸. 歷史研究. 1998(04)
[9]《文子》成書時代瑣議[J]. 譚家健. 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8(02)
[10]《文子》古今本成書年代考[J]. 張杰,鄭建萍. 管子學刊. 1997(04)
博士論文
[1]《文子》成書及其思想[D]. 葛剛巖.西北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511927
【文章來源】:四川師范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9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文子》的成書年代及其時代背景
第一節(jié) 古本《文子》的成書年代
一、《文子》“士庶”連言及其戰(zhàn)國古文字所體現(xiàn)的時代特征
二、《文子》思想在黃老思想發(fā)展鏈中的位置
三、《文子》其它思想論題所展現(xiàn)的時代屬性
第二節(jié) 《文子》學術(shù)思想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
一、時代背景
二、思想背景
第二章 今本《文子》與《淮南子》重襲內(nèi)容考辨
第一節(jié) 學界關(guān)于《文子》與《淮南子》關(guān)系的考辨
第二節(jié) 《淮南子》襲取今本《文子》章節(jié)比斟
第三章《文子》對早期道家思想的繼承與改造
第一節(jié) 《文子》對《老子》“道”的改造
一、將“道”和“氣”作了溝通
二、學“道”以“神聽”
三、《文子》論“道”的實用性
第二節(jié) 《文子》對“無為”理論的發(fā)展
一、《文子》對“無為”的認識
二、“無為”在于“貴因”
三、“君道”與“執(zhí)一無為”
第三節(jié) 《文子》“時”之觀念及其“時變”思想
一、《文子》論自然屬性之“時”
二、《文子》論社會屬性之“時”
三、文子“時變”思想的道家特色
第四節(jié) 《文子》的“功名”思想
第四章 《文子》思想與儒家思想的融通
第一節(jié) 《文子》“精誠”與儒道思想的關(guān)系
一、“精誠”探源
二、“精”、“誠”結(jié)合的義理基礎(chǔ)
三、“精誠”的義涵及其儒道兼融的特點
第二節(jié) 《文子》“四經(jīng)”對儒家思想的吸收
一、《文子》論“道”與“德”的關(guān)系
二、《文子》論“四經(jīng)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一、相關(guān)論著
二、參考論文
后記
在校期間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文子》撰作年代考[J]. 劉群棟. 中州學刊. 2007(06)
[2]《文子》在楚國成書的新線索[J]. 徐文武. 江漢論壇. 2005(03)
[3]淺說《文子》[J]. 張萍,蔣洪冰.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05)
[4]《文子》易學思想簡論[J]. 曾勇.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05)
[5]文子與墨子[J]. 孫以楷. 學術(shù)月刊. 2002(03)
[6]從出土材料再論《文子》及相關(guān)問題[J]. 寧鎮(zhèn)疆.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2)
[7]關(guān)于“韓非讀過《文子》”及其他[J]. 張豐乾. 管子學刊. 1999(04)
[8]初讀郭店楚簡[J]. 龐樸. 歷史研究. 1998(04)
[9]《文子》成書時代瑣議[J]. 譚家健. 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8(02)
[10]《文子》古今本成書年代考[J]. 張杰,鄭建萍. 管子學刊. 1997(04)
博士論文
[1]《文子》成書及其思想[D]. 葛剛巖.西北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5119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511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