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R傳播模式下中國文化與英美文學教學設(shè)計
發(fā)布時間:2021-08-29 00:05
SMCR傳播模式四要素包括信源(S)、信息(M)、信道(C)、信宿(R),它們可分別對應英美文學教學四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教學素材、教學方式與學生。SMCR傳播模式對于探討中國文化如何恰當融于英美文學教學,如何從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三方面進行英美文學教學設(shè)計具有啟迪意義。SMCR傳播模式關(guān)照下的英美文學教學設(shè)計旨在更好地為"中國文化外宣"培養(yǎng)出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外語人才。
【文章來源】:浙江萬里學院學報. 2020,33(04)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SMCR傳播模式四要素與英美文學教學四環(huán)節(jié)
SMCR傳播模式關(guān)照下的英美文學教學設(shè)計由作為信源的教師整體把握。與常規(guī)的英美文學教學設(shè)計相比,它在設(shè)計思路、知識體系、教學方式及教學評價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如圖2所示,基于SMCR傳播模式的英美文學教學設(shè)計借鑒比較文學方法,引入學術(shù)思辨意識,引導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跨文化賞析并反思民族文化;教師(信源)整合教學內(nèi)容(信息)、構(gòu)建混合教學模式(多維信道)并針對學生(信宿)改革教學評價方式。英美文學教學目標不僅是讓學生了解英美文學作品與文化,而且要求學生聯(lián)系中國文化去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英語文化視野等”[5],使他們成長為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外語人才。
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信源,教師在課前需要做準備工作,增補與英美文學作品相關(guān)的中國文學作品和文化知識;在課中,教師需要圍繞文學作品比較、文化差異等組織教學活動;在課后,教師需要向?qū)W生推薦相關(guān)的拓展閱讀資源。如圖3所示,為了使學生易于理解“carpe diem”,教師講解了英國詩人羅伯特·赫里克(Rober Herrick)的詩歌《勸少女們珍惜好時光》(“To the Virgins,to Make Much of Time”)。首先,教師增補中國唐代詩歌《金縷衣》。隨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圍繞“carpe diem”主題進行詳細闡述,組織學生對兩首詩歌進行研討。最后,教師點評、總結(jié)研討并向?qū)W生推薦carpe diem相關(guān)的學習資源,如電影《死亡詩社》、吳笛(2002)的學術(shù)評論文章[8]、時間取向上的文化差異(past/present/future-oriented),發(fā)布拓展討論題目:反思carpe diem內(nèi)涵、中外時間觀差異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雪萊的《西風頌》對但丁鎖韻三行體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J]. 周芳.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 2017(04)
[2]文化要“走出去”,首先是要“走回來”[J]. 樓宇烈. 中國教師. 2016(19)
[3]國內(nèi)英美文學教學研究[J]. 張亞婷.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5(24)
[4]文化輸出與文化自省——從中國文學外推工作說起[J]. 張南峰. 中國翻譯. 2015(04)
[5]雪萊《西風頌》與中國詩詞風格之比較研究[J]. 齊艷. 作家. 2015(08)
[6]淺析英美文學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滲透[J]. 李偉. 陜西教育(高教版). 2012(03)
[7]論東西方詩歌中的“及時行樂”主題[J]. 吳笛. 外國文學研究. 2002(04)
[8]發(fā)現(xiàn)東方與中國文化輸出[J]. 王岳川. 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學報. 2002(03)
本文編號:3369493
【文章來源】:浙江萬里學院學報. 2020,33(04)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SMCR傳播模式四要素與英美文學教學四環(huán)節(jié)
SMCR傳播模式關(guān)照下的英美文學教學設(shè)計由作為信源的教師整體把握。與常規(guī)的英美文學教學設(shè)計相比,它在設(shè)計思路、知識體系、教學方式及教學評價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如圖2所示,基于SMCR傳播模式的英美文學教學設(shè)計借鑒比較文學方法,引入學術(shù)思辨意識,引導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跨文化賞析并反思民族文化;教師(信源)整合教學內(nèi)容(信息)、構(gòu)建混合教學模式(多維信道)并針對學生(信宿)改革教學評價方式。英美文學教學目標不僅是讓學生了解英美文學作品與文化,而且要求學生聯(lián)系中國文化去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英語文化視野等”[5],使他們成長為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外語人才。
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信源,教師在課前需要做準備工作,增補與英美文學作品相關(guān)的中國文學作品和文化知識;在課中,教師需要圍繞文學作品比較、文化差異等組織教學活動;在課后,教師需要向?qū)W生推薦相關(guān)的拓展閱讀資源。如圖3所示,為了使學生易于理解“carpe diem”,教師講解了英國詩人羅伯特·赫里克(Rober Herrick)的詩歌《勸少女們珍惜好時光》(“To the Virgins,to Make Much of Time”)。首先,教師增補中國唐代詩歌《金縷衣》。隨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圍繞“carpe diem”主題進行詳細闡述,組織學生對兩首詩歌進行研討。最后,教師點評、總結(jié)研討并向?qū)W生推薦carpe diem相關(guān)的學習資源,如電影《死亡詩社》、吳笛(2002)的學術(shù)評論文章[8]、時間取向上的文化差異(past/present/future-oriented),發(fā)布拓展討論題目:反思carpe diem內(nèi)涵、中外時間觀差異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雪萊的《西風頌》對但丁鎖韻三行體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J]. 周芳.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 2017(04)
[2]文化要“走出去”,首先是要“走回來”[J]. 樓宇烈. 中國教師. 2016(19)
[3]國內(nèi)英美文學教學研究[J]. 張亞婷.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5(24)
[4]文化輸出與文化自省——從中國文學外推工作說起[J]. 張南峰. 中國翻譯. 2015(04)
[5]雪萊《西風頌》與中國詩詞風格之比較研究[J]. 齊艷. 作家. 2015(08)
[6]淺析英美文學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滲透[J]. 李偉. 陜西教育(高教版). 2012(03)
[7]論東西方詩歌中的“及時行樂”主題[J]. 吳笛. 外國文學研究. 2002(04)
[8]發(fā)現(xiàn)東方與中國文化輸出[J]. 王岳川. 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學報. 2002(03)
本文編號:33694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36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