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理:介于啟蒙者與代言人之間的知識分子
發(fā)布時間:2021-07-07 20:47
趙樹理對于現當代文學的意義,早已受到研究者的普遍關注!摆w樹理方向”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它的發(fā)展本身與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烘托、與解放區(qū)革命文藝運行機制對其作品所產生的濃厚的闡釋興趣、以及農民的時代張揚性等因素有關。把趙樹理置于知識分子文化、角色、人格領域里釋讀,這是過去趙樹理研究中所忽略的一個視角,研究者們通常把他看作“農民作家”,或認為他是時代政治的產物。然而,我們只要仔細地審視趙樹理的社會理想建構、批判性的角色自塑以及人格表現,就可看出他并非“農民作家”、時代政治產物這樣簡單的定義就可以概括了的。 本文著力探討的,是作為介于啟蒙者與代言人之間的知識分子的趙樹理。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并對農民產生濃厚情感的趙樹理,受到“五四”理性精神的熏陶,30年代就形成文學大眾化的主張,開始探索新文學如何通往鄉(xiāng)村社會啟蒙民眾的通道。趙樹理的獨特之處在于,他是立足于農民文化,考慮到接受對象、表現內容和承傳方式的特點而踏上啟蒙農民的現代化道路的。獨特的反映與農民的時代張揚性,使得政治革命團體對其作品產生濃厚的闡釋興趣。為農民根本利益著想的趙樹理不適應聚光燈下的吹捧,為了自由書寫農民,演繹了“逃離”“...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一、游弋于代言與啟蒙之間:趙樹理在實踐中的文化重建
(一) 做農民忠實的代言人——趙樹理的文化選擇
(二) 農民忠實代言的實踐——趙樹理的文化承傳
1.文化承傳的對象
2.文化承傳的內容
3.文化承傳的方式
(三) 回歸“啟蒙”——趙樹理文化重建的意義
1.現實功利目的——“問題小說”的現實指導意義
2.超越現實——思想啟蒙的旨歸
二、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放逐:趙樹理在進退維谷中的角色自塑
(一) “啟蒙者”的社會角色
1.“啟蒙”的情感
2.“啟蒙”的視角
(二) “游離者”的社會角色
1.趙樹理對“文學范式”的放棄
2.趙樹理對“名利”的放棄
3.業(yè)余創(chuàng)作的提倡
(三) “農民代言人”的社會角色
三、內方與外方——趙樹理知識分子人格的雙重建構
(一) “本我”與“自我”——趙樹理人格的運作機制
(二) 精神人格——以農民的“根本”利益為基礎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義務感
1.嘗試期
2.介入期
3.固守期
(三) 現實人格——追求說真話的精神境界和面對“權威”的無畏勇氣
1.追求說真話的精神境界
2.面對“權威”表現出無畏的勇氣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270343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一、游弋于代言與啟蒙之間:趙樹理在實踐中的文化重建
(一) 做農民忠實的代言人——趙樹理的文化選擇
(二) 農民忠實代言的實踐——趙樹理的文化承傳
1.文化承傳的對象
2.文化承傳的內容
3.文化承傳的方式
(三) 回歸“啟蒙”——趙樹理文化重建的意義
1.現實功利目的——“問題小說”的現實指導意義
2.超越現實——思想啟蒙的旨歸
二、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放逐:趙樹理在進退維谷中的角色自塑
(一) “啟蒙者”的社會角色
1.“啟蒙”的情感
2.“啟蒙”的視角
(二) “游離者”的社會角色
1.趙樹理對“文學范式”的放棄
2.趙樹理對“名利”的放棄
3.業(yè)余創(chuàng)作的提倡
(三) “農民代言人”的社會角色
三、內方與外方——趙樹理知識分子人格的雙重建構
(一) “本我”與“自我”——趙樹理人格的運作機制
(二) 精神人格——以農民的“根本”利益為基礎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義務感
1.嘗試期
2.介入期
3.固守期
(三) 現實人格——追求說真話的精神境界和面對“權威”的無畏勇氣
1.追求說真話的精神境界
2.面對“權威”表現出無畏的勇氣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2703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270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