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藝術教育與地方文化相結(jié)合的理念與實踐探索
本文關鍵詞:地方院校藝術教育與地方文化相結(jié)合的理念與實踐探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地方院校條件的特殊性決定了其藝術教育的個性化發(fā)展特征,將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院校藝術教育是一舉多贏的重要舉措,文章以山西省忻州師范學院藝術系辦學特色的實踐為例,闡明了地方院校藝術教育與地方文化相結(jié)合的理念與實踐價值。
【作者單位】: 山西省忻州師范學院藝術系;山西忻州師范學院藝術系;
【關鍵詞】: 地方院校 藝術教育 地方文化 理念與實踐 特色 相結(jié)合 文化資源 山西省 民間藝術 教育改革
【分類號】:J0-4
【正文快照】: 藝術教育改革是藝術教育尋求自身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過程,在教育國際化與多元化的跨越時代,如何尋求個性特征,走出一條狹窄、單一的教學模式,探尋一條具有本土特色的藝術教育之路,成為一種多元化與個性化的統(tǒng)一。在這種大的改革背景中,作為地方院校的藝術教育如何走出自己的“困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鄒俊杰;論高校音樂教育改革與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發(fā)展[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年05期
2 陳軍;;多元文化背景下音樂新課程的實施[J];教學與管理;2008年03期
3 胡蘋;;淺論我國音樂課程改革及其實施[J];教學與管理;2008年15期
4 喬建中;現(xiàn)代專業(yè)音樂教育與傳統(tǒng)音樂資源[J];音樂研究;2003年02期
5 黃池;魏娟;;對江西省高師音樂專業(yè)增設地方優(yōu)秀音樂文化課程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年12期
6 喬建中;傳統(tǒng)能給我們什么?——關于中國專業(yè)音樂教育教學改革的再思考[J];中國音樂;2004年04期
7 樊祖蔭;謝嘉幸;;中國(大陸)以音樂文化多樣性為基礎的音樂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J];中國音樂;2008年02期
8 黃耀文;;對高師音樂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J];中國音樂;2008年03期
9 樊祖蔭;回顧與思考——談中國音樂學院的傳統(tǒng)音樂教育[J];中國音樂;1997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國蕊;;云南中小學“本土音樂進課堂”的實踐性思考[J];大理學院學報;2009年07期
2 郭萌;;音樂教育中的母語音樂文化——從美國電音《音樂之聲》給予的啟示談起[J];電影文學;2008年22期
3 李智;;淺析民間器樂傳承與現(xiàn)代器樂教育發(fā)展[J];硅谷;2009年07期
4 尹萍;探索高校聲樂教育中的民間傳統(tǒng)文化資源[J];高教探索;2005年05期
5 張磊;;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樂教育[J];鄂州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6 程冰玲;;學校如何開發(fā)和利用本土民族民間音樂資源——以重慶農(nóng)村民族民間音樂教育研究為例[J];黃河之聲;2008年11期
7 劉嘯泉;劉曉光;;高校學分制實施后公選音樂課的教學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年11期
8 胡志平;;新型民族管弦樂隊與中國傳統(tǒng)音樂資源——對民族管弦樂隊發(fā)展現(xiàn)狀的審視與思考[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9 李鍵;;關于多元音樂文化教育改革的探究[J];濟寧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10 葛卉;;建立廣義的視唱練耳教學理念——對視唱練耳教學中民族性、文化性及社會性問題的思考[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晏敏;流淌在紅土遠山上的一支鄉(xiāng)音[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2 張怡柳;國內(nèi)部分音樂院校主干視唱教材的分析研究[D];西安音樂學院;2009年
3 蔡奉伶;失位與回歸:傳統(tǒng)音樂文化話語權的喪失與重建[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常曉菲;文化生態(tài)視角下普通高校本土音樂文化傳承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構想[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5 朱莉;國外音樂教育理念引入過程中的我國音樂教育的國際化與本土化問題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6 顏鐵軍;高師音樂教師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楊麗霞;以中國傳統(tǒng)音樂為母語的視唱練耳教材編制之初步論證[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8 朱琨;中俄聲樂教學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9 葛卉;國內(nèi)高等音樂教育中視唱練耳教學的抽樣調(diào)查和理論研究[D];西安音樂學院;2007年
10 金世余;皖西地區(qū)農(nóng)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凌;走進現(xiàn)代音樂教學的新境界[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靳玉樂;論基礎教育課程發(fā)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04期
3 王安國;;美育的實踐——中國學校音樂教育改革與政策發(fā)展[J];音樂研究;2006年03期
4 謝嘉幸;關于當代中國音樂教育的文化思考[J];音樂研究;1994年02期
5 樊祖蔭;傳統(tǒng)音樂與學校音樂教育[J];音樂研究;1996年04期
6 郭聲健;當代音樂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若干特征[J];人民音樂;2003年01期
7 金娜;;堅持活化傳承 留住民族表情——“‘土風計劃’村寨文化傳承項目云南試點交流展示會”綜述[J];人民音樂;2006年02期
8 熊和平;課程·知識·權力·文化——兼析我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宏觀動力機制[J];教育探索;2005年03期
9 劉啟迪;;學校課程實施的文化背景與對策[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年01期
10 葉偉;淺議音樂欣賞教學模式的改革[J];廣西梧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刊編輯部;藝術教育任重而道遠[J];藝術教育;2005年02期
2 郝森林;淺論藝術教育的價值[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06期
3 劉廣綿;;淺析藝術教育在發(fā)展先進文化中的地位、作用與價值[J];吉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羅紅路;深化高等醫(yī)學院校藝術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藝術教育;2005年02期
5 張鵬;我國普通高校藝術教育初探[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08期
6 萬麗君;認真貫徹落實《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guī)程》 開創(chuàng)學校藝術教育新局面[J];中國美術教育;2003年03期
7 陳雪筠;對我省跨世紀藝術教育的思考[J];貴州教育;1999年03期
8 宋麗萍,張文軍;普通高校藝術教育淺議[J];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農(nóng)林教育版);2003年04期
9 喻方;當代中美藝術教育比較[J];市場周刊.財經(jīng)論壇;2004年11期
10 馮建志;中國民辦藝術教育的興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趨勢[J];成人教育;2004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得文;;藝術教育的沃土——青海師大附中藝術教育調(diào)查[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2 陳軍;;淺析高校藝術教育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改革趨勢[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3 李俊;;管窺藝術教育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作用[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4 趙崢嶸;;藝術教育與人的素質(zhì)[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5 陳茆生;吳俊臣;;播下藝術的種子[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二——教苑擷英[C];2002年
6 吳容娟;;試論當前高校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7 江閏滋;;藝術教育在素質(zhì)教育中的價值取向[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8 李鉛林;;論現(xiàn)代社會與藝術教育[A];2002中國未來與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2年
9 ;在藝術教育特色中追求卓越[A];山東省師范教育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10 沈海平;;宋慶齡的救濟福利理念與實踐[A];宋慶齡與二十世紀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唐維楊;實踐科學發(fā)展觀 譜寫藝術教育新篇章[N];瀘州日報;2009年
2 熊永松 洛桑曲尼 西藏大學藝術學院;要著力在轉(zhuǎn)變思想觀念上下功夫[N];西藏日報;2008年
3 張作斌 牡丹江大學藝術系教師;淺談藝術教育[N];中國藝術報;2009年
4 吉林藝術學院現(xiàn)代傳媒學院院長 王建國;關于藝術教育的思考[N];光明日報;2008年
5 王建國;藝術教育的大敵在于功利主義[N];中國文化報;2009年
6 李茂 編譯;美國中小學:重振藝術教育[N];中國教師報;2009年
7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美術課程標準研制課題組組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少兒藝術委員會主任 尹少淳;關注農(nóng)村藝術教育的現(xiàn)實與未來[N];中國教育報;2009年
8 陜西省鎮(zhèn)安縣鐵廠鎮(zhèn)中心小學 張鵬程;藝術教育,農(nóng)村不該靜悄悄[N];中國教育報;2009年
9 李卉;紛亂政局下的巴基斯坦不忘藝術教育[N];中國文化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曉夫 嚴洪濤 楊靈;藝術提升素質(zhì) 給藝術教育一個更充分的理由[N];涼山日報(漢);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回返審美之源[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2 鄒曉平;地方院校戰(zhàn)略規(guī)劃的理論問題與個案分析[D];廈門大學;2006年
3 易曉明;尋找失落的藝術精神[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李廷海;社會文化變遷與中國民族舞蹈藝術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5 張正江;中華人民共和國美育的命運[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許洪帥;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發(fā)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7 王亞杰;基于集成的學位質(zhì)量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8 陳惠虹;論蒙臺梭利體系之感覺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劉興;我國體育院校術科教師群體素質(zhì)若干問題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2年
10 秦元東;論藝術能力及其對兒童藝術教育的啟示[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媛嫵;中國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初探[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4年
2 胡訓玉;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理念與實踐[D];安徽大學;2003年
3 梁蓓蓓;藝術教育,高校教師的精神家園[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賈立庚;大連市校外教育中器樂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藝術教育的思考[D];遼寧師范大學;2003年
5 劉成;地方文化的語文教育功能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秦建寧;論網(wǎng)絡藝術的發(fā)展與應用[D];河北大學;2004年
7 易介南;湖南藝術職業(yè)學院辦學模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黃波;高等教育大眾化下地方院校教育質(zhì)量保障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7年
9 譚敏;臺灣地區(qū)大學全人教育的理念及實踐[D];廈門大學;2006年
10 王志萍;藝術教育與多元智能的開發(fā)[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地方院校藝術教育與地方文化相結(jié)合的理念與實踐探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16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11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