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完美人性 ——孫犁文學世界中的人性言說
發(fā)布時間:2020-12-15 19:36
孫犁在一生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始終追求著人性的“美”與“善”,盡管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其人性書寫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其人性觀也幾度遷移,然而,拒絕丑惡,“打造完美人性”卻成為老作家一生的追求和理想。 四十年代,毛澤東在解放區(qū)發(fā)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這篇文章成為當時解放區(qū)文學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對階級性的極端突出和強調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因而,在這一時期,孫犁人性觀的孕育和發(fā)展便處于“階級性”框定的論域之中。作為一名解放區(qū)革命作家,孫犁對《講話》表現(xiàn)出積極回應的態(tài)度,這集中表現(xiàn)在對毛澤東提出的“無產階級人性”的理解和表現(xiàn)上。事實上,在40年代的戰(zhàn)爭時空中,孫犁主要是以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來詮釋“無產階級人性”這一概念的,并努力實現(xiàn)民族美德與階級美德在某種意義上的統(tǒng)一與契合。而孫犁謳歌和贊美的“無產階級人性”的“美”與“善”是以勤勞、勇敢與獻身為基本內涵的,這使得孫犁的人性觀從一開始就帶有強烈的道德化色彩。當然,我們也要看到,以階級性來統(tǒng)率和限定人性,一味地追求和歌頌單一的“美善”人性,必然使對人性的理解不夠全面。 在五、六十年代的和平歲月中,孫犁開始了對四十年代形成的人性觀的反思。他...
【文章來源】: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階級”視域中的人性言說
一、 歷史傾斜中的人性變構
二、 “階級”視域中的人性言說
三、 此種言說的魅力與隱憂
第二章 和平歲月中的人性審視
一、 勝利者的浪漫追懷和情感失落
二、 欲望升騰:個人身份的初步確認
三、 突圍與堅守:價值抉擇中的兩重心態(tài)
第三章 理性回歸中的完美打造
一、 人性宣言:重建尊嚴與直面丑陋
二、 人道主義的堅守與超越
三、 完美人性的精心打造
結語
注釋
主要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價值重建與21世紀文學(筆談)[J]. 河北學刊. 2001(04)
[2]80年代人性人道主義的兩次討論[J]. 莊錫華. 文藝爭鳴. 2001(05)
[3]精神虛無與價值共識[J]. 金岱. 文學評論. 2001(04)
[4]孫犁:革命文學中的“多余人”[J]. 楊聯(lián)芬.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1998(04)
[5]當今中國文化批評的倫理資源[J]. 徐賁. 文藝爭鳴. 1997(03)
[6]孫犁論[J]. 賈平凹. 當代作家評論. 1993(03)
本文編號:2918800
【文章來源】: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階級”視域中的人性言說
一、 歷史傾斜中的人性變構
二、 “階級”視域中的人性言說
三、 此種言說的魅力與隱憂
第二章 和平歲月中的人性審視
一、 勝利者的浪漫追懷和情感失落
二、 欲望升騰:個人身份的初步確認
三、 突圍與堅守:價值抉擇中的兩重心態(tài)
第三章 理性回歸中的完美打造
一、 人性宣言:重建尊嚴與直面丑陋
二、 人道主義的堅守與超越
三、 完美人性的精心打造
結語
注釋
主要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價值重建與21世紀文學(筆談)[J]. 河北學刊. 2001(04)
[2]80年代人性人道主義的兩次討論[J]. 莊錫華. 文藝爭鳴. 2001(05)
[3]精神虛無與價值共識[J]. 金岱. 文學評論. 2001(04)
[4]孫犁:革命文學中的“多余人”[J]. 楊聯(lián)芬.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1998(04)
[5]當今中國文化批評的倫理資源[J]. 徐賁. 文藝爭鳴. 1997(03)
[6]孫犁論[J]. 賈平凹. 當代作家評論. 1993(03)
本文編號:29188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91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