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二南”與周代禮樂文化
發(fā)布時間:2020-11-04 23:09
“二南”在《詩經(jīng)》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歷來受到研究者的重視。關于“二南”的得名、地域、時代以及文化性質(zhì)等問題,歷代有許多學者進行過研究,但仍存在很大的爭議,對一些關鍵性的問題存在著普遍的誤解。只有把“二南”放在周代禮樂文化的背景下進行研究,才能得出更為客觀準確的結論。本文結合周代禮樂制度,分三個部分對“二南”進行具體的研究分析。 第一部分,從“二南”的地域及其得名談起,結合周人以洛邑為天下之中的地理觀念與周代的方國制度,參酌多種文獻對此進行考證。首先辨析歷代關于“二南”得名的各種說法,即“南化說”、“南國說”、“南樂說”等;其次闡釋“二南”得名的原因并結合具體詩篇來分析“二南”的地域范圍,認為:周南、召南的得名與地域有著密切的關系,周南即成周以南,依孔穎達《正義》所言“召是周內(nèi)之別名”,召南應是成周以南即周人觀念中“南國”的一部分,故把《周南》、《召南》結合在一起進行研究更為恰當。 第二部分,主要闡述周文化的傳播與“二南”的文化性質(zhì)問題。首先在與國風其它部分的比較中,探討周代禮樂文化的傳播與影響。本文從周公制禮作樂談起,敘述西周時期“天下”在禮樂文化籠罩下文化的高度統(tǒng)一性,以及周文化向周邊部族各區(qū)域傳播并融合各部族文化的現(xiàn)象。其次聯(lián)系周代政治地理的變化及地域文化的時代變遷闡釋“二南”的文化性質(zhì)。關于“二南”的文化性質(zhì)問題。許多研究者認為十五國風中不見楚風,“二南”應該是“楚風”。這是由于沒有把部族勢力的消長和地域文化的發(fā)展變遷結合起來觀察歷史現(xiàn)象,才得出的錯誤觀點。本文針對“二南”楚風說,探討了“二南”的部族文化屬性。 第三部分,結合具體的作品分析,闡釋“二南”的教化功能與審美文化內(nèi)涵。本文首先從《關雎序》“風天下而正夫婦”一語所揭示出來的政治教化功能進行論述,分析《詩序》對“二南”諸篇主旨的闡釋。其次結合以家庭婚姻為重要內(nèi)容的“二南”詩篇,從家庭倫理與審美觀念的一致、中和之美以及美善結合三個方面來探討其審美文化內(nèi)涵。
【學位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7
【中圖分類】:I206.2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二南”的地域及其得名
第一節(jié) “二南”得名歷代諸說梳理及初步辨析
第二節(jié) 周人的地理觀念與“二南”的地域和得名
第二章 周文化的傳播與“二南”的文化性質(zhì)
第一節(jié) 周公制禮作樂以及周文化的傳播與影響
第二節(jié) 周代地域文化的時代變遷與“二南”的文化性質(zhì)
第三章 “二南”的教化功能與審美文化內(nèi)涵
第一節(jié) “二南”的教化功能
第二節(jié) “二南”的審美文化內(nèi)涵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引證文獻】
本文編號:2870746
【學位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7
【中圖分類】:I206.2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二南”的地域及其得名
第一節(jié) “二南”得名歷代諸說梳理及初步辨析
第二節(jié) 周人的地理觀念與“二南”的地域和得名
第二章 周文化的傳播與“二南”的文化性質(zhì)
第一節(jié) 周公制禮作樂以及周文化的傳播與影響
第二節(jié) 周代地域文化的時代變遷與“二南”的文化性質(zhì)
第三章 “二南”的教化功能與審美文化內(nèi)涵
第一節(jié) “二南”的教化功能
第二節(jié) “二南”的審美文化內(nèi)涵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婷婷;劉彤彤;劉蛟;;禮樂文化影響下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J];山西建筑;2011年2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辛娜娜;《詩經(jīng)·二南》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紅;《詩經(jīng)·召南·何彼襛矣》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3 劉薇薇;《齊風》與齊文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8707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870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