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樸《文學研究法》文章理論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I206.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務正;;晚清民國桐城文派年表簡編[J];古典文獻研究;2006年00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魏世民;;桐城派理論的發(fā)展和最后總結——論姚永樸的《文學研究法》[A];第三屆全國桐城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王成;;桐城詩派二題[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二屆全國桐城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周本淳;;袁枚與“桐城派”[A];第一屆全國桐城派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5年
4 吳微;;從親和到遺棄:桐城派與京師大學堂的文化因緣[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二屆全國桐城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唐紅炬;;桐城派文論的恒常價值[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二屆全國桐城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吳微;;從親和到遺棄:桐城派與京師大學堂的文化因緣[A];山東近代文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吳微;;從親和到遺棄:桐城派與京師大學堂的文化因緣[A];中國近代文學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翻譯文學與中國文學近代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潘忠榮;楊懷志;;桐城文化芻議[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二屆全國桐城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邱瑰華;;從《五七言今體詩鈔》看姚鼐的杜詩選評[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二屆全國桐城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汪長林;;方宗誠與張裕釗交游述考[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二屆全國桐城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趙樹功;文章理論批評資料的“淵藪”[N];光明日報;2008年
2 陳平原;“文學”如何“教育”[N];文匯報;2002年
3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 李洪巖;充實而有光輝[N];中華讀書報;2008年
4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 周興陸;20世紀文學學術史研究也須從文獻做起[N];光明日報;2002年
5 宋婧;黃梅“六尺巷”唱徹“長安街”[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6 趙文;《中國文藝理論百年教程》敢于提問題[N];文藝報;2004年
7 李凱;中國古代文論學科反思與建設之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章勇;姚永樸《文學研究法》實用文寫作理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
2 張曉納;姚永樸文學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林博;論姚永樸的史學成就[D];淮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黃伯(韋華);姚永樸《文學研究法》文章理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6年
5 趙燕燕;文學的定義:民國時期文學概論教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于曉楠;《文心雕龍》與桐城派文學思想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415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74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