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藝術理論論文 >

革命文學與女性形象的塑造

發(fā)布時間:2020-06-11 11:20
【摘要】: 革命文學是20世紀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20—30年代的左翼文學,40年代的解放區(qū)文學,50—60年代的社會主義文學,以及60—70年代的文革文學是革命文學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具體表現(xiàn)形態(tài)。它們的共同點是革命和政治對文學存在強烈的干涉和指導,文學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tài)性,革命話語是文學的主流存在話語。 在革命文學中,革命對文學存在著強烈的制約和規(guī)范作用,這一作用可以從作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特別是女性形象中體現(xiàn)出來。革命文學中塑造了大量的令人難忘的女性形象,比如李雙雙、林道靜、江姐、方海珍等。從“左翼”到“文革”,革命文學中女性形象的存在狀態(tài)有一個變化流程,正是這種變化體現(xiàn)了革命對文學的作用。本文選取了兩個最能體現(xiàn)這種變化的角度來對闡釋革命對文學的這種作用,即“愛情”和“身體”,對女性形象而言,這是兩個和她們關系最為密切的角度。由于天生的敏感多情,女性是闡釋愛情的最好代言人;而她們的身體則是承載作家進行創(chuàng)作想象時最常用符號。 本文第一章:革命與愛情,從四個方面論述了革命與愛情的關系。左翼時期,愛情作為革命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革命一起參與了對文本的建構。從延安解放區(qū)文藝開始,愛情的呈現(xiàn)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在革命對它內(nèi)容的置換和情趣的改造過程中,愛情的“常態(tài)”,即“典型性”愛情轉(zhuǎn)變成“非典型”性愛情,這是革命年代中愛情的“另類”表現(xiàn)方式,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同時,愛情的“典型”性也在文本中占據(jù)一席之地,它對革命的作用猶如維他命一樣,缺之亦可,但有之更好,正是這種“典型”性愛情在文本中的適度參與,使得解放區(qū)文學和社會主義文學沒有如文革文學那樣完全淪為政治的附屬品。革命女性的情愛生活是革命和愛情關系的具體表現(xiàn)形態(tài),在革命的統(tǒng)一規(guī)劃下,女性的愛情、婚姻被定位在革命和政治的層面上,徹底擺脫婚姻、家庭的束縛,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的懷抱中來。 本文第二章:革命與身體,分階段論述了女性身體在革命文學中的存在狀態(tài)。在左翼文學中,女性身體是作家重點敘述的對象,它和革命激情互為表征,是作家進行革命想象和對抗政治幻滅的出發(fā)點。社會主義文學中的女性身體則處處印滿意識形態(tài)的符號,為了將它“收編”進自我體系中來,革命對它進行了全面的改造,改造途徑有兩條:勞動和英雄化處理。女性的身體在經(jīng)歷了這兩重改造之后徹底褪去自身的性別屬性,成為革命所要求和期待的形象。主流文革文學中的女性形象主要集中在“樣板戲”中,這里面塑造了大量的女性英雄,她們的身體無任何性別屬性,是革命對女性進行改造后的最終形象。當女性形象成為千篇一律的“鐵娘子”時,,承載如此形象的文學也走向了它的末路和終點。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I206.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芳;;書香女人[J];思維與智慧;2011年03期

2 Jessica Griggs;李希特;;道德困境中的虛擬女性形象[J];英語沙龍(時尚版);2010年05期

3 李琳;;美國華裔女作家筆下的女性形象剖析[J];長城;2011年08期

4 杜淑娟;;“凱普什系列”中的女性形象[J];青年文學家;2011年11期

5 馮麗;;窺視快感與男性目光——從心理學分析《后窗》中的女性形象[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7期

6 朱碧茵;;女妖抑或女神——重評男性文本《聊齋志異》中的女性形象[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7 梁書U

本文編號:270783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70783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c75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