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錐編》詮釋方法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暨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I206.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龔鵬程;;詩學述要(下)[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2 牛翔;;淺析影像傳播中的符號性[J];才智;2011年20期
3 周之翔;;回到宋學——《宋代<四書>學與理學》讀后[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4 宋展云;;王弼注經文風略論[J];許昌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何開四;;《管錐編》循環(huán)闡釋論探微[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2 李衍柱;;“天下同歸而殊途”——談中國現代文藝學建設的三種不同模式[A];“新中國文學理論五十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3 余英時;;我所認識的錢鐘書先生[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1999.1)[C];1999年
4 蘆珊珊;;論編輯的氣節(jié)[A];中國編輯研究(2009)[C];2010年
5 田建民;;重史求實、新舊兼容的學術原則與治學方法——從錢鐘書對胡適和周作人的批評及對文言與白話的評說談起[A];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6 楊繼興;;錢鍾書小說諷刺語言三題[A];《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7 馬鈞;;《圍城》人物命名漫筆[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8 郭啟宏;;重讀曹禺[A];曹禺誕辰100周年紀念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艾朗諾;錢鍾書寫《管錐編》的動機與心情[N];東方早報;2010年
2 周澤雄;彰文章之德 持真理之勇[N];中國經營報;2010年
3 錢碧湘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天降難得之才 唯恒持者大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 丁偉志;學習與超越[N];人民日報;2010年
5 北塔;《米沃什詞典》:“回憶降臨在黑暗的水面”[N];中華讀書報;2004年
6 桂苓;一束矛盾錢鐘書[N];中國文化報;2001年
7 張文江;錢鐘書:營造巴比塔的智者[N];社會科學報;2003年
8 陳應松;讓現實變成藝術的一部分[N];文藝報;2009年
9 中國工程院院士 秦伯益;院士不是花瓶[N];光明日報;2002年
10 龔剛;歐美“錢學”述要[N];中華讀書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明星;《管錐編》詮釋方法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2 劉生軍;城市設計詮釋論[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3 郭偉宏;趙岐《孟子章句》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4 張汝金;解經與弘道[D];山東大學;2007年
5 李凱;孟子的詮釋思想[D];山東大學;2008年
6 楊紅旗;以意逆志命題詮釋史論[D];四川大學;2007年
7 許麗青;錢鐘書與英國文學[D];復旦大學;2010年
8 羅新河;錢鐘書文學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薛其林;民國時期學術研究方法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殷學國;中國詩學漁樵母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閆瑞卿;管窺中西文化的會通[D];西北大學;2010年
2 黃小玲;《管錐編》辭賦研究概論[D];湖南大學;2008年
3 梁拯;戴震《孟子字義疏證》中的經典詮釋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4 王永環(huán);黃生《杜詩說》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陳倩倩;楊伯峻《論語譯注》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6 唐先樂;錢鐘書《管錐編》文藝觀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7 周向榮;《管錐錐》(一)與佛典[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8 黃迎周;《春秋公羊傳》、《谷梁傳》詮釋方法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9 張克賓;帛書《易傳》詮釋理路論要[D];山東大學;2007年
10 徐加利;詮釋與創(chuàng)造[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6883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688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