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土著藝術(shù)展
[Abstract]:On the occasion of the Australian year of Culture, held in China from June 10 to August 26, 2010, at the Chinese Gallery of Art and the 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Australian Environment, Water,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Heritage and Art,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Museum, we are very pleased to welcome the Australian Indigenous Art Show.
【分類號】:J209.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書林;;澳大利亞土著藝術(shù)的魅力[J];美術(shù);2010年07期
2 ;澳大利亞土著藝術(shù)的傳統(tǒng)符號[J];美苑;2002年02期
3 李蘊慧;;綻放的色彩背后——來自澳大利亞沙漠的繪畫[J];裝飾;2010年09期
4 葛閃;;請允許他們回家[J];可樂;2009年05期
5 晶晶;;海上“揚帆”的歌劇院和熱情的土著音樂——澳大利亞[J];琴童;2010年10期
6 廖軍;澳大利亞土著裝飾藝術(shù)[J];裝飾;2004年01期
7 P·鮑姆;魏治臻;;澳大利亞土著民族的起源和歐洲人定居澳大利亞二百年[J];世界民族;1983年04期
8 李艷;;印第安人不是澳大利亞土著[J];咬文嚼字;2006年01期
9 馬晶;;澳大利亞“被偷走的一代”[J];晚報文萃;2008年03期
10 楠;;被偷走的一代[J];民間文化;2000年Z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王憬惺;;乙型肝炎和輸血[A];中國輸血協(xié)會第四屆輸血大會論文集[C];2006年
2 禹玉華;謝振華;廖景平;;華南植物園澳大利亞植物專類園規(guī)劃設(shè)計[A];2008年中國植物園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陳克進;;澳大利亞的級別婚試析[A];民族學研究第七輯——中國民族學會第三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84年
4 桑國衛(wèi);;新藥臨床研究中的“橋接”試驗[A];第八屆全國生化藥理學術(shù)討論會暨第七屆Servier獎頒獎大會會議摘要集[C];2003年
5 劉京;吳雄飛;;中國成人腎小球數(shù)量、體積的初步測定[A];“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04年年會”暨“第二屆全國中青年腎臟病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馬書林;帕潘亞與寶歌[N];中國文化報;2010年
2 龐華;來自澳大利亞的“非遺”[N];中國藝術(shù)報;2010年
3 記者 李淵;李長春參觀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N];人民日報;2009年
4 楊洪貴 西華師范大學;白人殖民與澳大利亞土著的遭遇[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本報駐澳大利亞記者 李景衛(wèi);索貝與健康中心[N];人民日報;2003年
6 隋青;從同化到多元[N];中國民族報;2004年
7 本報駐澳大利亞記者 李景衛(wèi);“帳篷使館”難遮風雨[N];人民日報;2003年
8 本報駐澳大利亞記者 李景衛(wèi);深入土著部落[N];人民日報;2003年
9 車承川;翟墨航海:讓世界了解中國[N];大連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陳璐;別讓土著文化變成“阿凡達”[N];中國文化報;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趙莉莉;澳大利亞土著藝術(shù)中的土地主題[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蘊慧;澳洲土著藝術(shù)進入博物館[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12年
3 馬飛;圖騰崇拜在澳大利亞土著社會的功能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4 王竺君;夢幻時代的復興[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王曉燕;[D];安徽大學;2003年
6 郭牧;南達拉爾·鮑斯藝術(shù)風格初探[D];云南藝術(shù)學院;2010年
7 解媛媛;淺析西方現(xiàn)代繪畫中的原始傾向[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8 羅胤斌;涂爾干人類學思想探析[D];安徽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4447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444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