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論文學翻譯批評學科構(gòu)建的框架體系

發(fā)布時間:2018-12-06 17:25
【摘要】:文學翻譯批評不同于文學研究,其研究方法也不同于外國文學或比較文學研究方法,它應(yīng)該是一種復(fù)合式批評,是翻譯研究和文學研究的有機融合,而不是翻譯理論和文學翻譯實踐的附庸。在翻譯研究的爭論中,可能沒有比關(guān)于翻譯批評標準的爭議更多、分歧更大的了。其原因就在于,文學翻譯本身就是復(fù)雜的、個性化很強的藝術(shù)實踐,而文學翻譯批評要把這一藝術(shù)實踐上升到認知層次,不是件容易的事。
[Abstract]:Li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different from literary study and its research method is different from foreign literature or comparativ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It should be a kind of compound criticism and an organic fus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literary studies. It is not the appendage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 practice.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ere may be no more controversy than the criter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reason lies in the fact that literary translation itself is a complicated and highly individualized art practice, and it is not easy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m to raise this art practice to a cognitive level.
【作者單位】: 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I04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楊曉榮;翻譯批評標準的傳統(tǒng)思路和現(xiàn)代視野[J];中國翻譯;2001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燦;翻譯批評:從印象到科學——淺談翻譯批評的科學性[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2 邱文生;語境與文化意象的理解和傳譯[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3 張錦蘭,張德讓;譯語文化與譯作的變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4 陳習芝;從意識形態(tài)的角度解讀龐德的詩歌翻譯[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5 文軍;翻譯批評:分類、作用、過程及標準[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6 朱麗玲;翻譯中處理文化差異的兩種不良傾向[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7 王恩科;文化負載詞翻譯技巧選擇探討[J];重慶商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8 徐式谷;歷史上的漢英詞典(下)[J];辭書研究;2002年02期

9 桂瓊;魯迅先生的翻譯生涯初探[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10 宋彩霞;龐德誤譯的思考[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張帆;;描寫?規(guī)定?——譯學詞典的編纂原則[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張愛真;;論翻譯批評[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Martha P.Y.CHEUNG;;Ji(寄),Xiang(象),Didi(狄棶),Yi(譯)—A Study of Four Key Terms in Ancient Chinese Discourse on Translation[A];跨學科翻譯研究——國際譯聯(lián)第4屆亞洲翻譯家論壇論文集之三[C];2004年

4 侯林平;;我國近十年來譯者主體性研究的回顧與反思[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王洪濤;;從此岸到彼岸的反撥與超越——當代西方翻譯研究學派研究范式探析[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子滿;文學翻譯中的雜合現(xiàn)象[D];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2年

2 岳峰;架設(shè)東西方的橋梁——英國漢學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3 王紹祥;西方漢學界的“公敵”——英國漢學家翟理斯(1845—1935)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4 侯國金;語用標記等效原則[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5 李磊榮;論民族文化的可譯性[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6 胡德香;中西比較語境下的文化翻譯批評理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吳波;論譯者的主體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酈青;李清照詞英譯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李占喜;翻譯過程的關(guān)聯(lián)—順應(yīng)研究—文化意象處理舉隅[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5年

10 潘艷慧;《新青年》翻譯與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身份認同[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瑩瑩;[D];鄭州大學;2000年

2 李建紅;奈達理論和旅游資料英語翻譯[D];廣西大學;2001年

3 張永華;對翻譯批評的反思[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4 楊全紅;詩人譯詩,是耶?非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段文靜;《駱駝祥子》英譯本比較研究[D];上海海運學院;2001年

6 周丹;情景模式——可操作的翻譯單位[D];浙江大學;2002年

7 韋敏;《紅樓夢》楊譯本習語研究[D];廣西大學;2002年

8 梁燕華;唐宋詩詞色彩意象及英譯研究[D];廣西大學;2002年

9 鄭意長;《儒林外史》英譯本中“文化缺省”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2年

10 紀愛梅;從文化翻譯觀和篇章對比分析的角度談齊魯旅游文化的英語翻譯[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楊曉榮;二元對立與第三種狀態(tài)─—對翻譯標準問題的哲學思考[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2 楊曉榮;翻譯標準的依據(jù):條件[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本文編號:236639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36639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1269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