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的翻譯、傳播與接受——白睿文訪談錄
[Abstract]:Bai Ruiwen, Professor of East Asia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Director of East Asia Center, is an active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translator and literary and film critic in the United States. Works include Speaking in Images:Interviews with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makers (, words of Light and Shadow,), A History of Pain:Trauma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and Film (, History of pain: historical Trauma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movies. Jia Zhangke's Hometown Trilogy (, where is it: Jia Zhangke's hometown Trilogy) and boiled Sea time: Hou Hsiao-hsien 's Film World. The translated works include Wang Anyi's "Song of Eternal hatred" (The Song of Everlasting Sorrow,2007), Yu Hua's "To Live,2004" and Ye Zhaoyan's "Nanjing 1937: a Love Story,2003" (1937: a Love Story,2003). Zhang Dachun, my sister, and Wild Kids:Two Novels About Growing Up,2000.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rane and Zhang Beihai is under way.
【作者單位】: 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編號NCET-13-0904) 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國當代小說的英譯研究”(13BYY040)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315.9;I04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曉明;現(xiàn)代中國文學思潮流變論[J];學術研究;1998年03期
2 蔣濟永;“現(xiàn)代中國文學的中國古代文學資源”會議綜述[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2年04期
3 吳曉東;現(xiàn)代中國文學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問題[J];江漢論壇;2003年02期
4 楊新剛,李鈞,季臻;“齊魯文化與現(xiàn)代中國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5 李鈞 ,楊新剛;“齊魯文化與現(xiàn)代中國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文學評論;2004年06期
6 殷國明;“狼性”與二十世紀現(xiàn)代中國文學(上)[J];社會科學;2005年01期
7 畢緒龍;“齊魯文化與現(xiàn)代中國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山東師范大學舉行[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年01期
8 朱德發(fā);齊魯文化與現(xiàn)代中國文學關系的沉思[J];文學評論;2005年01期
9 殷國明;“狼性”與二十世紀現(xiàn)代中國文學(下)[J];社會科學;2005年02期
10 宋劍華;人本主義與現(xiàn)代中國文學[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羅崗;;現(xiàn)代“文學”在中國的確立——以文學教育為線索的考察[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文學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2 安娜·布雅蒂;晨雨;;郭沫若及其著作在意大利文化中[A];郭沫若研究(第十一輯)[C];199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特約撰稿 李鈞;重繪“現(xiàn)代中國文學”學科版圖[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楊四平 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西方傳教士與現(xiàn)代中國文學譯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3 ;重新審視現(xiàn)代文學史編寫的時空經(jīng)緯[N];社會科學報;2013年
4 王澤龍邋張晉業(yè);現(xiàn)代中國文學學科觀念與方法學術研討會綜述[N];光明日報;2007年
5 ;中日文壇新生代群像素描[N];中華讀書報;2007年
6 岳凱華;“新月”露“新顏”[N];社會科學報;2004年
7 ;斷裂還是延續(xù):近現(xiàn)代中國文學的變折[N];文匯報;2012年
8 白睿文;危機重重的中英文學翻譯[N];中國藝術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趙亮;海外體驗與現(xiàn)代中國文學的發(fā)生[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宮愛玲;現(xiàn)代中國文學疾病敘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彭松;歐美現(xiàn)代中國文學研究的向度和張力[D];復旦大學;2008年
4 王勇;《東方雜志》與現(xiàn)代中國文學的發(fā)生[D];南開大學;2012年
5 張偉忠;現(xiàn)代中國文學話語變遷與中學語文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白春超;再生與流變[D];河南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宋茜茜;論現(xiàn)代中國文學中民族資本家形象及其當下意義[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2 王曉文;20世紀現(xiàn)代中國文學同性戀敘事的文化闡釋[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3112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31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