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藝術理論論文 >

藝術終結論

發(fā)布時間:2016-12-27 09:38

  本文關鍵詞:藝術終結論的三階段反思,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內容概要

  黑格爾、阿瑟·C.丹托等人提出的“藝術終結論”、J.希利斯·米勒提出的“文學終結論”,是當代藝術理論研究、文學研究和文化研究中的前沿學術話題。本書選編了十余篇論文,對“藝術終結論”與“文學終結論”的內涵予以條分縷析的論述;分別探討了圖像社會或數字化時代文學藝術的生存方式、現代藝術的意義或真諦所在,“藝術世界”與“日常生活世界”的邊界,以及如何重建并堅守藝術(文學)對于現實的精神聯系等系列命題;并在此基礎上對“藝術終結論”進行哲學—歷史縱深度的反思與?判。本書對于“藝術終結論”的闡釋和總結,將使本話題的研究進一步向前發(fā)展。

作者簡介

吳子林,1969年9月生,福建連城人,文學博士,《文學評論》副編審,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學基本理論和中西比較詩學等,已發(fā)表七十余篇學術論文,著有《經典再生產——金圣嘆小說評點的文化透視》《自律與他律——中國現當代文學論爭中的理論問題》(合著),另有編著六部。

書籍目錄

導讀藝術的終結——一種現代性危機藝術的終結與重生哲學對藝術的剝奪:阿瑟·丹托的藝術哲學觀哲學如何剝奪藝術?——當代“藝術終結論”的哲學反思終結?還是復活——對黑格爾與海德格爾之藝術終結論的比較研究藝術終結論的三階段反思認識與智識:跨語境視閾下的藝術終結論文學的終結與文學性蔓延——兼談后現代文學研究的任務文學獨特審美場域與文學人口——和文學終結論者對話趨零距離與文學的當前危機——“第二媒介時代”的文學和文學研究文學研究:終結還是再生?——米勒文學研究“終結論”解讀“文學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按照黑格爾的哲學構想,這里的藝術向宗教的過渡以及宗教向哲學的過渡是必然的。藝術為什么要讓位給宗教、更進一步要讓位給哲學呢?黑格爾的解釋是,“因為藝術本身還有一種局限,因此要超越這局限而達到更高的認識形式”①。這里所謂的“局限”就是指藝術用感性形象來表現絕對精神的局限,,因為絕對精神是無限的,感性形象是有限的。宗教可以克服藝術的這種有限性。“最接近藝術而比藝術高一級的領域就是宗教。宗教的意識形式是觀念,因為絕對離開藝術的客體性相而轉到主體的內心生活,以主體方式呈現于觀念,所以心胸和情緒,即內在的主體性,就成為基本要素了。這種從藝術轉到宗教的進展可以說成這樣:藝術只是宗教意識的一個方面。換句話說,如果藝術作品以感性方式使真實,即心靈,成為對象,把絕對的這種形式作為適合它的形式,那么,宗教就在這上面加上虔誠態(tài)度,即內心生活所特有的對絕對對象的態(tài)度!弊诮桃膊皇墙^對精神的最高表現形式,因為宗教的“情緒與觀念的虔誠還不是內心生活的最高形式。我們必須把自由思考看作這種最純粹的知識形式,哲學用這種自由思考把和宗教同樣的內容提供給意識,因而成為一種最富于心靈性的修養(yǎng),用思考去掌握和理解原來在宗教里只是主體情感和觀念的內容。這樣,藝術和宗教這兩方面就在哲學里統(tǒng)一起來了:一方面哲學有藝術的客體性相,固然已經把它的外在的感性因素拋開,但是在拋開之前,它已把這種感性因素轉化為最高形式的客觀事物,即轉化為思想的形式;另一方面哲學有宗教的主體性,不過這種主體性經過凈化,變成思考的主體性了。

編輯推薦

《藝術終結論》是新世紀文論讀本之一。

圖書封面

藝術終結論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藝術終結論 PDF格式下載



  本文關鍵詞:藝術終結論的三階段反思,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800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2800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5f6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