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當代形態(tài)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multiculturalism, Chinese literature has entered an important period of ideology reconstruction. How to construct a new literary criticism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the most concerned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modern literary theory. How to enrich or reform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and form a new modern literary system, that is, to construct a "contemporary form"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determines the achievement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arxist literature and its contemporary form,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inciples and concrete cont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forms in order to provide a usefu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 in China.
【作者單位】: 陜西科技大學思政部;陜西科技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
【分類號】:I0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文藝學當代形態(tài)論[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0年02期
2 文刃;;歷史唯物主義與哲學的當代形態(tài)學術(shù)研討會召開[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8年01期
3 王德穎;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和文藝學當代形態(tài)建設(shè)——兼評《走向當代形態(tài)的文藝學》[J];東岳論叢;1990年06期
4 歐陽友權(quán);在發(fā)展中構(gòu)建文藝學當代形態(tài)[J];中國圖書評論;1999年05期
5 黃力之;走出當代形態(tài)建構(gòu)的誤區(qū):關(guān)于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真實境況[J];貴州社會科學;2001年06期
6 歐陽友權(quán);靠什么構(gòu)建文藝學當代形態(tài)──評《文學原理》的治學方法與創(chuàng)新價值[J];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2年01期
7 李宏偉;;中日“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形態(tài)”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J];哲學動態(tài);2005年12期
8 唐鐵惠;;走向操作性的文藝學──關(guān)于當代形態(tài)文藝學建設(shè)的初步思考[J];文藝爭鳴;2008年11期
9 董學文;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當代形態(tài)建設(shè)的初步構(gòu)想[J];理論與創(chuàng)作;1990年01期
10 顧建平;文藝學科學的新探索——評《走向當代形態(tài)的文藝學》[J];天津社會科學;1991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陳誠;;文藝學“當代形態(tài)”的理論設(shè)想與建構(gòu)[A];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期文學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反思[C];2008年
2 彭松喬;;“當代性”——建構(gòu)當代形態(tài)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核心命題[A];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年刊(2010年卷)——文學理論前沿問題研究[C];2010年
3 郭因;;國學與管子[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1年年會暨全國第六屆管子學術(shù)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1年
4 王桂泉;;建構(gòu)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形態(tài)的方法自覺[A];繁榮·和諧·振興——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首屆學術(shù)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文藝學的當代形態(tài)論[N];光明日報;2002年
2 記者莫斌;在平等對話中構(gòu)建當代形態(tài)的中國哲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形態(tài)研討會綜述[N];光明日報;2006年
4 彭修銀;構(gòu)建當代形態(tài)的和諧美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建構(gòu)哲學當代形態(tài)的探索[N];光明日報;2002年
6 崔慶忠;探索國畫當代形態(tài)[N];美術(shù)報;2000年
7 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 梁笑梅;關(guān)注通俗文學的當代形態(tài)[N];人民日報;2010年
8 張秀隆 作者系崇左市市長;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生動體現(xiàn)[N];廣西日報;2004年
9 省社科院黨委書記 賈松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時代特征[N];四川日報;2008年
10 市救助管理站 楊勇躍;和諧文化建設(shè)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N];大同日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亢安毅;人的全面發(fā)展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瑞慶;科學發(fā)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當代形態(tài)[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2141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21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