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tài)批評十五年:危機與轉機——比較文學視野
[Abstract]:Chinese ecological criticism was born in the middle of 1990s. After more than a decade of development, it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there is still a big gap compared with western ecological criticism, which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lack of conscious interdisciplinary. Cross-culture and even cross-civilization consciousness, the theory obviously lags behind, thus seriously restricted its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hovering in the anthropocentrism / ecocentrism dual opposition dilemma. If this situation is not improved as soon as possible, it will lose its unique force of academic criticism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n it will not play its du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is led to severe ecological anxiety after the ecological academic crisi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ries to briefly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logical critic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hich not only affirms its achievements, but also points out its predicament, and looks forward to its future.
【作者單位】: 四川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作者所主持的2007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西方生態(tài)批評史》的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批準號:07XWW001
【分類號】:I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胡志紅;生態(tài)批評與跨學科研究——比較文學視域中的西方生態(tài)批評[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穎;單建國;;人 自然 生態(tài)——析《狼群中的朱莉》的生態(tài)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2 沈琳;;作家與人的融合——巴金本色創(chuàng)作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3 李亞;譚中楊;;論科學發(fā)展觀蘊涵的環(huán)境倫理學思想[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5期
4 劉鋒杰;“生態(tài)文藝學”的理論之路[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5 孫璐;;生命的綠色贊歌——小議梭羅《瓦爾登湖》中的生態(tài)思想[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9期
6 歐陽靖;;《黑駿馬》的生態(tài)審美之維[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2期
7 周清葉;;沈石溪動物小說的生態(tài)意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8 胡敏;;從《還鄉(xiāng)》看哈代的生態(tài)和諧思想[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1期
9 胡水琴;;路在何方?——科馬克·麥卡錫的《路》的生態(tài)批評解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武磊磊;;普列姆昌德自然生態(tài)思想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志紅;;中國生態(tài)批評十五年:危機與轉機——比較文學視野[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2 潘慧影;;生態(tài)批評視角下的《西爾瓦納斯·諾》[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莫先武;;王國維“境界說”對中國百年文論的影響[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程穎;但漢彪;;《白噪音》中的生態(tài)危機[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六輯)[C];2010年
5 蔣風冰;盛曉明;;生態(tài)運動的實踐智慧——深生態(tài)運動的阿倫特方案[A];全國科學技術學暨科學學理論與學科建設2008年聯(lián)合學術年會浙江大學論文集[C];2008年
6 路衛(wèi)華;;從現(xiàn)代科學的維度看生態(tài)文明建設[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7 錢喜陽;;論實用對內在價值的超越——實用主義的環(huán)境倫理研究[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8 林峰;;從生態(tài)哲學角度解讀勞倫斯的《查泰來夫人的情人》[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陳泉生;何曉榕;;生態(tài)人與法的價值變遷[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劉毅;;自然界的道德主體身份探析——實現(xiàn)人類中心主義向非人類中心主義的轉變[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建平;人類自我認知與行為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2 劉向永;信息技術課程價值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袁梅;中國古代神話中智慧導師阿尼瑪原型及其承傳移位[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欣;師陀論[D];蘭州大學;2011年
5 司俊琴;中亞東干文學與俄羅斯文化[D];蘭州大學;2011年
6 郭茂全;新時期西部散文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7 何暢;環(huán)境與焦慮:生態(tài)視野中的羅斯金[D];浙江大學;2010年
8 邵金峰;中國畫論中的生態(tài)審美智慧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9 房尚文;“生態(tài)消費”的馬克思主義解[D];復旦大學;2011年
10 褚義景;面向R-I-P節(jié)能減排的科技支撐體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耕耘;靜觀萬象——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審美境界[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史秀利;人類的生態(tài)危機[D];河北大學;2009年
3 徐杰;尤金·奧尼爾的精神生態(tài)意識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孫歡;政治參與的倫理維度[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5 蘇琳;遲子建小說意象論[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劉翠;建立生態(tài)補償?shù)囊罁?jù)及其意義[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王威;生態(tài)文明視閾下江西省城鎮(zhèn)化建設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方焓;生態(tài)美育視域下的中小學語文教學[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9 許瑩瑩;侗族風雨橋的生態(tài)審美意蘊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10 唐潔;流浪方舟[D];江南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登巧;發(fā)展倫理學的人學蘊涵——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J];道德與文明;2005年01期
2 黃世華;非人存在物的法律主體地位之否定[J];嘉應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3 李文斌;;對生態(tài)美學的兩點質疑[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4 鄭仁和,蒲國良;生態(tài)中心主義和地方主權視角下的政府管理[J];東疆學刊;2001年01期
5 王光文;生態(tài)倫理學的價值理念[J];理論研究;2002年05期
6 余謀昌;環(huán)境倫理學從分立走向整合[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7 袁記平;賀碧晴;;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觀與生態(tài)中心主義[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8 李富君;;超越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tài)中心主義的對立——對“馬克思是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者”的批判[J];中州學刊;2010年03期
9 陳偉華,楊曦;世界觀的轉變:從人類中心主義到生態(tài)中心主義[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1年04期
10 王積龍;;以生態(tài)中心主義反抗人類中心主義——電影《阿凡達》生態(tài)傳播的成功要素剖析[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鶴文;白小偉;;有色金屬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博弈分析[A];有色金屬工業(yè)科學發(fā)展——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北村實;魯旭東;;我們進入21世紀的迫切任務[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二輯)[C];2001年
3 馬波;梁錦榮;;論我國環(huán)境保護法立法理念的拓展——兼談生態(tài)中心主義的建構[A];環(huán)境法治與建設和諧社會——2007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一冊)[C];2007年
4 李希昆;聶蕊;;從生態(tài)中心主義談滇池污染治理[A];水資源、水環(huán)境與水法制建設問題研究——2003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3年
5 張登巧;;關于“以人為本”科學發(fā)展觀的幾點思考[A];湖南省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共運史學會2009年年會暨“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趙繪宇;;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的東西方生態(tài)哲學省思[A];2006年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2006學術年會經濟發(fā)展與人文關懷專輯[C];2006年
7 張瑞萍;;論生態(tài)文明視野下的環(huán)境倫理觀[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張三元;李鐘;;以人為本: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根本價值取向[A];新中國人學理路——第十一屆全國人學研討會文集[C];2009年
9 許樹青;;基于環(huán)境倫理的刑法審視[A];生態(tài)文明與林業(yè)法治--2010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10 周穗明;;當代西方生態(tài)社會主義[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二輯)[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宋鸝;與狼對視[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2 本版撰稿 王諾;不能坍塌的生態(tài)長城[N];社會科學報;2002年
3 水博;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4 漆詠德;倫理領域的“哥白尼革命”[N];中國教育報;2001年
5 ;高科技與當代社會發(fā)展[N];亞太經濟時報;2002年
6 王利華 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中國生態(tài)環(huán)境史研究中心;中國環(huán)境史學建構的幾點設想[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7 ;《走向深層的環(huán)!芬粫霭鎇N];科技日報;2001年
8 羅伊·莫里森 Roy Morrison 美國新罕布什爾南方大學,,明空/編譯;走向生態(tài)社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南開大學 李慧明 王軍鋒 朱紅偉;論循環(huán)型社會的內涵和意義[N];中國環(huán)境報;2005年
10 曹明德;從人類中心主義倫理觀到可持續(xù)發(fā)展倫理觀的轉變[N];光明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胡志紅;西方生態(tài)批評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2 侯懷霞;私法上的環(huán)境權及其救濟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3 馬治軍;道在途中—中國生態(tài)批評的理論生成[D];蘇州大學;2012年
4 岳曉鵬;基于生物區(qū)域觀的國外生態(tài)村發(fā)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5 馬曉明;生態(tài)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圖式、價值追求與現(xiàn)實啟示[D];吉林大學;2010年
6 王丹;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自然觀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爽;生態(tài)中心主義的價值、問題與本質歸宿[D];蘇州大學;2009年
2 蘇婕;生態(tài)中心論中的倫理學思想及其發(fā)展體現(xiàn)[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3 李勇;生態(tài)理想主義的理論范式、實踐路徑和邏輯限度[D];中共江蘇省委黨校;2007年
4 韓海琴;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試析梭羅矛盾的自然觀[D];河南大學;2007年
5 田詠俐;從深層生態(tài)學角度解讀華茲華斯抒情詩歌[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王晉;我國當代環(huán)境立法目的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7 李存安;重訪梭羅[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8 覃春華;論卡明斯詩歌中的生態(tài)意識[D];貴州大學;2008年
9 周鎖英;《我的安東尼亞》的生態(tài)主義解讀[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8年
10 王多軍;論《西游記》中的冒險精神[D];內蒙古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2144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214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