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與否定互文性理論的建構與流變
本文選題:互文性 + 否定互文性; 參考:《廣西社會科學》2010年04期
【摘要】:"互文性"概念自從被法國符號學家和女權主義批評家克里斯蒂娃創(chuàng)建以來,作為當代文學理論和文化研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不同時期經歷了多樣化的闡釋和建構,演變出多種理論流派。20世紀90年代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教授薩伊斯.摩根提出的否定互文性新理念既是對互文性理論的繼承,更是對這一理論的再發(fā)展。
[Abstract]:Since the concept of "intertextuality" was founded by French semiotics and feminist critic Cristina,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pts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and cultural research, it has experienced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and constructions in different periods. Evolution of a variety of theoretical schools. The 1990 s, the United States Johanns. Hopkins University Professor Sais. Morgan's new concept of negating intertextuality not only inherits the 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 but also redevelops it.
【作者單位】: 華東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I0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路,高遠;“黃花”=“yellow flowers”?——從一例中詩英譯看將互文性理論引入翻譯研究的必要性[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2 趙誠;通天塔里的鐐銬舞者——也談文學翻譯中譯者的主體性[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3 桑農;宗白華美學與瑪克斯·德索之關系[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4 劉萍;黑格爾與叔本華悲劇理論來源之比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5 潘嘯龍;《離騷》“結構”研究論略[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6 聞娛;本雅明技術復制藝術理論述評[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7 段漢武,錢虹;《被遺棄的韋瑟羅爾奶奶》的創(chuàng)作手法[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8 張興娟;談談中國古代文論中的“興”[J];保山師專學報;2005年04期
9 焦亞東;李春華;;互文性:語言與歷史維度中的文學批評[J];重慶社會科學;2006年06期
10 代云紅;互文性寫作中的價值沖突[J];當代文壇;200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黃勤;;從互文性看詩歌翻譯中譯者的主體性——穆旦詩《蒼蠅》英譯賞析[A];國際譯聯(lián)第四屆亞洲翻譯家論壇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顧穎;藝術意味的生成[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2 劉順利;文本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孫輝;批評的文化之路——20世紀末以來文學批評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4 胡泓;從他者到他們[D];河南大學;2003年
5 于東曄;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在中國[D];蘇州大學;2003年
6 徐巍;視覺文化語境中的八九十年代小說創(chuàng)作[D];復旦大學;2004年
7 周蕓;新時期文學跨體式語言的語體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8 劉澤民;試論實踐存在論的美學思考方式[D];復旦大學;2004年
9 陳歷明;翻譯:作為復調的對話[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10 吳文安;文學翻譯中的美學效果比較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青;互文性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5年
2 夏秀;榮格原型理論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3 王進進;對不確定性的召喚:關于批評闡釋狀態(tài)的分析[D];鄭州大學;2000年
4 劉寧;大眾傳播對時尚寫作和時尚閱讀的影響[D];暨南大學;2001年
5 陳登凱;狂歡——生命之舞[D];西北大學;2001年
6 丁國旗;走出形式主義的牢籠——什克洛夫斯基后期文藝思想探討[D];鄭州大學;2001年
7 張玉萍;雅俗之間的尷尬[D];曲阜師范大學;2001年
8 馬彩梅;[D];西北大學;2000年
9 李英;鏡與空[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10 張愛武;宗白華生命美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禮明;;互文性與否定互文性理論的建構與流變[J];廣西社會科學;2010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19752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975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