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斯華綏戲劇中國百年傳播之考察與分析
本文關鍵詞:高爾斯華綏戲劇中國百年傳播之考察與分析
【摘要】:英國作家、戲劇家約翰·高爾斯華綏的戲劇作品在中國的傳播始于新文化運動之后,其作品的譯介及研究深受中國社會時代語境的影響。民國時期的高爾斯華綏戲劇傳播以作品翻譯、評論等宏觀方面的研究為主,高爾斯華綏對資本主義社會階級斗爭和社會不公問題的揭露成為主要關注點。新中國建立后,高爾斯華綏戲劇作品迅速受到冷落,學界對其作品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1978年至今中國掀起了外國戲劇研究熱潮,但高氏的劇作繼續(xù)遇冷,翻譯和研究者寥寥。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藝術學系;
【分類號】:H315.9;I046
【正文快照】: 約翰·高爾斯華綏是一位歷經(jīng)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愛德華時代和溫莎王朝時代的小說家、劇作家,他的第一部戲劇作品《銀匣》(The SilverBox)寫于1906年,至1929年《屋頂》(The Roof),共完成了27個劇本,其中《銀匣》《爭斗》《法網(wǎng)》為中國讀者所熟悉。他的劇作在英國國內(nèi)一經(jīng)推出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袁曉軍;李艷麗;;馬修·阿諾德的特殊文化際遇[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2 劉雅瓊;;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簡·奧斯汀在民國的文學因緣[J];名作欣賞;2014年1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佳;高爾斯華綏的語言特點[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2 宋林;;解讀高爾斯華綏的《品質》[J];文學教育(上);2009年11期
3 張銳;;高爾斯華綏散文文筆的精致和優(yōu)美——以散文《喜悅》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4 希有;《鍍金》不是高爾斯華綏的作品[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1983年01期
5 邵旭東;在傳統(tǒng)派與現(xiàn)代派之間——論高爾斯華綏小說創(chuàng)作的革新意義[J];外國文學研究;1986年02期
6 王銳;;論高爾斯華綏轉型期小說創(chuàng)作特征[J];青年文學家;2010年12期
7 楊靜;簡評高爾斯華綏的《蘋果樹》[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8 王士紅;;評約翰·高爾斯華綏的《蘋果樹》[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9 劉淑欣;;跨越時空的文化沖突與人性沖突——重讀高爾斯華綏的《蘋果樹》[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10 胡強;孫亮;;論高爾斯華綏《有產(chǎn)業(yè)的人》的責任倫理[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夏才源;潔白的愛[N];中國財經(jīng)報;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亮;論約翰·高爾斯華綏《有產(chǎn)業(yè)的人》中三類福爾賽人的責任觀[D];湘潭大學;2010年
2 蘇艷;論約翰·高爾斯華綏《島國的法利賽人》中的物化主題[D];湘潭大學;2011年
3 劉瑛;論約翰·高爾斯華綏《友愛》中知識分子的困境[D];湘潭大學;2011年
4 呂茜;物化世界下的異化心靈[D];吉林大學;2012年
5 杜方陽;論約翰·高爾斯華綏《貴族》中異化的家庭關系[D];湘潭大學;2013年
6 盛小弟;權力:顛覆、抑制與協(xié)商[D];湘潭大學;2009年
7 李明;財產(chǎn)意識對人性的扭曲[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8 布和達來;高爾斯華綏“家族小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9 楊曉雅;論高爾斯華綏《莊園》中的“潘狄斯病”[D];湘潭大學;2011年
10 李佳;分析《有產(chǎn)業(yè)的人》中的冷漠[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2895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289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