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錄音及縮混技術對中國民族器樂聲音表現力的塑造及鍛造
發(fā)布時間:2017-08-08 13:29
本文關鍵詞:論錄音及縮混技術對中國民族器樂聲音表現力的塑造及鍛造
【摘要】:聲音表現力是評判所記錄的音樂內容是否符合高標準的一個重要要素。與西洋器樂相比,中國民族器樂具有更為豐富的音色特點和聲音表現力。目前,民族器樂的錄音作品大部分以聲音的高度還原為目標;很少通過錄音及縮混技術對聲音表現力進行彌補、塑造甚至二次創(chuàng)作。因此,使用音頻技術手段來提升民族器樂聲音表現力是一條創(chuàng)新的學術路徑和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分析影響民族器樂聲音表現力的因素;其次,論述錄音和縮混技術對提升民族器樂聲音表現力的作用;最后,通過研究多個錄音棚專輯和現場音樂會的錄音及縮混實踐案例,從而完成了對民族器樂聲音表現力的塑造及鍛造。
【關鍵詞】:錄音技術 縮混技術 民族器樂 聲音表現力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藝術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63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第一章 影響民族器樂聲音表現力的主要因素9-19
- 第一節(jié) 民族樂器的聲學特征9-10
- 第二節(jié) 聲音傳播對民族器樂聲音表現力的影響10-11
- 一、聲音的擴散及反射對民族器樂音色的影響10
- 二、聽覺位置的改變對感受民族器樂聲音細致度的影響10-11
- 第三節(jié) 樂器聲源及樂隊編制對民族器樂聲音表現力的影響11-14
- 一、民族樂器的發(fā)聲方式及特點11-12
- 二、民族管弦樂隊12-14
- 第四節(jié)《光明行民族音樂會》恭王府演出錄音的前期分析14-19
- 一、恭王府大戲樓的環(huán)境及其對聲音的影響14-15
- 二、曲目及演奏位置對聲音的影響15-17
- 三、通過最佳欣賞位置確立聲音的塑造方向17-19
- 第二章 錄音技術對民族器樂聲音表現力的塑造19-44
- 第一節(jié) 樂曲內容的分析對錄音的影響19-20
- 第二節(jié) 拾音技術和拾音話筒的選擇20-25
- 一、拾音技術的選擇20-23
- 二、拾音話筒的選擇23-25
- 第三節(jié) 影響聲音拾取的因素25-29
- 一、不同的錄音環(huán)境對聲音拾取的影響25-27
- 二、話筒擺放位置對聲音拾取的影響27-29
- 第四節(jié) 錄音對民族器樂聲音表現力的塑造29-44
- 一、錄音對民族樂器音色的塑造29-31
- 二、錄音對民族器樂聲音特點的塑造31-33
- 三、《琵琶》專輯錄音案例分析33-38
- 四、“吉林藝術學院首屆民樂周”錄音案例分析38-44
- 第三章 縮混技術對民族器樂聲音表現力的鍛造44-65
- 第一節(jié) 縮混前期聲音素材的選擇及整理44-47
- 一、聲音素材的選擇44-45
- 二、聲音素材的整理45-47
- 第二節(jié) 縮混工具及其對聲音的處理47-50
- 一、效果器的應用范圍和功能47-48
- 二、通過效果器調節(jié)對聲音的改善和提升48-50
- 第三節(jié) 縮混的平衡性及其對聲音的影響50-54
- 一、縮混平衡的重要性50-51
- 二、頻率平衡的影響51-52
- 三、電平平衡的影響52-53
- 四、聲場平衡的影響53-54
- 第四節(jié) 混音技術對民族器樂聲音表現力的鍛造54-65
- 一、民族器樂聲音韻味感的鍛造54-55
- 二、民族器樂聲音融合度的鍛造55-57
- 三、《婆媳相爭》縮混案例分析57-60
- 四、《光明行》縮混案例分析60-65
- 結論65-66
- 參考文獻66-69
- 致謝69
本文編號:6402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64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