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語境中古琴歌曲的聲腔特征及生存價值
本文選題:琴歌 + 歷史形態(tài)。 參考:《音樂創(chuàng)作》2017年10期
【摘要】:琴歌是古琴音樂的一種形式,同時在我國傳統(tǒng)聲樂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歷史的原因,琴歌幾近絕響,而且在當前我國繁榮的聲樂藝術發(fā)展背景下,琴歌仍然處于埋于塵埃的境況,今人對琴歌的研究多是從器樂角度出發(fā),很少從聲樂的角度去探索,筆者認為,對琴歌的研究應當置于聲樂語境中,對其聲腔特征、生存價值進行探究,以便能夠尋求生存發(fā)展之路。
[Abstract]:Piano song is a form of Guqin music, at the same time, it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vocal music of our country. Because of historical reasons, the piano song is almost heard, 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flourishing vocal music art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Piano songs are still buried in the dusty situation. Nowadays, most of the research on piano songs is from the angle of instrumental music, but seldom from the angle of vocal music.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study of piano songs should be placed in the context of vocal music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vocals.To explore the value of survival in order to find the way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音樂系;
【分類號】:J632.3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阿琴;;阿琴歌詞六首[J];音樂生活;2012年12期
2 許健;;弦歌與琴歌[J];音樂探索;1991年01期
3 森川加代子;論漢代的琴歌[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4 吳麗霞;潘龍江;;琴歌[J];兒童音樂;2008年08期
5 張曉農;瓊林瑤樹聲 行云流水韻——論中國古代琴歌的演唱特色[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6 秦蓁;;琴歌考辨[J];浙江社會科學;2006年04期
7 祝伶;;詩詞曲聲韻之音——論如何把握琴歌演唱的風格[J];科教文匯(下半月);2006年04期
8 馮曉玲;;琴歌《胡笳十八拍》簡析[J];黃河之聲;2009年07期
9 巫東攀;;琴歌藝術鳥瞰[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10 傅暮蓉;;琴歌的傳承與發(fā)展[J];中國音樂;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王小盾;;關于《樂府詩集·琴曲歌辭》的幾個問題[A];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研究——第一屆與第二屆“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吳釗;;中國古琴藝術傳統(tǒng)的傳承、保護與創(chuàng)新[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全球化背景下藝術的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藝術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謝東笑;;習彈古琴——現(xiàn)代都市人的修身養(yǎng)性之道[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啟星;撫琴當歌 人琴合一[N];信息時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王嘉;白天敲鍵盤 夜晚彈古琴[N];成都日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王臻青;古琴藝術為何在連覓得眾多知音[N];遼寧日報;2007年
4 張蕾;古琴申遺成功 學琴熱度升溫[N];音樂周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袁柳。ㄔ戳鳎;古琴在無錫的“熱”與“冷”[N];無錫日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張婷;古琴也時尚[N];中國文化報;2010年
7 張婷;古琴可高貴,但不可昂貴[N];中國文化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馬子雷;北京高校古琴社團生存狀態(tài)調查[N];中國文化報;2010年
9 張蕾 陳赫奕 周皓 董艷艷;“古琴熱”在加溫[N];音樂周報;2010年
10 陳亞萍;博物館古琴活化收藏與保護[N];中國文物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胡斌;現(xiàn)代認同與文化表征中的古琴[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2 李松蘭;穿越時空的古琴藝術[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u&;當代成都地區(qū)琴歌藝術研究[D];四川音樂學院;2015年
2 王乙婷;琴歌演唱初探[D];上海音樂學院;2016年
3 劉雯璇;古為今唱—琴歌藝術的演唱研究與借鑒[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4 朱莎莎;明代琴歌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5 章怡雯;琴歌藝術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6 易藝;琴歌《歸去來辭》之明清譜本流變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7 賈俊芬;王震亞的琴歌編創(chuàng)藝術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8 張卓;琴歌《胡笳十八拍》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9 車穎;琴歌文體研究[D];河北大學;2008年
10 羅嘉欣;琴歌新唱—王震亞改編琴歌合唱作品研究及實踐[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7540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754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