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敘事視閾下《純真年代》中的愛情悲劇
本文關(guān)鍵詞:空間敘事視閾下《純真年代》中的愛情悲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純真年代》 空間敘事 男女主人公 愛情悲劇
【摘要】:《純真年代》以老紐約的上層社會為背景,深入細致地刻畫了老紐約特有的社會風俗習慣對個人所造成的壓迫,,揭示了在老紐約這個害怕丑聞甚于害怕疾病的強大的機器面前,任何違背其準則和規(guī)范的行為都終將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愛情悲劇是該小說的重要敘事母題。本文就這一悲劇為研究對象,結(jié)合作品的空間敘事特征,分析作品中的物理空間、社會空間和心理空間如何參與愛情悲劇敘事,最后指出由于這三個空間的相互作用導致了男女主人公愛情悲劇產(chǎn)生的不可避免性。 論文分為六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紹伊迪絲·華頓和她所取得的文學成就,并對《純真年代》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做了闡述。第二章概述了空間敘事理論的源起和發(fā)展以及亨利·列斐伏爾的空間敘事理論。第三章分析了物理空間和作品愛情悲劇的關(guān)系——地域空間如何以其獨特的政治和經(jīng)濟特點對上流社會的人們產(chǎn)生影響;景觀空間怎樣為男女主人公由相愛到分開做了鋪墊。第四章探討了社會空間——歌劇院,范德盧頓府和紐蘭·阿切爾的家怎樣推動愛情悲劇的發(fā)展。第五章描寫了心理空間和愛情悲劇的關(guān)系——男主人公屈服于公共倫理道德以及女主人公的自我犧牲是悲劇形成的個人心理因素。第六章得出結(jié)論——由于物理空間、社會空間和心理空間的相互作用最終導致了愛情悲劇的產(chǎn)生,并指出了本論文研究的不足之處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關(guān)鍵詞】:《純真年代》 空間敘事 男女主人公 愛情悲劇
【學位授予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712.074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8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8-16
- 1.1 Research Background8-11
- 1.2 Literature Review11-16
- Chapter Two Spatial Narrative Theory16-23
- 2.1 Physical Space19-20
- 2.2 Social Space20-21
- 2.3 Psychological Space21-23
- Chapter Three Physical Space and The Love Tragedy23-35
- 3.1 Geographical Space--Old New York24-26
- 3.2 Ellen's Dwelling26-29
- 3.3 May's Brougham29-32
- 3.4 The Art Museum32-35
- Chapter Four Social Space and The Love Tragedy35-44
- 4.1 The Component Parts of Social Space35-36
- 4.2 The Academy of Music36-38
- 4.3 The van der Luydens' House38-41
- 4.4 Newland Archer's House41-44
- Chapter Five Psychological Space and The Love Tragedy44-54
- 5.1 Newland Archer's Surrender to Public Moral Ethics45-48
- 5.2 Ellen Olenska's Choice between Sense and Sensibility48-51
- 5.3 May's Strategies for Her Own Marriage51-54
- Chapter Six Conclusion54-56
- Acknowledgements56-57
- Bibliography57-60
- Appendix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心;;21世紀以來西方伊迪斯·華頓研究述評[J];當代外國文學;2011年02期
2 謝榮貴;;美國“金字塔”里的女性悲劇——評伊迪絲·華頓的小說《純真年代》[J];外國語言文學;2006年03期
3 劉介民;開拓空間敘事新領(lǐng)域——論張世君《〈紅樓夢〉的空間敘事》[J];廣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9期
4 朱赫今;胡鐵生;;個體倫理與集體倫理之辯——華頓小說《純真年代》中房子意象的倫理內(nèi)涵[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5 毛凌瀅;;多重空間的構(gòu)建——論《紅字》的空間敘事藝術(shù)[J];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05期
6 史菊鴻;淺議《純真年代》中的性格決定論[J];蘭州大學學報;2000年S1期
7 王安;;論空間敘事學的發(fā)展[J];社會科學家;2008年01期
8 余新明;;小說敘事研究的新視野——空間敘事[J];沈陽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9 潘建;美國作家伊迪絲·華頓研究述評[J];外國文學研究;2002年01期
10 劉岳勤;;自我意識與群體意識的博弈——解讀華頓夫人《純真年代》中主要人物角色的心路歷程[J];現(xiàn)代交際;2011年0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龍迪勇;空間敘事學[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7749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774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