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觀的林語堂翻譯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4 16:05
本文關(guān)鍵詞:基于文化觀的林語堂翻譯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林語堂(1895--1976),世界聞名的文學家和翻譯家。他一生致力于把中國古典文學及文化介紹給西方國家。他文筆優(yōu)雅隨意,在同時代作家中頗具影響力。他編輯并翻譯的中國傳統(tǒng)文學及其作品備受西方讀者青睞。直到今天,林語堂仍然為翻譯領(lǐng)域的研究提供諸多值得挖掘的話題。 然而由于政治和歷史等原因,林語堂在美的英文創(chuàng)作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才開始在大陸逐漸翻譯并出版,同時大陸對林語堂的研究也迅速升溫。這與林語堂先生在中國翻譯,文化譯介等領(lǐng)域的歷史地位和卓越貢獻是極不相稱的。近些年很多學者開始對林語堂展開全面的分析研究,從各式著作和期刊論文的發(fā)表中可見一斑。 雖然林語堂是一個在中西方社會中享有盛譽的文學家和翻譯家,但鑒于作者本人有限的知識積累,本論文只是對做為翻譯家的林語堂進行個案研究;谇叭藢α终Z堂日漸成熟的研究之上,本文試從他的翻譯理論,文化觀,翻譯策略等方面入手,對他的翻譯思想和翻譯實踐活動進行梳理和研究。 林語堂旅居國外三十多年,從他思想轉(zhuǎn)變的歷程來看,把他的文化觀定義為一種“融合觀”也好,“一捆矛盾”也罷,都能看出他對“自我東方主義”和“東方文化情結(jié)”這對看似沖突的文化觀進行選擇的痕跡。自我東方主義是在東方主義的基礎(chǔ)上衍生和延伸出來的一個概念,主要是指東方文化身份的學者透過西方人的視角及其對東方認知模式來審視東方,書寫東方,從東西方文化差異中為自我與他者定位,在跨文化的創(chuàng)作中進行自我描述。而在他的思想體系里,卻始終都存在著揮之不去的東方文化情結(jié)。可以說林語堂一生都漫步在東西文化的結(jié)合部上,徘徊于東西方文化本位之間。從某種意義上看,他的東方主義應(yīng)該是他東方文化情結(jié)的不得己的異化或變異。 以林語堂的自我東方主義和東方文化情結(jié)為切入點,本文對林語堂的翻譯理論與實踐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谧陨斫(jīng)歷及當時的大時代背景,他寫了近萬字的《論翻譯》,多角度闡述他對翻譯理論的認識和態(tài)度。他認為譯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是譯者對原文文字上及內(nèi)容上透徹的了解;第二是譯者有相當?shù)膰某潭?能寫清順暢達的中文;第三是譯事上的訓練,譯者對于翻譯標準及手術(shù)的問題有正當?shù)囊娊。簡單來說,譯者應(yīng)該有雙語知識,受過翻譯方面的專業(yè)訓練。在當時中國的翻譯理論中,林語堂提出的把語言學及讀者心理因素納入翻譯研究具有明顯的獨創(chuàng)價值和超前意識。林語堂繼承前人譯論的精華,也提出了自己的三條翻譯標準:忠實、通順和美,以及他的詩歌翻譯觀。他還進一步提出了譯者的三項責任,分別是譯者對原著者的責任、對譯文讀者的責任及對藝術(shù)的責任。 林語堂的偉大之處不僅僅在于他的翻譯理論,而且在于他的翻譯實踐。他翻譯了數(shù)量可觀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大多都是符合林語堂文學觀的性靈、幽默或者閑適風格的古代經(jīng)典作品。在翻譯中,通過他對歸化,異化,增譯,改譯等各種翻譯策略的靈活運用,正確詮釋了自己獨特的文化觀及翻譯理論。
【關(guān)鍵詞】:林語堂 文化 自我東方主義 東方文化情結(jié) 翻譯理論 翻譯實踐
【學位授予單位】:太原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 ABSTRACT3-6
- 摘要6-8
- CONTENTS8-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4
- 1.1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Lin Yutang10-11
- 1.2 Scope of the Study11
- 1.3 Methodology11
- 1.4 Thesis Structure11-14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4-24
- 2.1 The Research Value of Lin Yutang14-16
- 2.2 Researches on Lin Yutang and His Works16-24
- 2.2.1 Lin Yutang as A Writer and His Works17-20
- 2.2.2 Lin Yutang as A Translator and His Translated Works20-24
- Chapter Three Lin Yutang's Outlook of Translation24-42
- 3.1 Orientalism24-28
- 3.2 Lin Yutang's Self-orientalism28-36
- 3.2.1 Self-orientalism28-32
- 3.2.2 Lin Yutang's Self-Orientalism32-36
- 3.3 Lin Yutang's Attachment to Eastern Cluture36-42
- Chapter Four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Theory42-56
- 4.1 Current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42-45
- 4.2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Theory45-56
- 4.2.1 Translator's Prerequisites45-46
- 4.2.2 Translator's Psychology46-47
- 4.2.3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47-56
- 4.2.3.1 Fidelity48-50
- 4.2.3.2 Fluency50-51
- 4.2.3.3 Aesthetic Quality51-56
- Chapter Five Analyses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Practice56-74
- 5.1 Lin Yutang's Translated Works56-57
- 5.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Lin's Translated Works57-74
- 5.2.1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57-65
- 5.2.2 Amplification65-67
- 5.2.3 Omission67-68
- 5.2.4 Adaptation68-74
- Chapter Six Conclusion74-78
- 6.1 Conclusion74-75
- 6.2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75-78
- BIBLIOGRAPHY78-82
- ACKNOWLEDGEMENTS82-84
- PUBLISHED PAPERS8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寬;薩伊德的“東方主義”與西方的漢學研究[J];w攣胖蕓
本文編號:3656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365602.html